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统计如何迎接信息技术产业的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玉萍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1年第5期67-69,73,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 ,并且结合经济统计工作实际 ,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经济统计工作如何采取措施迎接信息技术产业的到来。
关键词 经济统计 信息技术产业 WTO 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无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D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浓度与胫骨和十二指肠组织中钙结合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晓宇 闫素梅 +2 位作者 史彬林 方丽惠 冯永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1-578,共8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维生素A、D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分为16个日粮组,每组3个重...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维生素A、D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钙结合蛋白(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8日龄健康AA雄性肉鸡384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分为16个日粮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0、3000、15000和45000IU/kg,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250、2500和5000IU/kg。结果表明:1)随着日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mRNA表达量均呈现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1,P=0.012,P=0.110),其中以45000IU/kg维生素A组最低;2)随着日粮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血清CaBP含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呈现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310,P=0.140),其中以5000IU/kg维生素D组最高;3)维生素A、D相互作用对肉鸡血清CaBP浓度与十二指肠和胫骨组织中CaBP mRNA的表达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过量维生素A引起肉鸡骨骼代谢异常的机理是过量维生素A抑制了肉鸡组织的CaBP mRNA表达,尤其对十二指肠组织的CaBP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引起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进而引起钙磷代谢发生紊乱。过量维生素A对肉鸡组织CaB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维生素D 肉鸡 钙结合蛋白 基因表达 钙结合蛋白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倾斜观测的通用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付新启 张国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常用的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法要求两观测方向大致垂直 ,这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无法办到的。前方交会法对交会角有一定限制。给出了一种通用方法。
关键词 建筑物观测 变形测量 倾斜量 观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_3处理条件下西瓜直接再生试验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国志 张明方 +1 位作者 顾掌根 缑艳霞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3X期11-14,共4页
以西瓜纯种自交系伊选为材料,研究了化学诱变剂NaN3对西瓜直接再生试验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叠氮化钠浓度的升高,显著的延迟了种子萌发、胚根发生、子叶开展、不定芽分化、伸长以及生根的时间,降低了芽分化频率和每个外植体分化的... 以西瓜纯种自交系伊选为材料,研究了化学诱变剂NaN3对西瓜直接再生试验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叠氮化钠浓度的升高,显著的延迟了种子萌发、胚根发生、子叶开展、不定芽分化、伸长以及生根的时间,降低了芽分化频率和每个外植体分化的不定芽数。1.5mmol/L的NaN3振荡处理1.5h为最佳的诱变处理,使外植体再生频率降低到40.0%,不定芽数/外植体降低到4.3,符合抗冷突变体半致死剂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变 NAN3 不定芽分化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GA-BP算法的X100管线钢本构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苟建军 李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188,共7页
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X100管线钢的流变应力模型和损伤模型,并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设置“遗传监控”和“生死个体交替”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避免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结果表明:相比未优化的B... 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X100管线钢的流变应力模型和损伤模型,并采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设置“遗传监控”和“生死个体交替”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避免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结果表明:相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基于改进型GA-BP算法的本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更好,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92%,预测精度高于改进前的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验证了采用改进型GA-BP算法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X100管线钢的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GA-BP算法 本构模型 局部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