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全科医学方向培养在职乡村医生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万云 罗新茂 冯新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9期697-698,共2页
为了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探索为农村培养全科型医生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将在职乡村医生进行全科医学方向培养 ,介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与教学安排等 ,提出在职乡村医生进行全科型教育的政策导向、教育形式、教材... 为了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探索为农村培养全科型医生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将在职乡村医生进行全科医学方向培养 ,介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与教学安排等 ,提出在职乡村医生进行全科型教育的政策导向、教育形式、教材与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乡村医生 农村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敏 吴基良 +2 位作者 李立中 尹时华 鲍翠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 观察牛磺酸 (Tau)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 (2K1C)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 (MCC) ;放免法测定心肌AngⅡ (MAC)及Ald(MDC)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 fos... 目的 观察牛磺酸 (Tau)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 (2K1C)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 (MCC) ;放免法测定心肌AngⅡ (MAC)及Ald(MDC)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 fosmRNA表达 ;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并测量心肌纤维直径 (MFD) ,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2K1C组大鼠MCC、MAC、MDC含量及MFD较Sham组增加 (P <0 0 1) ,c fosmRNA表达高于Sham组 (P<0 0 1) ;心肌冠状动脉周围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并向周围间质延伸 ;相关分析显示MCC及MFD皆与MAC、MDC正相关 (P <0 0 1)。牛磺酸 (5 0mg·kg-1·d-1)治疗 8wk降低2K1C大鼠尾动脉收缩压 (SBP)、MAC、MDF及MCC(P <0 0 1) ,左心室 /体重比 (LVWI)、MDC及心室肌c fosmRNA表达量亦明显下降 (P <0 0 1) ,并抑制心肌冠脉周围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牛磺酸可通过降低心肌局部RAAS活性及c fosmRNA表达 ,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胶原纤维增生 ,有效防治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左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原癌基因c—fos 心肌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本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梅武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51-1553,共3页
通过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现状的分析,引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认为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证本质研究中从认知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有独特的优势;并提出了方证结合、以方测证、以方验证等研究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证本质 方证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透皮促渗剂对氨氯地平的促渗透作用
4
作者 郭衍坤 贺新华 +2 位作者 梅武轩 周云 鲍翠玉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氨氯地平混悬液的体外兔皮渗透作用。方法 :以 3 0 %乙醇为溶媒 ,分别配制含不同透皮促渗剂的氨氯地平饱和混悬液 ,采用自制改良Franz’s扩散池测量其对体外兔皮的促渗透作用。结果 :促渗剂对氨氯地平均有促... 目的 :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氨氯地平混悬液的体外兔皮渗透作用。方法 :以 3 0 %乙醇为溶媒 ,分别配制含不同透皮促渗剂的氨氯地平饱和混悬液 ,采用自制改良Franz’s扩散池测量其对体外兔皮的促渗透作用。结果 :促渗剂对氨氯地平均有促渗透作用 ,不同透皮促渗剂促透作用的大小顺序为 :丙二醇 <油酸 <阿佐恩 <阿佐恩 +丙二醇 <油酸 +丙二醇。与不含促渗剂相比 ,油酸 +丙二醇渗透系统稳态透皮渗透速率约为不含促渗剂的 2 .7倍。结论 :复合透皮促渗剂对氨氯地平有良好的促渗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透皮促渗剂 氨氯地平 促渗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梅武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1期2424-2426,共3页
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述,认为目前有关研究多局限在实验研究阶段,且以动物实验为多,需要深入进行疾病模型的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发掘中医药优势,通过调节壁细胞相关功能及受体表达来达到改... 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胃黏膜壁细胞及胃泌素受体与中医药的相关研究作一简述,认为目前有关研究多局限在实验研究阶段,且以动物实验为多,需要深入进行疾病模型的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发掘中医药优势,通过调节壁细胞相关功能及受体表达来达到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细胞 胃泌素受体 中医药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余修洪 李远重 蒋建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及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DG20mg·kg-1组。每组10只。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损伤模型,再灌注60min后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结果:DG能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ATP酶活性(P<0.05,P<0.01),并减少心肌CPK和LDH的释放(P<0.05,P<0.01)。结论:DG具有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SOD、SDH和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酶 三磷酸腺苷酶 琥珀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