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形成指标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伟民 徐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即T2DM合并OP组(A组)、T2DM无OP组(B组)、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年龄、性别、民族...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即T2DM合并OP组(A组)、T2DM无OP组(B组)、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年龄、性别、民族和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具有可比性;观测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等骨形成指标,同步检测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等骨吸收指标。结果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B组,与C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vs(5.82±1.44)μg/L(P<0.01)和(19.57±5.36)U/Lvs(23.38±7.36)U/L(P<0.05),与B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vs(5.13±0.96)μg/L和(19.57±5.36)U/Lvs(22.13±6.37)U/L(均P<0.05);A组FS参数(0.43±0.01)P/cm2显著低于C组(0.48±0.04)P/cm2和B组(0.51±0.02)P/cm2(均P<0.01);C组尿PYD和DYD明显高于B组(P<0.01);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3组均分别显著高于D组(均P<0.01)。结论T2DM合并OP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OP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