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欲素受体通路干预海马神经元放电研究
1
作者 全普生 张旭 +3 位作者 邵晨婧 李德生 郎森阳 王湘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1-805,共5页
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食欲素受体(OxR)通路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取脑,急性分离单个CA1区锥体神经元。选140例神经元,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电活动,根据神经元自身放电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神经元分别用人工脑... 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食欲素受体(OxR)通路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取脑,急性分离单个CA1区锥体神经元。选140例神经元,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电活动,根据神经元自身放电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神经元分别用人工脑脊液(低频对照组60例和高频对照组22例),食欲素A受体激动剂(O6012 200nmol/L,低频实验组48例和高频实验组10例),O6012 200nmol/L和选择性OxR1拮抗剂SB334867混合液(低频拮抗组7例和高频拮抗剂组1例)刺激,观察低频实验组28例和高频实验组4例给药前、给药期间和停止给药的电活动变化。结果低频实验组激活58.3%神经元,给药期间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高于给药前(5.36±4.01Hz vs 1.43±0.88Hz,P<0.05);停止给药后与给药期间和给药前放电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频组激活40.0%神经元,给药期间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高于给药前[(6.98±2.45)Hz vs(4.93±2.55)Hz,P<0.05],停止给药后与给药期间比较放电频率显著减少(P<0.05),停止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可能存在OxR;激活OxR可兴奋神经元,并介导某些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术 海马 癫痫 神经元 受体 G-蛋白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春梅 甄瑾 +3 位作者 晏燕 刘斌 李敏 孙霞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2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反思该病例为何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比较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及临床工作当中如何鉴别。方法 报告1例误诊为ALS的NB患者的临床...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反思该病例为何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比较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及临床工作当中如何鉴别。方法 报告1例误诊为ALS的NB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58岁男性,诊断为NB,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右侧近端肢体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Ⅳ^(-)级,左侧近端肌力Ⅴ^(-)级,左侧远端肌力Ⅴ^(-)级,双侧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转回当地继续抗布氏杆菌治疗。结论 NB误诊为ALS的主要原因在于NB症状体征多不典型,表现多样,颅内感染体征不明显,从而误诊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水佩博 孟祥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一般组,各40例。一般组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对比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一般组,各40例。一般组采用尼麦角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对比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HDS、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DS、MMSE、ADL评分均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22例,占比55.0%,有效15例,占比37.5%,无效3例,占比7.5%,总有效率为92.5%;一般组显效14例,占比35.0%,有效16例,占比40.0%,无效10例,占比25.0%,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与单一治疗方法相对比,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尼麦角林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景建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6期178-178,1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积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导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兰荣 赵晓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4期182-18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 53岁,因"间断头晕头痛2年余,加重伴耳鸣1周。"于2016年3月16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头痛,伴耳鸣,听力有减退,有时行走不稳,无复视,无呛食呛水,无肢体无力,无肢体麻木,上述症状间断加重, 1周前... 1临床资料患者,男, 53岁,因"间断头晕头痛2年余,加重伴耳鸣1周。"于2016年3月16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头痛,伴耳鸣,听力有减退,有时行走不稳,无复视,无呛食呛水,无肢体无力,无肢体麻木,上述症状间断加重, 1周前明显加重,伴听力减退要求住院治疗。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最高血压17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商品名:伲福达)10 mg、倍他乐克12.5 mg,血压控制较理想,在130/90 mm Hg左右,左侧小脑梗死病史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