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枸橼酸铁铵对MRCP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盛练 余开湖 +3 位作者 朱华浩 肖红慧 潘盛信 何家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常规MRI,综合口服对比剂后前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0%及95.4%。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明显改善胰胆管的显像效果,综合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对胆胰系统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枸橼酸铁铵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容易合并胸腔积液?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浩 龚晓明 +4 位作者 卓德强 屈艳娟 杨桂芬 鲁植艳 李宏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2],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2],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多为肺部外周淡薄片状、磨玻璃样阴影,重症病例肺部弥漫性病变,俗称“大白肺”,胸腔积液则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患者 诊疗方案 重症病例 胸腔积液 卫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对肝癌放疗后肝脏微循环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石相如 章凯敏 徐晓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中药对肝癌放疗后肝脏微循环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中药对肝癌放疗后肝脏微循环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统计2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2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甲襞微循环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稳定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胀、纳差、恶心呕吐、乏力、胁痛、黄疸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A、PC-Ⅲ、C-Ⅳ及LN等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袢周状态、管袢形态、流态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放疗可明显改善PLC患者肝脏微循环,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提高病灶稳定率,减轻患者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益气活血中药 放疗 肝纤维化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卵巢囊肿 扭转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狒狒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颜龙 张素敏 +2 位作者 易松柏 甄伟 张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4,共1页
患者女,26岁。因双侧腹股沟及腋下红斑伴瘙痒1周余,于2016年8月12日来咸宁市解放军195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诉1周前左脚背接触破碎体温计后,双足背始感瘙痒并出现红斑,至第3天皮损很快蔓延至双侧腹股沟、臀部及双侧腋下,瘙痒加剧,遂于8... 患者女,26岁。因双侧腹股沟及腋下红斑伴瘙痒1周余,于2016年8月12日来咸宁市解放军195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诉1周前左脚背接触破碎体温计后,双足背始感瘙痒并出现红斑,至第3天皮损很快蔓延至双侧腹股沟、臀部及双侧腋下,瘙痒加剧,遂于8月8日至当地医院以过敏性皮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为明确诊断遂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及饮食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力及体重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狒狒综合征 汞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汪素涵 杨涛 +3 位作者 万光宇 孔曙兵 单士刚 余开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6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大螺距组。常规检查组采用12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转速1.0s/r进行扫描;大螺距组采用... 目的:探讨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60例腰椎外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大螺距组。常规检查组采用120kV、CARE Dose 4D自动mAs技术,螺距0.8,转速1.0s/r进行扫描;大螺距组采用螺距3.0,转速0.28s/r进行扫描,其它扫描条件与常规扫描组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放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并测量其客观量化噪声值。结果:常规扫描组与大螺距组有效剂量分别为(4.1±1.3)mSv、(2.8±1.1)mSv,大螺距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组降低了31.7%。两组可诊断的病例数没有明显差异(常规扫描组占96.7%,大螺距组占93.3%)。常规扫描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9.9±20.0、13.8±1.8,SNR分别为2.2±0.9、6.07±0.7;大螺距组骨窗和软组织窗SD分别为73.2±9.7、14.3±1.4,SNR分别为2.0±0.8、5.3±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探测器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腰椎外伤检查中可以显著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大螺距 腰椎外伤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