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盐碱化草甸草原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迟晓雪 季彦华 +3 位作者 格格 魏红 贺丙荣 郭司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15-3923,共9页
为探究不同改良措施对呼伦贝尔盐碱化草甸草原的植被特征、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添加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的改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禾本科... 为探究不同改良措施对呼伦贝尔盐碱化草甸草原的植被特征、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添加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的改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禾本科牧草产量、豆科牧草产量和杂类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5.94,25.07,11.74,9.16 g·m^(-2);微生物菌肥未显著增加禾本科牧草产量,但显著提高了地上生物量、豆科牧草产量和其他杂类草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0.41,20.00,6.32 g·m^(-2);BFA处理未能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和禾本科牧草产量。3种改良措施均提高了物种多样性。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化草甸草原土壤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交换性钠和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提高盐碱化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甸 施肥 植被群落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燕麦、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作者 迟晓雪 高显颖 +3 位作者 鲁海涛 郭司群 魏红 李欣 《草学》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麦和燕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采用预冷、沙培、不同浓度GA等7种方法对3种不同燕麦种子和大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大麦种子发芽率低于燕麦种子,但经过处理后,大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比... 为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麦和燕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采用预冷、沙培、不同浓度GA等7种方法对3种不同燕麦种子和大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大麦种子发芽率低于燕麦种子,但经过处理后,大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同处理下燕麦种子高;沙培、预冷、不同浓度GA和KNO_(3)处理均显著提高大麦的发芽率,其中沙培处理的发芽率高于其他处理,浓度为1000mg/L的赤霉素处理次之;沙培、预冷处理显著提高了燕麦种子发芽率,不同浓度GA处理降低了燕麦1号、燕麦2号种子发芽率,提高了燕麦3号发芽率;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各品种的发芽势。说明不同品种间、品种内部和不同的处理方法的总体均值(发芽率、发芽势)显著不同,不同品种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作用也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大麦 不同处理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越橘提取物对小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蕾 包谛 +3 位作者 王振宇 韩占友 王佳 马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研究红豆越橘提取物对小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氟西汀4.4 mg/kg·d)、实验组(红豆越橘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kg·d)。采用慢性应激模型,从... 研究红豆越橘提取物对小鼠慢性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氟西汀4.4 mg/kg·d)、实验组(红豆越橘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kg·d)。采用慢性应激模型,从行为学和生理学角度研究红豆越橘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5-羟基色氨(5-HT)含量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5);血清去甲基肾上腺素NE和5-HT含量降低(p<0.05),糖皮质激素(GC)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升高(分别为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SOD含量、高、低剂量组脑组织5-HT含量以及低剂量组脑组织GSH-Px含量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GC、ACh E含量降低(p<0.01,p<0.05),中剂量组血清5-HT含量升高(p<0.05)。因此红豆越橘可一定程度地保护机体,减少慢性应激对小鼠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越橘 慢性应激 防护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蒿芽露地嫩枝扦插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淑玲 姜明奎 +3 位作者 敖岚 张晓贤 贺芳 郭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4期173-174,共2页
柳蒿芽学名柳叶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ex Bess)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柳蒿芽多生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森林草原、灌丛及沼泽地边缘。分布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西伯... 柳蒿芽学名柳叶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ex Bess)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柳蒿芽多生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林缘、路旁、河边、草地、草甸、森林草原、灌丛及沼泽地边缘。分布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柳蒿芽既可食用,亦可全草入药。幼嫩地上部的茎叶可作为一种营养蔬菜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芽 露地扦插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狼毒大戟防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迟晓雪 郭司群 +3 位作者 王志伟 伟军 魏红 马祟勇 《草原与草业》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在草原上的大量分布严重影响草原生态和草地生产力,为减少药物污染对草原的破坏,针对不同危害程度的草原狼毒大戟进行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面喷浓度6000 mL/hm^(2),防效可达86%;点...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在草原上的大量分布严重影响草原生态和草地生产力,为减少药物污染对草原的破坏,针对不同危害程度的草原狼毒大戟进行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面喷浓度6000 mL/hm^(2),防效可达86%;点喷按平均单株所需有效剂量约0.024 g,按照300倍稀释,稀释液约为15 mL,防效可达100%;物理防控采取铲除深度7~10 cm,以切断根部,漏出白浆为宜,防效可达100%;3种防治措施都要选择在盛花期进行。重度、中度危害情况下,以点喷为主,点喷难以完成的也可选择机械均匀喷施;危害轻度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防控或生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防控 化学防控 物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