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和静县农业生产中的示范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吉福鑫 金迪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7期53-54,共2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具有水肥均衡,有省工省时、节水节肥、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的特点。和静县通过在农业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推动实施化肥减量增效,...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具有水肥均衡,有省工省时、节水节肥、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的特点。和静县通过在农业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推动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示范推广 节水 节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冬小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余顺和 郑梅玲 《农村科技》 2017年第7期19-20,共2页
和静县农区近几年开始种植冬小麦,经过大田示范推广,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的冬小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3
作者 段晓兰 顾健 +1 位作者 徐卫玲 王正杰 《农村科技》 1998年第6期2-2,共1页
油葵是和静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但长期以来,由于耕作粗放,措施不当,亩产一直徘徊在100千克左右。近几年,我们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换适合本地的新品种等技术措施,使油葵生产上了新台阶。1995年种植油葵3025亩,亩产140千克,1996... 油葵是和静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但长期以来,由于耕作粗放,措施不当,亩产一直徘徊在100千克左右。近几年,我们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换适合本地的新品种等技术措施,使油葵生产上了新台阶。1995年种植油葵3025亩,亩产140千克,1996年3538亩,亩产180千克。现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精细整地油葵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要获高产应选择排灌配套、肥力中等的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为前荐。整地质量要达到"墒、齐、平、松、碎、净"六字标准。(二)适期早播1.严把种子质量关以新葵杂2号为主栽品种,要求种子发芽率达96%、净度达到98%,种子用0.3%的敌克松拌种后播种。2.适期早播当5厘米地温连续3—4天稳定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适期早播 和静县 技术总结 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措施 整地质量 种子发芽率 千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地膜花生栽培技术
4
作者 余顺和 《农村科技》 2001年第3期6-,共1页
和静县2000年试种了早熟花生品种鲁花9号和中熟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主要分布在巴润哈尔莫墩乡和哈尔莫墩乡,面积5.8公顷,平均666.7米2单产310千克(干果),最高产量达350千克.现把具体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关键词 地膜花生 花生品种 下针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辣椒几种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美玲 余顺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119-121,共3页
辣椒是营养丰富的茄科蔬菜作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疆的辣椒生产发展很快,近年来,辣椒已成为我区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辣椒栽培面积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病害也逐渐严重,导致产量和... 辣椒是营养丰富的茄科蔬菜作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疆的辣椒生产发展很快,近年来,辣椒已成为我区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辣椒栽培面积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病害也逐渐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笔者通过几年来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新疆和静县辣椒的几种主要病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生产 主要病害 和静县 综合防治方法 品质下降 茄科蔬菜 栽培方式 农村产业结构 出口创汇 脱贫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黑麦1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6
作者 郑梅玲 余顺和 《农村科技》 2017年第6期7-8,共2页
自2013年和静县引进黑麦1号种植,经过4年试种,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黑麦1号在和静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黑麦1号 种植现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静县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7
作者 王颖 吾买尔·阿不力孜 吉福鑫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8期98-99,共2页
和静县是巴州最大的畜牧县,为统筹推进农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构建和静县玉米产业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和静县试验玉米品种22个,遴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籽粒玉米、粮饲兼用玉米、青贮玉米品种,... 和静县是巴州最大的畜牧县,为统筹推进农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构建和静县玉米产业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和静县试验玉米品种22个,遴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籽粒玉米、粮饲兼用玉米、青贮玉米品种,推动山区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移,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努力把和静县建成发展与绿色并行的农业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遴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加工用红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才才 楼爱玲 +3 位作者 段晓兰 买合吐木 巴艳 周琪霞 《农村科技》 2010年第11期24-24,共1页
我县生产的加工用红辣椒色素含量高、个大、肉厚、色紫,产量高,具有独特的香甜味,是制酱、制干、加工红色素的上好原料。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辣椒病毒病 加工 焉耆盆地 色素含量 红辣椒 产量高 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楼爱玲 赵慧 +2 位作者 杨晓清 张振新 巴艳 《农村科技》 2007年第1期5-5,共1页
根据早熟马铃薯6月收获的特性,在种植行间套种玉米,667米^2产值增至2500-3000元。
关键词 早熟马铃薯 行间套种 栽培技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油葵套种技术
10
作者 段晓兰 马瑞升 +3 位作者 杨建江 张振新 吐尔洪 刘娟 《农村科技》 1999年第9期7-7,共1页
近几年,和静地区茴香、油葵套种的面积比较大,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一般666.7米~2产茴香70千克左右,油葵150~200千克。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前茬以小麦、玉米、油菜... 近几年,和静地区茴香、油葵套种的面积比较大,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一般666.7米~2产茴香70千克左右,油葵150~200千克。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前茬以小麦、玉米、油菜等地为佳。套种田需前一年初冬浇足水,结合冬翻每666.7米~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4吨,二铵25千克,磷酸二氢钾15千克,尿素15~20千克。翌春精细整地,用氟乐灵土壤封闭处理后待播。茴香选用本地的当家品种,油葵选用新葵杂2号或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磷酸二氢钾 茴香 千克 土壤封闭处理 经济效益 措施总结 利用率 主要技术 氟乐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丝瓜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杨晓清 吐尔洪 +2 位作者 巴艳 张振新 赵慧 《农村科技》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丝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静县哈尔莫墩镇查茨村每年成片种植面积达到33公顷,667米。产量可达到5000千克,年产值3500元。
关键词 栽培技术 丝瓜 露地 营养保健价值 营养丰富 种植面积 和静县 公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植棉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屈涛 顾健 +1 位作者 曹始政 王正杰 《农村科技》 2005年第5期10-10,共1页
一、影响盐碱地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 1.出苗保苗难 盐渍化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加上春季盐碱地地温回升缓慢,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又常受低温、盐分、水份等条件的影响,易造成老小苗,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盐碱地 植棉 溶液浓度 生长迟缓 盐渍化 土壤 养分 水分 种子 烂种 出苗 盐分 小苗 死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六种微肥施用技术
13
作者 顾健 屈涛 +1 位作者 楼爱玲 杨建江 《农村科技》 2007年第1期16-16,共1页
蔬菜缺硼明显表现在植株的茎变粗、变脆,易分裂,根系发育差,叶片暗绿,新叶色淡而变形,生长点受损或坏死,花器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生产中常用的硼肥有硼砂和硼酸。硼肥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在缺硼土壤上作基肥用时,每... 蔬菜缺硼明显表现在植株的茎变粗、变脆,易分裂,根系发育差,叶片暗绿,新叶色淡而变形,生长点受损或坏死,花器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生产中常用的硼肥有硼砂和硼酸。硼肥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施用。在缺硼土壤上作基肥用时,每667米^2可施硼砂或硼酸0.5-1.5千克;作种肥浸种时浓度为0.01%-0.1%,拌种时平均1千克种子用肥量为0.2—0.5克;叶面喷施宜用0.1%-0.2%的硼砂或0.05%-0.1%硼酸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施用技术 微肥 硼酸溶液 根系发育 花器发育 叶面喷施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楼爱玲 段晓兰 +1 位作者 曹始政 巴艳 《农村科技》 2011年第5期15-16,共2页
一、技术指标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 667米2基本苗43万-44万,收获穗44万-45万,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50-55克,667米2产量700千克/667米2以上。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 滴灌 产量结构 技术指标 群体指标 基本苗 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栽培技术
15
作者 杨惠兰 李玉玲 +1 位作者 买合吐木 孙波 《农村科技》 2005年第6期8-8,共1页
南瓜以它特殊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静县拉布润林场广大农户看好南瓜市场,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植南瓜,既丰富了城乡菜篮子又增加了收入,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南瓜 营养价值 充分利用 消费者 和静县 菜篮子 田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防蚜技术
16
作者 顾健 屈涛 +1 位作者 楼爱玲 杨建江 《农村科技》 2006年第11期25-25,共1页
蚜虫是蔬菜栽培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采用无公害蚜虫防治技术,一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投入,增加经济效益;二可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蔬菜品质,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防治技术 无公害生产 蔬菜栽培 防治效果 经济效益 农药残留 蔬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播平铺宽膜玉米田管技术
17
作者 段晓兰 马瑞升 +1 位作者 顾健 王正杰 《农村科技》 1998年第8期9-9,共1页
玉米沟播平铺宽膜覆盖种植与铺膜点播种植相比,其保温、保墒性更好,且出苗快,遇雨不用破板结,更易达到苗齐、苗全的目的,为玉米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沟播平铺地膜玉米田管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及时破膜放苗沟播平铺地膜玉米,是先播... 玉米沟播平铺宽膜覆盖种植与铺膜点播种植相比,其保温、保墒性更好,且出苗快,遇雨不用破板结,更易达到苗齐、苗全的目的,为玉米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沟播平铺地膜玉米田管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及时破膜放苗沟播平铺地膜玉米,是先播种后铺膜,因此在出苗后要经常查看,当玉米长出1-2片叶时,要破膜对孔放苗,放苗后穴孔四周及时盖土压膜,有利于增温保墒。2.早间定苗玉米幼苗长到2-3片叶时进行间苗,3-4片叶时定苗结束。定苗时每穴留健壮苗一株,弱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玉米 玉米田 技术要点 沟播 平铺 宽膜覆盖 玉米幼苗 增温保墒 放苗 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强筋春小麦新春9号栽培技术
18
作者 屈涛 顾健 +1 位作者 刘娟 王正杰 《农村科技》 2003年第12期23-23,共1页
新春9号是由新疆农科院选出的面包强筋春小麦品种,通过2002年在和静县良种场引种试验,2003年又通过在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巴润哈尔莫墩镇等地进行品系试验,在性状、抗逆性、稳定性、产量上都表现较强优势,是目前最具有推广价值的面包春... 新春9号是由新疆农科院选出的面包强筋春小麦品种,通过2002年在和静县良种场引种试验,2003年又通过在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巴润哈尔莫墩镇等地进行品系试验,在性状、抗逆性、稳定性、产量上都表现较强优势,是目前最具有推广价值的面包春小麦品种。一、特征特性 1.品种特性新春9号为春性中熟品种,生育期为10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 春小麦 新春9号 栽培技术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与糯玉米两早熟配套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玉玲 马瑞升 +2 位作者 邢建民 蒙奎军 涂秋风 《农村科技》 2000年第9期14-15,共2页
和静县自1997年试种了由巴州农科所从北京引进的中熟马铃薯品种.经济性状表现良好,平均单产1.2吨。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00公顷,平均667米~2产值1800~2000元,合理利用了光热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品种... 和静县自1997年试种了由巴州农科所从北京引进的中熟马铃薯品种.经济性状表现良好,平均单产1.2吨。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00公顷,平均667米~2产值1800~2000元,合理利用了光热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品种的选择与搭配马铃薯选早、中熟品种,主要有;津薯5号、津薯8号,生育期90天,自封顶。适应性强,块茎整齐,皮薄,表面光滑,果肉脆嫩多汁,商品性好,主要做蛘食。糯玉米由长春市农科院培育的糯玉米杂交种春糯1号、3号、5号,春播生育期120~130天,鲜穗采收期95天,夏播生育期115天,鲜穗采收期90天左右,抗病、抗倒状,易消化、粘性强、口感好。成熟的玉米粒可加工成优质淀粉,套种单产600千克左右,每666.7米~2产值600~800元。(二)选地、整地及种薯处理宜选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宣于排灌的沙壤土或壤土,轮作3~5年,忌与茄果类、甜菜等喜钾类作物连作,200米之内无种植其它品种的玉米。为了适期早播、最好选秋翻冬灌地。结合整地667米~2施有机肥1.5~2.0吨,草木灰100~200千克,春季及时耙磨,镇压开沟,起垄。先划出中心沟距1.2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糯玉米杂交种 生育期 采收期 经济性状 土地利用率 适期早播 合理利用 可加工 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胡萝卜套种玉米技术
20
作者 赵慧 张爰浩 《农村科技》 2005年第1期11-11,共1页
近几年,我们在和静县乃门莫墩乡八棵树村胡萝卜地进行了地膜种植并套种玉米,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使胡萝卜提早上市卖个好价,并达到了一年两收的目的.其栽培技术如下:
关键词 套种 地膜 玉米 胡萝卜 栽培技术 种植 和静县 上市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