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医民间验方整理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分析
1
作者 达巴喜拉图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9期187-188,共2页
该文展开对蒙医民间验方整理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蒙医民间验方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进行整理的意义和具体方法。自对外开放后,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医学也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就蒙医民间验方而言... 该文展开对蒙医民间验方整理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蒙医民间验方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进行整理的意义和具体方法。自对外开放后,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医学也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就蒙医民间验方而言,其作为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领域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蒙医民间验方在临床中的使用,均从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蒙医民间验方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管理和收集,部分民间验方的适用范围日益狭窄,利用率下降。因此,该文展开对蒙医民间验方整理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加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民间验方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萌发条件对3种“地格达”类蒙药材发芽率的影响
2
作者 何祥 王永龙 +1 位作者 白珍 吴双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探索不同萌发条件对3种“地格达”类蒙药材发芽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肋柱花、扁蕾、梅花草种子为供试材料,在不同配方基质、温度和酸碱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探究该3种种子萌发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肋柱花最佳配方基质土壤为生境土Ⅰ,碱性... 为探索不同萌发条件对3种“地格达”类蒙药材发芽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肋柱花、扁蕾、梅花草种子为供试材料,在不同配方基质、温度和酸碱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探究该3种种子萌发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肋柱花最佳配方基质土壤为生境土Ⅰ,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其萌发,最佳温度为25℃,发芽率达68%;扁蕾最佳配方基质土壤是泥炭∶珍珠岩为8∶1,弱酸性条件更利于其萌发,最佳温度为25℃,发芽率达56%;梅花草最佳配方基质土壤为生境土Ⅱ,弱碱性条件更利于其萌发,最佳温度为25℃,发芽率达44%。不同配方基质、温度和酸碱度均对种子的发芽影响较大,3种“地格达”类蒙药材最适的萌发条件不同,这对促进“地格达”类蒙药材种子的萌发与规模化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 蒙药材 肋柱花 扁蕾 梅花草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45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孟根杜希 哈丽娅 +3 位作者 哈申图雅 云苏日娜 敖德德 李姹润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蒙药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对照组配以乌兰温... 目的探讨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蒙药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对照组配以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的模拟剂,2组患者疗程均为10周,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0周后较治疗前动态血压平均值、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动态血压平均值、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动态血压、BPV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具有明显降低高血压,并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乌兰温都苏十一味丸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药学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巴沙嘎”类蒙古族药品种整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保昌 刘一波 +4 位作者 高原 毕雅琼 晓花 李旻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9期1693-1700,共8页
“巴沙嘎”类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药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是蒙古族医学常用药之一。由于内蒙古各地区传承有异,“巴沙嘎”类蒙药同名异物现象严重,临床用药品种混乱。通过归纳整理“巴沙嘎”类蒙药的传统疗效、性味、化学成分、药理... “巴沙嘎”类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药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是蒙古族医学常用药之一。由于内蒙古各地区传承有异,“巴沙嘎”类蒙药同名异物现象严重,临床用药品种混乱。通过归纳整理“巴沙嘎”类蒙药的传统疗效、性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发现,“巴沙嘎”类蒙药的传统疗效主要为清热解毒,性味以苦、寒为主。其大部分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的药理作用。将“巴沙嘎”类蒙药的复方制剂-传统疗效-性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创新性结合,多学科研究结果横向关联,并在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巴沙嘎”类蒙药的亲缘学关系,以期为“巴沙嘎”类蒙药的品种整理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沙嘎” 传统药物学 生药学 药用植物亲缘学 品种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沙”类蒙药品种考证及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彩峰 晓花 +4 位作者 阿木古楞 那木汗 高原 伊乐泰 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1期1922-1932,共11页
“达格沙”是蒙古族医(以下简称蒙医)、藏族医(以下简称藏医)临床常用药,具有杀“粘”、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对历代医药书籍传承有异,“达格沙”类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品种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使得各地用药不统一。通过梳... “达格沙”是蒙古族医(以下简称蒙医)、藏族医(以下简称藏医)临床常用药,具有杀“粘”、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对历代医药书籍传承有异,“达格沙”类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品种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使得各地用药不统一。通过梳理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多方面系统总结“达格沙”类蒙药的名称、基原、功效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蒙药标准和内蒙古地区各蒙医医院使用的含有棘豆类药材的复方制剂进行整理和调查,归纳现代蒙医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而对该类蒙药的品种进行考证。结果表明,“达格沙”类蒙药的正品来源为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Pall.)DC.和毛棘豆O.hirta Bge.,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标准收载和各蒙医医院使用的复方制剂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叶棘豆,存在翻白草、镰形棘豆等误用和混用品。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整理研究,深入探讨正品与误用和混用品之间的性味功效、药效物质、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为“达格沙”类蒙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扩大用药的可能性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达格沙 品种考证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格达”类蒙药在蒙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情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晓花 朱翔慧 +2 位作者 伊乐泰 李彩峰 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583-1592,共10页
"地格达"类蒙药为蒙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地格达"类蒙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为了解"地格达"类蒙药在蒙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以蒙成药标准、规范和内蒙古各蒙医医院、蒙中... "地格达"类蒙药为蒙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地格达"类蒙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为了解"地格达"类蒙药在蒙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以蒙成药标准、规范和内蒙古各蒙医医院、蒙中医院制剂室应用情况为依据,收集整理含"地格达"类蒙药的复方制剂,对其制剂剂型、入方品种、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今后优化提升"地格达"类蒙药和蒙成药标准提供参考,为加强"地格达"类蒙药在复方制剂中的综合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格达 蒙药 复方制剂 入方品种 应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液联合甲硝唑治疗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齐斯琴 德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臭氧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臭氧液冲洗阴道后穹窿放置甲硝唑栓,对照组清水洗外阴后阴道放置甲硝唑栓。1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显效10例,有效0... 目的探讨臭氧液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臭氧液冲洗阴道后穹窿放置甲硝唑栓,对照组清水洗外阴后阴道放置甲硝唑栓。1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显效10例,有效0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76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好,方法简单,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娃 包铁龙 王青春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血管保护作用。方法:将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医辨证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血管保护作用。方法:将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医辨证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对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0.4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NO水平均升高,ET-1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可能与其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辨证 西医基础治疗 血管保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系统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娜仁满都拉 王雪东 王红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窄带成像系统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4056例胃镜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中经病理诊断进展期胃癌99例,早期胃癌2例,慢性胃炎10例;二组使用具有NBI系统及放大功能奥林帕... 目的探讨分析窄带成像系统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4056例胃镜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中经病理诊断进展期胃癌99例,早期胃癌2例,慢性胃炎10例;二组使用具有NBI系统及放大功能奥林帕斯GIF-H260Z电子胃镜检查,镜下可疑151例胃癌中经病理诊断进展期胃癌127例,早期胃癌中有24例。以上26例早期胃癌经病理诊断后,黏膜内癌8例、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4例、原位癌5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伴癌变6例,同一病灶中可有2种以上癌组织出现。结论早期胃癌中发病年龄与型别有一定关系,年龄越轻,凹陷型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隆起型亦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系统 早期胃癌 胃癌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离子导入治疗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的体会
10
作者 香兰 木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6期76-76,共1页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从蒙医学角度而言,布病(新贺日呼病)是由粘虫、巴达干、希日或赫依、希日乌苏四证为主相互依存、侵害机体导致的肾虚无力,并引起腰酸膝软、关节...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从蒙医学角度而言,布病(新贺日呼病)是由粘虫、巴达干、希日或赫依、希日乌苏四证为主相互依存、侵害机体导致的肾虚无力,并引起腰酸膝软、关节不适等症状,属传统蒙医“痹病”范畴,又称“新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离子导入 布鲁氏菌病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合并胸腔积液1例报道
11
作者 香兰 木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5期85-86,共2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由患病的牲畜或其他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人类,引起人体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菌血症、毒血症等病理反应,造成免疫系统、骨关节...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由患病的牲畜或其他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人类,引起人体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菌血症、毒血症等病理反应,造成免疫系统、骨关节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而产生相应特点的临床表现。病例报道患者,男,22岁。有牛羊接触史,因间断发热、多汗、乏力伴腰痛1个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胸腔积液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香兰 木仁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因布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蒙药联合西药治疗。14d为1个疗程,两...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因布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蒙药联合西药治疗。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37例(92.5%),对照组治愈29例(72.5%),治疗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布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西医结合 布鲁氏菌病 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朱格如乐格其-7中栀子苷的含量
13
作者 石欣 鲍劲松 陈玉林 《北方药学》 2010年第6期5-6,16,共3页
目的: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君药栀子所含有效活性成分栀子苷的含量。结果:栀子苷在5.095μg~101.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643x-19625,r=0.9996(Y为峰面积值,X为进样量)。加样回... 目的: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君药栀子所含有效活性成分栀子苷的含量。结果:栀子苷在5.095μg~101.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643x-19625,r=0.9996(Y为峰面积值,X为进样量)。加样回收良好,回收率为100.88%,RSD为0.81%。结论:方法可行,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朱格如乐格其-7 栀子 栀子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