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艾拉旦·麦麦提艾力 杨婷 +3 位作者 袁洁 艾拉旦·艾力 姚军 游林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36-41,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管花肉苁蓉多糖提取率为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管花肉苁蓉药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管花肉苁蓉多糖提取率为5.76%;管花肉苁蓉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对铜离子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该提取方法简便易行,节能环保,适用于管花肉苁蓉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S快速测定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洋 王宇 +4 位作者 布比阿加尔·哈依拉提 秦亚迪 姚军 刁娟娟 游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2-561,共10页
建立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以快速评价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质量。以HPLC法测定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的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 建立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以快速评价管花肉苁蓉提取物的质量。以HPLC法测定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的含量作为参考值,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定量分析模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为:SNV+SG+FD、MSC+FD、SNV+SD、MSC+SD,校正相关系数(R2c)分别为0.9937、0.9945、0.9954、0.9948;预测相关系数(R2p)分别为0.9094、0.9222、0.8812、0.8529;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分别为0.3681、0.0376、0.1944、0.0524;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分别为1.426、0.1448、1.002、0.2821。近红外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HPLC测定)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分析速度快、无污染,可用于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四种苯乙醇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 管花肉苁蓉 苯乙醇苷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白栋文 包晓玮 +5 位作者 曾兰君 刘晓禄 李怡歆 孙嘉莉 金渭荃 江峻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80-386,共7页
探究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作用,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V_(C)阳性组(1.70 mg/10 g)、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低(1 mg/10 g)、中(2 mg/10 g)、高(4 mg/10 g)剂量组,持续灌胃给药30 d,测定肝、脑组织脏器指数以... 探究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作用,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V_(C)阳性组(1.70 mg/10 g)、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低(1 mg/10 g)、中(2 mg/10 g)、高(4 mg/10 g)剂量组,持续灌胃给药30 d,测定肝、脑组织脏器指数以及各组动物肝、脑组织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e dismut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HE染色肝、脑组织并观察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V_(C)阳性组肝、脑脏器指数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鼠肝、脑脏器指数升高最为明显,分别为模型组的1.62和2.31倍。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肝、脑组织及血清中GSH-Px和SOD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肝组织、中剂量脑组织、高剂量血清中GSH-Px活性升高最为明显分别为模型组的1.37、1.18、1.46倍,中剂量肝组织、高剂量脑组织、中剂量血清中SOD活性升高最为明显分别为模型组的1.11、1.14、1.74倍。管花肉苁蓉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肝、脑组织及血清中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肝组织、高剂量脑组织、中剂量血清中MDA含量降低最为明显分别比模型组减少23.86%、41.68%和38.30%。HE染色发现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衰老导致小鼠肝、脑组织细胞及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肉苁蓉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浸膏制备中温度对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海霞 游林 +3 位作者 钟志明 何梦梦 王娜 李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75-1983,共9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23%、83.23%和91.26%,其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17、0.023、0.248 mg/mL,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的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肉苁蓉在干燥、提取、浓缩、水浴蒸制浸膏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肉苁蓉浸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