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妍 卢琦 +2 位作者 吴波 杜敏 王玉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91,共6页
沙地樟子松在沙地上持续进行的天然更新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地生态系统各种效益的持续发挥,以及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在呼伦贝尔沙地,天然分布的沙地樟子松更新状况良好,经常可... 沙地樟子松在沙地上持续进行的天然更新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地生态系统各种效益的持续发挥,以及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在呼伦贝尔沙地,天然分布的沙地樟子松更新状况良好,经常可以见到10~20龄的更新苗群丛。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樟子松单株下常见不同龄级的幼苗和幼树,其中6~10龄所占的比例最大,1~5龄次之,这与近年来干旱加剧和过度放牧的关系密切。随着林木单株的生长发育,从幼年期经青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单株下方更新苗的密度逐渐增加,成熟单株下方更新苗的密度达到最大,以后渐趋平缓。过熟单株的结实率依然较高,但林下更新苗的数量略有减少。通过对沙地樟子松单株下的更新苗进行分布型计算,认为樟子松更新苗呈集群分布的格局。在不考虑樟子松单株的龄级和其生境特殊性的情况下,沙地樟子松单株下的更新苗集中分布在林冠下北偏东方向的一个扇形区域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和风向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苗 天然更新 沙地樟子松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种子扩散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妍 卢琦 +1 位作者 程立岩 熊好琴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03-410,共8页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母树种子落种时空格局的观测,发现沙地樟子松种子大部分在高峰期集中飞散在母树周边,与母树距离的增加种子数量减少,在距离母树4m左右处,落种密度达到最大,且母树北侧和东侧的落种密度要高于南侧和西侧.此外文章还探讨...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母树种子落种时空格局的观测,发现沙地樟子松种子大部分在高峰期集中飞散在母树周边,与母树距离的增加种子数量减少,在距离母树4m左右处,落种密度达到最大,且母树北侧和东侧的落种密度要高于南侧和西侧.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落种密度和距离与母树本身的关系,如树高和冠幅等,推算出了树高和扩散距离之间的量化关系,计算得出在已知风速的情况下沙地樟子松种子的最大扩散距离公式.最后将沙地樟子松种子更新过程分为母树、种子和幼苗阶段3个阶段和母树的结实与生产、种实扩散、种子萌发和幼树生长4个时期,从环境状况和母树自身特征角度分别探讨了沙地樟子松更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沙地樟子松种子更新的时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天然更新 沙地樟子松 扩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区林业精准扶贫研究
3
作者 朱宾宾 李艳红 孙双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95-196,200,共3页
结合文献资料与扶贫工作实践,就增强呼伦贝尔沙区生态保护、发展林业精准扶贫进行分析,阐述了林业在呼伦贝尔沙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就呼伦贝尔实际情况提出了沙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发展 沙区 脱贫攻坚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闫德仁 杜敏 +4 位作者 王玉华 张宝珠 乔殿学 马青山 常艳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1-13,46,共4页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天然更新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母树密度不同,天然更新苗数量和年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年龄结构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密度因林分类型的差异明显不...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天然更新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母树密度不同,天然更新苗数量和年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年龄结构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密度因林分类型的差异明显不同。在疏林地(树龄30 a),平均更新苗密度每2 500 m2为13株,在火烧迹地平均更新苗密度每600 m2为28.5株,樟子松单株样地平均更新苗密度每600 m2为118.8株。不同年龄的天然更新苗保存密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且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研究区天然更新苗密度呈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樟子松天然林 更新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建设
5
作者 刘礴霏 宋来萍 刘白杨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70-71,82,共3页
介绍了我国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依据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的资源现状,分析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及效益内容。针对建设的内容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负氧离子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 介绍了我国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发展现状,依据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的资源现状,分析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及效益内容。针对建设的内容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负氧离子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监测系统 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敏 闫德仁 +4 位作者 王玉华 张宝珠 乔殿学 马青山 常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及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丰年期落种器共接到99粒种子,且集中分布在母树的正东、东北侧,欠年期则接到落种42粒且集中分布在正东、东南侧。丰年期不同方位、不同落种距离接到的种子平均发芽率...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及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丰年期落种器共接到99粒种子,且集中分布在母树的正东、东北侧,欠年期则接到落种42粒且集中分布在正东、东南侧。丰年期不同方位、不同落种距离接到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4.5%,欠年期为28.6%。樟子松林缘落种的传播距离范围可以达到25 m,并且在林缘外5 m范围内种子数量最多,林缘外5~20 m范围平均发芽率为60.9%。樟子松单株树木下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在4 m处最高,并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种子数量也随之降低,种子总数由2 m处样方的16粒降低到10 m处样方的7粒,降低百分率达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天然樟子松林 自然落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群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双红 朱宾宾 +2 位作者 李艳红 景璐 张红蕾 《草学》 2020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调查研究按照《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生长特点将呼伦贝尔草原草本植被划分了1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和13个群丛;同时,采用现有资料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类了86种植物,隶属19科62属,其... 本调查研究按照《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生长特点将呼伦贝尔草原草本植被划分了1个植被型、2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和13个群丛;同时,采用现有资料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类了86种植物,隶属19科62属,其中禾本科、豆科、菊科为主,其植物种数占全部物种数的59.72%,这对呼伦贝尔草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群丛 植物种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野生观果树木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任秋香 初国君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3期57-58,共2页
呼伦贝尔市野生观果树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野生观果树木资源,对于发展园林事业,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变树种单一,增添城市绿化内容等方面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野生观果树木 资源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气候23年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宾宾 李艳红 +2 位作者 孙双红 骆媛媛 常金财 《草学》 2019年第4期50-56,共7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开发利用,对其气象变化规律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陈巴尔虎旗1995~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序列对研究区近23年的气象趋势进行...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开发利用,对其气象变化规律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陈巴尔虎旗1995~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序列对研究区近23年的气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以0.090℃/10a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除冬季外,其余三个季节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尤其夏季增温速率最快;年降水量总体以-7.82mm/10a速率呈减小趋势,枯水年出现的概率高于丰水年。一年中66.4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在7月份;经突变分析表明,陈巴尔虎旗可能于1998、2007、2013年附近发生过3次气温和降水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突变 陈巴尔虎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玉荣 韩照日格图 +2 位作者 王立军 钟贵廷 焦玲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年生人工杨柴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对杨柴林的复壮效果十分明显,5月份平茬各项调查指标均大于6月份。(2)5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cm)处理中以留茬0~5cm时,...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年生人工杨柴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对杨柴林的复壮效果十分明显,5月份平茬各项调查指标均大于6月份。(2)5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cm)处理中以留茬0~5cm时,新枝数、生长高度、生物量等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3)平茬带宽对杨柴生长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带宽的增大,杨柴生长的高度、株数、生物量等指标明显提高。(4)带状与块状处理对杨柴生长的影响近似,随带宽的变大,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杨柴 人工林 复壮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岭东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永胜 常艳 +2 位作者 乌日古木勒 乔殿学 韩学志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0期56-58,共3页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岭东河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的水质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除pH值和氨氮外,其余各项水质指标季节变化明显。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7—9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2月和12月,而且不同...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岭东河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的水质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除pH值和氨氮外,其余各项水质指标季节变化明显。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7—9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2月和12月,而且不同河流是不同的。总氮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2月和12月,冬季高于夏季。4条河流的pH值全年均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除了7-9月外,其余月份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岭东河流 水质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2
作者 齐雅静 宁心哲 +3 位作者 牟亚男 李向飞 景璐 常金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112-113,共2页
呼伦贝尔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呼伦贝尔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优势 问题 对策 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种群更新潜力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妍 卢琦 +2 位作者 吴波 程立岩 王玉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3,共6页
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的红花尔基沙地,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探讨天然林下幼苗更新状态和扩散趋势及其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响应机制,对人工引种区樟子松可持续生态效益的发挥... 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天然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的红花尔基沙地,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探讨天然林下幼苗更新状态和扩散趋势及其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响应机制,对人工引种区樟子松可持续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采用地统计学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发生和扩散格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其天然分布区,沙地樟子松的更新状况良好,更新潜力巨大。北坡的更新潜力要优于南坡,更新苗密度是南坡密度的将近4倍,从大尺度来看,沙地樟子松表现出向北扩张的趋势。从种群龄级组成上来看,幼龄林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龄级增加,大龄级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种群的年龄存活曲线呈弧状凸型,呈现出稳定中略有上升的趋势,进一步说明种群的更新状况良好,更新潜力较大。此外,沙地樟子松林分中更新苗种群呈集群分布的格局,且聚集强度和扩展强度都较大,使得样地中更新苗密度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更新苗 天然更新 樟子松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落种与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妍 卢琦 +2 位作者 王玉华 敖文明 乔殿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3-888,共6页
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0土壤种子库和落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土壤种子库中种源丰富,种子扩散主要受风的影响,长距离传播的沙地樟子松种子对其斑块化边缘的维护以及... 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0土壤种子库和落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土壤种子库中种源丰富,种子扩散主要受风的影响,长距离传播的沙地樟子松种子对其斑块化边缘的维护以及林一草一沙过渡带天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中,平均种子密度可达614粒·inz;种子密度随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距母树约3m左右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环状峰值区域。该区域中心位于母树北偏东方向.在这个区域内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子多飞落在距母树树干0~8m距离内,在东、南、西、北和主风方向,种子密度均随与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且东、北向落种密度明显高于西向和南向。风向在当地樟子松种子在地面的扩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沙地樟子松种子在母树下呈侧环状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种子库 天然更新 沙地樟子松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预测 被引量:41
15
作者 丁钰珮 杜宇佳 +7 位作者 高广磊 张英 曹红雨 朱宾宾 杨思远 张儆醒 邱业 刘惠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31-4139,共9页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以3种林龄(25 a、34 a和43 a)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鉴定分析土壤细菌群...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以3种林龄(25 a、34 a和43 a)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鉴定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阐明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预测土壤细菌功能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共获得土壤细菌35门92纲109目210科267属,主要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4.29%±3.3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3.72%±4.10%)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3.40%±2.55%)。人工林与沙质草地的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工林间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研究区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速效钾、全磷和全氮。(3)PICRUSt功能预测共获得5个一级功能层和31个二级功能层,主要涉及环境信息处理、代谢和遗传信息处理等功能。43 a人工林土壤细菌代谢功能活跃,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在呼伦贝尔沙地种植樟子松人工林有助于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促进土壤细菌代谢功能,且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组成 多样性 PICRUSt 固沙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树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来萍 刘礴霏 +1 位作者 张红蕾 刘玉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2,74,共7页
在呼伦贝尔沙地中部鄂温克巴彦嵯岗和红花尔基地区共采集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树轮样芯69个,成功建立了鄂温克、红花尔基两地樟子松轮宽差值年表,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沙地樟子松的气候限制因子及气候变化对其径向生... 在呼伦贝尔沙地中部鄂温克巴彦嵯岗和红花尔基地区共采集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树轮样芯69个,成功建立了鄂温克、红花尔基两地樟子松轮宽差值年表,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沙地樟子松的气候限制因子及气候变化对其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量同时影响该地区樟子松的径向生长,鄂温克与单一的气候因子均不相关。红花尔基树轮宽度分别与当年6、9月份的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与6、9月份的最高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与6、8月份的最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红花尔基树轮指数还与前一年12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鄂温克树轮宽度仅分别与当年7、8月份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呈显著负相关;红花尔基樟子松树轮宽度也与当年秋季(8、9、10月份)的PD,S,I显著相关。这表明水分可利用性是沙地樟子松径向生长的最重要影响因子。特征年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响应分析的结果,即6月份的高温少雨不利于沙地樟子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樟子松 树轮 干旱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林下资源与林下经济发展思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少辉 唐庆明 于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阐述了呼伦贝尔市林下资源概况,同时以呼伦贝尔为例,阐述了农林牧结合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做好林下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集合林下资源开发的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探讨如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 阐述了呼伦贝尔市林下资源概况,同时以呼伦贝尔为例,阐述了农林牧结合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做好林下资源开发的产业定位、集合林下资源开发的要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探讨如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资源 林下经济 呼伦贝尔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朱宾宾 孙双红 +3 位作者 王立军 李艳红 景璐 曹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59,79,共6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森林康养活动,选取呼伦贝尔典型的沙地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利用12个月的连续负氧离子浓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等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凌晨和下午2个...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森林康养活动,选取呼伦贝尔典型的沙地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利用12个月的连续负氧离子浓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等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凌晨和下午2个时间段内的负氧离子浓度基本可以反应日内平均水平,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内均值为1186个/cm3,符合林业标准所规定的空气负(氧)离子3级标准,可满足森林康养要求;2)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内表现出“双峰单谷”规律,即24: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8:00负氧离子浓度最低,尽量避开早晨时间段进行森林康养活动;3)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季节性特征表现为仲秋的空气质量最好,其次为春末至夏季,初春的空气质量最差;4)气象因素对林下负离子浓度影响程度不同,风速对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最大(P<0.01),空气湿度次之,气温对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是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常绿针叶樟子松林郁闭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沙地樟子松 影响因子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湿地种子植物的群落学特征
19
作者 陆俊安 严靖 +4 位作者 戚维隆 钟贵廷 宁心哲 方炎明 阮宏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通过2012及2013年7—8月两个阶段的系统调查,结合相关历史参考资料的分析,对呼伦贝尔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类型和生活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并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对该区域湿地的分布、演替规律及湿地植被的保护... 通过2012及2013年7—8月两个阶段的系统调查,结合相关历史参考资料的分析,对呼伦贝尔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类型和生活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并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对该区域湿地的分布、演替规律及湿地植被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湿地植物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沉水植物种类丰富;该区湿地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和30个群系组。因所处气候带和湿地独特生境的综合作用,该区湿地植被表现出优势种多、盖度大,外貌整齐,层片结构分化不明显的群落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群落学特征 生态类型 生活型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战略布局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敏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4-56,62,共4页
根据呼伦贝尔沙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将呼伦贝尔沙地治理规划成3大措施区、5大治理类型区,在每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重点和主攻方向,并结合工程治理、休牧禁牧、生态移民实现沙地的全面保护和治理,消除沙害,使... 根据呼伦贝尔沙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际状况,将呼伦贝尔沙地治理规划成3大措施区、5大治理类型区,在每个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重点和主攻方向,并结合工程治理、休牧禁牧、生态移民实现沙地的全面保护和治理,消除沙害,使沙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战略规划 类型区 治理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