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芳洲
梁玲
周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探讨E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EECP治疗,于反搏前、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探讨E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EECP治疗,于反搏前、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肾素活性、AⅡ水平及AC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第一次反搏后三者均呈不同程度升高,随后持续下降,1个疗程后,ACE降至反搏前水平;2个疗程后,AⅡ降至反搏前水平;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CE降至正常水平,AⅡ低于反搏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体外反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抑制作用,降低AⅡ水平,这可能是E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转录因子NF-κB参与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程芳洲
马业新
+4 位作者
黄俊
李俊明
余细球
鲍翠玉
吴基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72-2274,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阶段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分别应用单磷酰脂A(MLA)、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DDTC加MLA预处理心脏,24h对心脏进行较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检测心肌梗死范围、LD...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阶段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分别应用单磷酰脂A(MLA)、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DDTC加MLA预处理心脏,24h对心脏进行较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检测心肌梗死范围、LDH释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另外分组检测MLA预处理0min、15min、30min、60min、NF-κB抑制剂DDTC加MLA预处理后30min时NF-κB活性。结果MLA预处理减小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浆LDH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5vsI/R)。同MLA预处理组相比,DDTC+MLA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大、LDH活性增高,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预处理前相比,NF-κB活性在预处理后15min明显升高、30min达到高峰、60min下降(P<0.01)。与MLA预处理后15min、30min、60min相比,DDTC加MLA预处理后30min时,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与MLA预处理0min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1)MLA预处理对24h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2)核转录因子NF-κB参与心肌预处理后的延迟保护作用,MLA预处理后NF-κB快速的核转移并激活可能是药物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单磷酰脂A
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程芳洲
梁玲
周静
机构
咸宁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69-671,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探讨E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EECP治疗,于反搏前、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肾素活性、AⅡ水平及AC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第一次反搏后三者均呈不同程度升高,随后持续下降,1个疗程后,ACE降至反搏前水平;2个疗程后,AⅡ降至反搏前水平;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CE降至正常水平,AⅡ低于反搏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体外反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起抑制作用,降低AⅡ水平,这可能是E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治疗
预防
Keywords
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unterpulsa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转录因子NF-κB参与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程芳洲
马业新
黄俊
李俊明
余细球
鲍翠玉
吴基良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
附属
同济
医院
心
内科
咸宁
学院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咸宁
学院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72-227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金资助(No.2004Q002)
文摘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阶段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分别应用单磷酰脂A(MLA)、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DDTC加MLA预处理心脏,24h对心脏进行较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检测心肌梗死范围、LDH释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另外分组检测MLA预处理0min、15min、30min、60min、NF-κB抑制剂DDTC加MLA预处理后30min时NF-κB活性。结果MLA预处理减小再灌注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浆LDH活性、减少细胞凋亡(P<0.05vsI/R)。同MLA预处理组相比,DDTC+MLA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大、LDH活性增高,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预处理前相比,NF-κB活性在预处理后15min明显升高、30min达到高峰、60min下降(P<0.01)。与MLA预处理后15min、30min、60min相比,DDTC加MLA预处理后30min时,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与MLA预处理0min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1)MLA预处理对24h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2)核转录因子NF-κB参与心肌预处理后的延迟保护作用,MLA预处理后NF-κB快速的核转移并激活可能是药物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
NF—κB
单磷酰脂A
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Keywords
NF- kappa B
Monophosphoryl lipid A
Preconditioning
Reperfusion injury
Apoptosis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程芳洲
梁玲
周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转录因子NF-κB参与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程芳洲
马业新
黄俊
李俊明
余细球
鲍翠玉
吴基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