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齐畅 田攀文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背景下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治疗相关副作用、预后生物标志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围手术期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检测指标联合TCF1^(+)CD8^(+)T淋巴细胞占比预测中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队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宏 代思思 +3 位作者 李亚伦 田攀文 李沁桐 蔡绪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5-61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目前缺乏可用于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实验室检查指标联合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中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一...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目前缺乏可用于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实验室检查指标联合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中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一线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模型探究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表明基线转录因子T细胞因子1(transcription factor T cell factor 1,TCF1)^(+)CD8^(+)T细胞占比及治疗1个周期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TCF1^(+)CD8^(+)T细胞占比(P=0.020)、治疗1个周期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0.001)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基线高水平TCF1^(+)CD8^(+)T细胞占比和治疗1个周期后低水平白细胞计数和CYFRA21-1可能是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外周血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5-氟尿嘧啶乳糖苷衍生物的合成及抗口腔鳞状细胞癌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羽婷 刘江 +2 位作者 赵行 何杨 陈谦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为降低5-氟尿嘧啶(5-FU)毒性,设计并合成了5-FU乳糖苷衍生物,并初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Vorbrüggen法合成5-FU乳糖苷衍生物,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异核多量子相干谱... 目的为降低5-氟尿嘧啶(5-FU)毒性,设计并合成了5-FU乳糖苷衍生物,并初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Vorbrüggen法合成5-FU乳糖苷衍生物,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QC)及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表征其结构,并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研究其体外毒性及抗肿瘤活性。结果用简单高效的方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Ⅰa、Ⅰb,并通过HRMS、^(1)HNMR、^(13)CNMR、HMQC及HMBC证实了Ⅰa、Ⅰb分别为N-1位及N-3位乳糖基取代的5-FU核苷衍生物;经CCK-8法验证较高浓度(0.7μmol·mL^(-1))Ⅰa、Ⅰb处理24 h对正常口腔角质形成细胞NOK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0.28%及50.68%,均较5-FU的抑制作用弱(68.22%,P<0.05),其中Ⅰb对2种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0.7μmol·mL^(-1)浓度下处理Cal-27细胞及UM SCC-47细胞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81.20%、80.19%。结论目标化合物Ⅰa、Ⅰb较5-FU具有较低毒性,且Ⅰb较Ⅰa具有更明显的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乳糖苷衍生物 减毒 抗肿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肺鳞癌靶点HMGCS1促进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3
4
作者 倪银芸 杨瑛 张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0-336,共7页
背景与目的靶向治疗在肺鳞癌中的效果不理想,而免疫治疗较低的应答率阻碍了其在肺鳞癌中的应用,因此,探索肺鳞癌治疗的新策略十分迫切。铁死亡在抑制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3-hydroxy... 背景与目的靶向治疗在肺鳞癌中的效果不理想,而免疫治疗较低的应答率阻碍了其在肺鳞癌中的应用,因此,探索肺鳞癌治疗的新策略十分迫切。铁死亡在抑制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靶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1(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 A synthase 1,HMGCS1)对肺鳞癌细胞铁死亡的调控和作用机制,为肺鳞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在线蛋白数据库分析HMGCS1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生存数据库分析HMGCS1与肺癌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验证HMGCS1在肺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在肺鳞癌细胞系SKMES细胞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扰HMGCS1表达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检测细胞活性和细胞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HMGCS1后或用HMGCS1抑制剂hymeglusin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通过流式和高内涵共聚焦荧光成像系统分别检测抑制HMGCS1后SKMES细胞中Fe~(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抑制HMGCS1后铁死亡通路标志蛋白ACSL4、GPX4和SLC7A11表达。结果HMGCS1 m RNA和蛋白水平在肺鳞癌均显著高表达;si RNA干扰HMGCS1表达抑制了肺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但对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干扰HMGCS1后或用HMGCS1抑制剂hymeglusin处理后显著促进了SKMES细胞内Fe~(2+)、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促进肺鳞癌细胞铁死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抑制HMGCS1显著促进了ACSL4的表达。结论抑制肺鳞癌靶点HMGCS1可促进肺癌细胞铁死亡,为肺鳞癌筛选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MGCS1 铁死亡 Hymeglu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段先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8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价值较高,在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宇 常越 +3 位作者 田瑶 吴宇 魏卓 蔡晓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5例,临床护理路径干...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5例,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负性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憋喘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较低,治疗依从性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病情好转,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结核病 临床护理路径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孙佳怡 景亚婉 +2 位作者 田攀文 李为民 李亚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2-628,共7页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确诊时分期偏晚,预后差,其治疗策略多借鉴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为LCNEC的精准分型...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确诊时分期偏晚,预后差,其治疗策略多借鉴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为LCNEC的精准分型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也证实了不同LCNEC亚型与化疗方案疗效之间的关联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为LCNE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相关数据仅见于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和少量个案报道。本文回顾了LCNEC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经典治疗策略,并针对LCNEC的分子亚型研究进展和ICIs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分子分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付玉芬 牟婷 +2 位作者 何翔 吴德洪 李国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7,共9页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25638例,根据纳排标准,纳入11315... 目的基于临床数据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25638例,根据纳排标准,纳入11315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频繁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运用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风险,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效能。结果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COPD患者中男性(P<0.001)、年龄(P<0.001)、居住城镇(P<0.001)、吸烟(P<0.001)、住院天数(P<0.001)、总费用(P<0.001)、抗菌药物费用(P<0.001)、糖尿病(P=0.003)、呼吸衰竭(P<0.001)、心脏病(P<0.001)、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P<0.001)、白细胞计数(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C-反应蛋白(P<0.001)、总胆固醇(P<0.001)、B型钠尿肽(P<0.001)均显著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城镇、吸烟史、糖尿病、心脏病、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呼吸衰竭、白细胞升高、总胆固醇升高、B型钠尿肽升高是患者发生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92~0.905),敏感度为85.30%,特异度为79.80%。结论吸烟、心脏病、使用糖皮质激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年龄、低体重指数、B型钠尿肽升高是COPD患者发生频繁急性加重住院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频繁急性加重住院风险进行预测,可为患者的治疗和相关危险因素调整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频繁急性加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色流式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免疫细胞亚群方案的建立
9
作者 郭婷婷 谢鸿观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已成为关注的重点,随着多色流式的兴起,流式检测肺癌免疫微环境成为重要的手段,但多为检测细胞亚群占比或主要细胞亚群功能,无法同时对两者进行检测。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的21色流式方案,以检测人...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已成为关注的重点,随着多色流式的兴起,流式检测肺癌免疫微环境成为重要的手段,但多为检测细胞亚群占比或主要细胞亚群功能,无法同时对两者进行检测。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靠的21色流式方案,以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各亚群。方法选用细胞膜表面抗体细胞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45、CD3、CD19、CD4、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CD39、CD103、CD25、CD127、趋化因子受体8(chemokine receptor8,CCR8)、CD56、CD11c、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CD38、CD27、CD69、CD62L、CD45RA、CCR7和核酸染料L/D制定方案。首先对各抗体进行抗体滴定实验、电压优化、减一色染色和单色染色实验,确定各实验条件及检测方案后,采用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检测分析6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结果采用建立的21色流式方案检测了6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可分析出肺癌组织中各细胞亚群的占比及主要细胞群的免疫表型和分化情况。结论成功建立的21色流式方案适用于PBMCs和NSCLC组织样本检测,为监测肺癌中免疫微环境状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免疫表型 多色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雷 王俊轶 +3 位作者 何翔 吴敏 李国平 黄锦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PAO1菌株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LEC-5a 2 h后,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5(ATG5)、6-磷酸果糖-2-...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PAO1菌株感染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LEC-5a 2 h后,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5(ATG5)、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和钙黏蛋白5(CDH5)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TG5、PFKFB3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分别敲减ATG5、PFKFB3后,RT-qPCR检测ATG5、PFKFB3和CDH5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FKFB3和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并采用乳酸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乳酸的水平。采用PAO1菌株感染小鼠后,肺组织切片病理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荧光标记的内皮细胞PFKFB3和VE-cadherin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O1感染HULEC-5a细胞后,PFKFB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均<0.05),CDH5 mRNA表达减少(P=0.023),V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01),且连续性被破坏,乳酸含量升高(P=0.017)。与PAO1感染HULEC-5a细胞比较,PAO1感染敲减PFKFB3的HULEC-5a细胞后,CDH5 mRNA表达增加(P=0.043),VE-cadherin荧光连续性得到恢复,乳酸含量降低(P=0.047);PAO1感染敲减ATG5的HULEC-5a细胞后,PFKFB3 mRNA(P=0.013)和蛋白表达(P=0.003)均增加,CDH5 mRNA(P=0.020)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P=0.001)均减少,乳酸含量升高(P=0.015)。PAO1感染小鼠后,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肺泡内明显的红细胞渗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比较,PAO1感染小鼠内皮细胞PFKFB3表达增加,VE-cadherin荧光减弱,且不连续。结论PA可能通过AGT5调控PFKFB3通路,破坏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而加重小鼠肺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肺血管内皮细胞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二磷酸酶3 自噬相关基因5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