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地区核桃林下套种红辣椒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阿力木江·奥布力 吴正保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0期92-93,共2页
和田地区是新疆主要的林果产区之一,核桃作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林果树种,是当地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等影响,种植核桃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田地区积极探索开展核桃林下套种红辣椒种植技术。介绍... 和田地区是新疆主要的林果产区之一,核桃作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林果树种,是当地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等影响,种植核桃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田地区积极探索开展核桃林下套种红辣椒种植技术。介绍了和田地区核桃林下套种红辣椒的品种选择、种植模式配置、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套种 红辣椒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县核桃腐烂病菌鉴定及田间生防制剂筛选
2
作者 王文窈 孙洪涛 +3 位作者 王莉莉 祖里皮也·买提卡斯木 买买托合提·吐孙 马荣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3-993,共11页
为明确引起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组织分离及致病性回接,确定致病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完成病菌的种类鉴定;比较3种免疫诱抗剂喷淋以及5种生物制剂与2种助剂刮治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治效果。从采自和田县的14份病枝... 为明确引起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组织分离及致病性回接,确定致病菌,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完成病菌的种类鉴定;比较3种免疫诱抗剂喷淋以及5种生物制剂与2种助剂刮治对核桃腐烂病的防治效果。从采自和田县的14份病枝样品中分离出15个菌株,其中14株为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1株为普尔曼隐球菌(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表明C.chrysosperma为和田县核桃腐烂病主要致病菌。3种免疫诱抗剂中0.5%几丁聚糖AS 200倍液和5%氨基寡糖素AS 500倍液的诱导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51.43%和45.47%。生物制剂中10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700倍液+99%绿颖矿物油EC 200倍液和3%中生菌素AS 500倍液+99%绿颖矿物油EC 2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92.31%和84.61%。本研究明确了和田县核桃腐烂病的病原菌,并为核桃腐烂病的田间生物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腐烂病 病原鉴定 免疫诱抗剂 生物制剂 田间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强核桃产业 助力和田县乡村振兴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衣努尔姑·吐地 何丹 阿力木江·奥布力 《新疆林业》 2023年第3期27-28,共2页
近几年来,和田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林果优势,坚持在“绿色、特色、规模、品牌”上下功夫,以“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工程”为抓手,通过抓点联线扩面,强化基地精细化管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近几年来,和田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林果优势,坚持在“绿色、特色、规模、品牌”上下功夫,以“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工程”为抓手,通过抓点联线扩面,强化基地精细化管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立足市场开拓等工作措施,核桃产业成效明显,逐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乡村振兴 特色优势产业 全产业链 产业集群 精细化管理 特色林果 核桃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核桃优良 品种及其选育
4
作者 马衣努尔姑·吐地 阿力木江·奥布力 《新疆林业》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核桃主要产区之一。据最新统计,全疆核桃种植面积42万hm^(2),产量125万t,面积居全国第5,产量居全国第2。核桃产业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 核桃是重要的坚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核桃主要产区之一。据最新统计,全疆核桃种植面积42万hm^(2),产量125万t,面积居全国第5,产量居全国第2。核桃产业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甚至是有些县、乡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树种 核桃种植 支柱产业 核桃产业 主导产业 新疆核桃 果农增收 主要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树冠截光程度对小麦产量和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辉 张雯 +5 位作者 韩守安 王敏 阿力木江·奥布力 潘明启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张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4-715,共12页
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 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产量及灌浆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响应曲线、荧光动力学参数、群体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区域遮阴程度受树冠结构和间作区域距树体距离共同影响,主干分层形扁桃(重度遮阴)近冠和远冠间作区域小麦灌浆期PAR日均值为自然光强的18.61%和25.90%,小冠圆头形扁桃(轻度遮阴)对应值为56.00%和64.53%。与扁桃间作导致小麦旗叶Chla+b含量和Chla/b比值降低;PAR日均值≤56.00%自然光时,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AR日均值≤25.90%自然光时,旗叶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SP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及群体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著降低;PAR日均值≥64.53%自然光时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综上,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能力及产量与遮阴程度密切相关,重度遮阴导致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能力及产量显著降低;轻度遮阴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能力无显著变化,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冬小麦间作 树形 遮阴强度 间作区域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核白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涩变分析
6
作者 何雅文 曾斌 +6 位作者 李明昆 钟海霞 张雯 张川 王敏 伍新宇 张付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82-2992,共11页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涩变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鲜食无核白葡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涩变无核白葡萄为试材,正常无核白葡萄为对照,对比分析果实感官指标及品质指标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果实风味...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涩变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鲜食无核白葡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涩变无核白葡萄为试材,正常无核白葡萄为对照,对比分析果实感官指标及品质指标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果实风味品质。【结果】随着果实成熟,涩变无核白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分数和固酸比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百分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总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实的总酚、类黄酮、单宁、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果实苦涩感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涩变无核白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甜感强度呈正相关。【结论】涩变无核白葡萄果实的涩味与酚类物质种类、含量关系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涩味 酚类物质 相关性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实责任 细化措施 全力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新疆林业》 2020年第2期18-19,共2页
2018年12月和2019年9月,自治区先后在和田地区组织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冬春季管理现场推进会和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现场推进会。和田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两次现场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绿色、特色、规模、品牌、安全”发展之路,拉网式推... 2018年12月和2019年9月,自治区先后在和田地区组织召开了特色林果业冬春季管理现场推进会和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现场推进会。和田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两次现场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绿色、特色、规模、品牌、安全”发展之路,拉网式推进疏密、控高、扩冠、精修、追肥措施,有效提高绿色安全优质林果产品供给能力。目前,地区林果面积达21.62万公顷,果品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25%以上,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总产量 特色林果业 乡村振兴 林果产品 供给能力 安全优质 提质增效 和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温室环境调控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8
作者 阿不都热依木江·吐尔洪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5期125-126,共2页
在现代温室工程当中环境调控技术是重中之重,下文当中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分析在现代温室环境调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详细研究与分析现在温室环境调控过程当中,光照、温湿度、土壤、气候等方面的调控,并阐述环境调控过程当中相应... 在现代温室工程当中环境调控技术是重中之重,下文当中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分析在现代温室环境调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详细研究与分析现在温室环境调控过程当中,光照、温湿度、土壤、气候等方面的调控,并阐述环境调控过程当中相应设备种类以及应用效果,并对其发展前景与方向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温室 环境调控 设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