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多因素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宏权 李军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多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于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神经...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等多因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6月于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AIS患者260例,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2例和非出血转化组218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NLR等危险因素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在260例静脉溶栓AIS患者中,16.2%(42例)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入院时心房颤动、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显著高于非出血转化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3.361,95%CI:1.015~15.381)、NHISS评分≥15分(OR=7.785,95%CI:1.348~21.312)、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型(OR=4.104,95%CI:1.156~17.256)、NLR(OR=3.165,95%CI:1.231~5.265)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联合病因分型等多因素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63~0.967,P<0.01),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54),最佳临界值为0.701,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84.3%。结论 NLR联合TOAST病因分型等多因素联合对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出血 中性白细胞 TOAST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