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生长指标与土壤水分状况及地温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郑和祥 郭克贞 郝万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2,214,共4页
作物生长指标与土壤水分、地温的关系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作物生长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试验资料重点分析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以及采用覆膜、保水剂等农艺措施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结... 作物生长指标与土壤水分、地温的关系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作物生长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试验资料重点分析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以及采用覆膜、保水剂等农艺措施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喜热、喜水的青贮玉米使用覆膜技术最好,覆膜能同时提高地温和保持土壤水分,其次是使用保水剂浸种比使用沟施保水剂效果好;影响地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土壤水分,充分灌溉在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足够水分的同时,降低了地温,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对于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采用非充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保水剂 青贮玉米 生长指标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参数组合时田面坡度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和祥 史海滨 +1 位作者 郭克贞 郝万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8,共6页
田面坡度是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田面坡度对灌水性能的影响时,要结合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平地技术条件下多组合灌溉参数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 田面坡度是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田面坡度对灌水性能的影响时,要结合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平地技术条件下多组合灌溉参数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组合对应不同的最佳田面坡度,当灌水定额为60.00 mm,平整精度为4.25 cm,田面糙率为0.12,单宽流量分别为4、3 L/(s.m)和2 L/(s.m)时,反向模拟出最佳的田面坡度分别为1.6‰、1.8‰和2.2‰;并通过研究田面坡度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的影响得出:田面坡度为2.0‰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曲线明显比1.6‰和1.2‰的曲线平滑,说明在较小的单宽流量条件下,相对较大的田面坡度可使田面水流运动更加稳定,有利于改善灌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灌水质量 田面坡度 单宽流量 田面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梓龙 魏永富 +2 位作者 郝万龙 焦瑞 龙胤慧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7,40,共5页
包头市是一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水资源紧缺城市,建立节水型社会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出路。地下水资源作为包头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流场变化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密切相关,对此,采用地统计学分... 包头市是一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水资源紧缺城市,建立节水型社会成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唯一出路。地下水资源作为包头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流场变化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密切相关,对此,采用地统计学分析现状年地下水位埋深的空间相关项,结果表明工农业开采井集中区域的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水位下降较快;接着以节水型社会建设内容为依据建立地下水调控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减缓了地下水超采情况,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加强污水处理回用能力和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将是推进和深化节水型社会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地下水流场 地统计学 地下水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仪测量草甸地土壤水分含量的标定研究——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
4
作者 于炜 刘小燕 +1 位作者 黄达 韩慧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中子仪是目前广泛用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的重要仪器。采用503DR型智能中子仪对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的草甸地各试验点土壤水分进行测量,并用三点平滑原理对草甸地进行了分层标定。结果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的草甸地区通过分层标定法中子... 中子仪是目前广泛用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的重要仪器。采用503DR型智能中子仪对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的草甸地各试验点土壤水分进行测量,并用三点平滑原理对草甸地进行了分层标定。结果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的草甸地区通过分层标定法中子仪可以得到精确的标定,是掌握草甸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重要前提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仪 土壤水分 草甸地 三点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芳 张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9期127-129,178,共4页
为了解决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中存在通信距离受限、功耗大、无法组网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LoRa的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进行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的远程传输、控制、显示。将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到的墒情数据通过LoRa通信模块上传至网关,网关... 为了解决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中存在通信距离受限、功耗大、无法组网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LoRa的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进行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的远程传输、控制、显示。将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到的墒情数据通过LoRa通信模块上传至网关,网关汇集数据后再传输到远程监测平台,形成了一套监测范围广、低功耗、灵活组网而且远距离通信的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土壤墒情监测的工作效率,适用于户外大面积农田的数据监测与采集站点多的场景,为土壤墒情自动化远程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LoRa 低功耗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海宽 张雅楠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以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pH值、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共11项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排... 以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pH值、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共11项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排土场不同复垦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年人工复垦,排土场土壤质量较自然恢复状态下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样地按土壤综合质量评价值排序为杨树×沙棘样地>紫花苜蓿×沙打旺样地>沙棘×紫花苜蓿样地>杨树×油松样地>杨树纯林样地>紫花苜蓿×披碱草样地>对照样地,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降低。乔灌混交模式对该地表层土壤质量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沙棘、沙打旺、紫花苜蓿对提高土壤质量有显著作用,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岱沟矿区 排土场 土壤质量评价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