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市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现状与措施
1
作者 宋来萍 刘礴霏 +1 位作者 郭明英 朱宾宾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2期28-32,共5页
城郊森林公园是连接城市与森林公园的主要纽带,具有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双重属性,由于地处城郊过渡地带,用地类型丰富,拥有多元化的景观资源,如林地、水域等生境斑块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城郊森林公园兼具生态系统服务与休闲游憩功能,能... 城郊森林公园是连接城市与森林公园的主要纽带,具有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双重属性,由于地处城郊过渡地带,用地类型丰富,拥有多元化的景观资源,如林地、水域等生境斑块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城郊森林公园兼具生态系统服务与休闲游憩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户外游憩活动需求,成为近年来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森林公园 城市公园 人文景观 休闲游憩 景观资源 用地类型 生态系统服务 户外游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草原鼠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及防治
2
作者 萨拉 伟军 +3 位作者 刘昊 呼斯勒 白海涛 王晓辉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草原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牧区群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托。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草原大面积退化,一方面影响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该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引起草原的气候调节能力... 草原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牧区群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托。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草原大面积退化,一方面影响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该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引起草原的气候调节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沙尘暴、虫鼠害等自然灾害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虫害 水土保持能力 可持续发展 草畜产业 气候调节 农牧民 绿色屏障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3种不同生物药剂防治草地蝗虫的药效试验
3
作者 刘毅 胡晓彬 +2 位作者 伟军 呼斯勒 刘昊 《草原与草业》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研究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生物药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选取1%阿维菌素、0.2亿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和1.5%苦参碱为试验药剂,进行草原蝗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蝗虫平均虫口密度32头/m^(2),最高密度41头/m^(2)的典型草原区域... 为研究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生物药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选取1%阿维菌素、0.2亿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和1.5%苦参碱为试验药剂,进行草原蝗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蝗虫平均虫口密度32头/m^(2),最高密度41头/m^(2)的典型草原区域使用150 ml/hm^(2)1%阿维菌素,施药20 d平均防效可达85.42%,使用750 ml/hm^(2)1.5%苦参碱,施药20 d平均防效可达84.38%。而使用1425 ml/hm^(2)的蝗虫微孢子虫,20 d平均防治效果为51.04%。在蝗虫爆发阶段,应优先考虑使用750 ml/hm^(2)1.5%苦参碱或者150 ml/hm^(2)1%阿维菌素快速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而在防效巩固阶段,则应考虑持续20 d以上使用1425 ml/hm^(2)的0.2亿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从而达到稳定蝗虫种群密度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苦参碱 阿维菌素 蝗虫微孢子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栎尖细蛾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4
作者 李艳秋 张云荟 +3 位作者 潘春华 孙玉玲 王宇 王晓辉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5期17-19,共3页
栎尖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又称柞树潜叶蛾,是我国东北地区危害蒙古栎的主要食叶害虫,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省区。初孵幼虫在卵壳原处潜入蒙古栎叶片表皮之下,取食叶肉,形成白色线形虫斑,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 栎尖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又称柞树潜叶蛾,是我国东北地区危害蒙古栎的主要食叶害虫,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省区。初孵幼虫在卵壳原处潜入蒙古栎叶片表皮之下,取食叶肉,形成白色线形虫斑,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栎长势及生长量。被害叶片柞蚕不喜食,从而影响柞蚕的生长发育,导致蚕茧产量和质量下降,对当地柞蚕产业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蒙古栎遭受栎尖细蛾危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其已成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栎的主要食叶害虫,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总结系统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蒙古栎 虫害 综合防治 栎尖细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常见毒害草区域分布与防控实践
5
作者 朱宾宾 伟军 +2 位作者 孙双红 白海涛 萨拉 《草学》 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踏查和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常见毒害草的地理分布和防除措施。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种类多,常见种17种,隶属9科14属;常见毒害草分布广,尤其扎赉诺尔区分布... 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踏查和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常见毒害草的地理分布和防除措施。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种类多,常见种17种,隶属9科14属;常见毒害草分布广,尤其扎赉诺尔区分布种类最多,对畜牧业危害较大的物种以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为主,危害程度以轻度为主,毒害草的防除以人工和机器挖除(刈割)为主,化学措施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草 呼伦贝尔 地理分布 防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田鼠干扰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
6
作者 图雅 朱媛君 +4 位作者 杨晓晖 池静姚 房闵 萨拉 王百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3-1612,共10页
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是区域生态恢复与管理的重要依据。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局部区域内,相比于其他干扰类型,小型啮齿动物干扰对草原生... 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是区域生态恢复与管理的重要依据。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局部区域内,相比于其他干扰类型,小型啮齿动物干扰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逐渐凸显。以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为研究区,针对布氏田鼠不同干扰等级样地的鼠洞特征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干扰阶段的健康性指数CVOR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变异均为最强,其中活力指数变异系数最高,为58.09%;活力指数与组织力指数在不同干扰阶段差异不显著,草原基况指数及CVOR指数表现为对照样地及轻度干扰样地显著高于重度干扰样地,恢复力指数表现为对照样地显著高于其他3个干扰程度样地;鼠洞密度、洞口面积、鼠洞干扰指数与草原基况指数、恢复力指数、CVO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活力指数、组织力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随着鼠洞干扰强度增加,CVOR指数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活力指数和组织力指数对鼠洞干扰响应不显著,CVOR指数整体变异性最小,稳定性最强;相比于鼠洞密度及洞口面积,鼠洞干扰指数与CVOR指数及其准则层4项指数之间的关系更强,可以作为一项综合评价鼠洞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草原区域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啮齿动物干扰 呼伦贝尔草原 生态系统健康性 布氏田鼠 鼠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草原监测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付婧萍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6期81-83,共3页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草原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草原生态状况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实施成效,为指导草原合理利用和科学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呼伦贝尔市草原监测工... 草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草原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草原生态状况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实施成效,为指导草原合理利用和科学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呼伦贝尔市草原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做好草原监测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草原监测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昕 郭明英 +3 位作者 蒋立宏 义如格勒图 鲁海涛 吕琳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3期51-57,共7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呼伦贝尔市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生活型、地理区系、保护等级、濒危等级和应用价值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现有兰科野生植物18属24种,占内蒙古野生兰科植物总属量的90%、...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对呼伦贝尔市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生活型、地理区系、保护等级、濒危等级和应用价值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现有兰科野生植物18属24种,占内蒙古野生兰科植物总属量的90%、总种量的82.8%,在呼伦贝尔的各行政区域均有分布,其中森林面积较大的行政区域野生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呼伦贝尔的野生兰科植物中以地生兰、中生草本为主,共存在5种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科研开发价值。为更好地保护呼伦贝尔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本文结合兰科植物濒危的原因,针对当前具体情况,提出呼伦贝尔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因地制宜的保护对策,呼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呼伦贝尔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兰科植物 资源调查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蝗虫宜生区提取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伟军 刘昊 +3 位作者 呼斯勒 李艳秋 丁霄龙 赵锦明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草原有害生物的精准监测,对草原生态安全、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融合多源信息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对2022年呼伦贝尔市蝗虫潜在发生区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研究区草...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草原有害生物的精准监测,对草原生态安全、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融合多源信息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对2022年呼伦贝尔市蝗虫潜在发生区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原蝗虫潜在发生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区,中度和高度适生区占比较高;东部草原蝗虫发生区所占比例较小,且主要以低度适生区为主,中度和高度适生区面积较小。孵化期和产卵期植被指数对蝗虫适生度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特别是2022年6月份植被指数对蝗虫的适生指数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度和高度适生区植被指数较低。此外,蝗虫会根据自身喜食植被和土壤类型选择栖息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草原蝗虫 Maxent模型 宜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樟子松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10
作者 赵立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2期215-217,共3页
樟子松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种植历史悠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提高樟子松种植技术水平、优化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增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呼伦贝尔市樟子松... 樟子松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种植历史悠久,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提高樟子松种植技术水平、优化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增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呼伦贝尔市樟子松的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撑,以当地樟子松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切入点,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种植操作要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盛超 图雅 +3 位作者 萨拉 朱媛君 杨晓晖 张克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4,44,共9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95个典型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研究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4种群落类型间群落特征及物种... [目的]研究内蒙古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95个典型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研究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4种群落类型间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群落特征中,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4种群落类型间以寸草苔—一二年生草类群落最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全氮和全磷均以寸草苔—根茎型草类群落最高。(2)寸草苔—丛生草类群落和寸草苔—杂类草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寸草苔—根茎型草类群落和寸草苔—一二年生草类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呼伦贝尔寸草苔草原群落特征在4种群落类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是影响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寸草苔草原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荒漠草原不同放牧潜力下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百竹 朱媛君 +3 位作者 杨晓晖 图雅 山丹 萨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共11页
以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全磷、植物地上部分磷、氮含量以及植物地下部分氮含量随着放牧潜力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土壤碳磷比、氮磷比、植... 以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区,分析了不同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全磷、植物地上部分磷、氮含量以及植物地下部分氮含量随着放牧潜力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土壤碳磷比、氮磷比、植物地上部分碳氮比、碳磷比以及植物地下部分碳氮比变化趋势相反。(2)在高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之间显著关系数量最少;在中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显著关系数量最多;低放牧潜力下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仅与土壤有机碳及碳氮比的相关关系显著。综上,呼伦贝尔非地带性荒漠草原在中放牧潜力下,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耦合关系相比于其他阶段最为显著;植物及土壤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在所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中最为关键,尤其是植物根系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具有较强的协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地带性荒漠草原 草原放牧潜力 生态化学计量 草原健康性 土壤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辉 吴继达 +2 位作者 刘涧樱 常艳 杜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121-123,139,共4页
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共有405株,隶属5科8属8种,2级古树10株,3级古树309株。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的种类与数量特征、分布特征、生长特征及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从分布特征看,生长在乡村的古树为224株,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 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共有405株,隶属5科8属8种,2级古树10株,3级古树309株。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的种类与数量特征、分布特征、生长特征及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从分布特征看,生长在乡村的古树为224株,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55.31%;从生长特征分析,生长势正常的古树267株,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65.93%;从生长环境来看,405株古树中生长环境为中等及以上的占比99.51%。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加强呼伦贝尔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市 古树名木 资源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布氏田鼠鼠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伟军 满都呼 +4 位作者 呼斯勒 刘昊 迟晓雪 萨拉 王磊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6期23-27,共5页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天然草地面积为1126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为833万公顷。呼伦贝尔草原鼠害是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引起春季风沙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布氏田鼠在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温性典型草原危害最严重,是以洞系为单位...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天然草地面积为1126万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为833万公顷。呼伦贝尔草原鼠害是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引起春季风沙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布氏田鼠在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温性典型草原危害最严重,是以洞系为单位群居生活的草原鼠种。其种群数量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天然草地面积 草场退化 群居生活 典型草原 鼠种 布氏田鼠 鼠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蝗虫绿色防控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迟晓雪 王淑艳 +5 位作者 马祟勇 李春红 伟军 萨拉 呼斯勒 巴图 《草原与草业》 2021年第2期55-59,共5页
利用专业调查与牧民测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及额尔古纳南部、牙克石西部等草原区域草原蝗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分析了蝗虫成灾的原因,着重介绍... 利用专业调查与牧民测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及额尔古纳南部、牙克石西部等草原区域草原蝗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分析了蝗虫成灾的原因,着重介绍了目前草原蝗虫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及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绿色防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呼伦贝尔林下经济现状与绿色发展转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廉昀 张媛媛 +3 位作者 娜拉 齐强 田旭东 赵奎 《温带林业研究》 2021年第3期50-53,共4页
如何利用和发展好呼伦贝尔丰富的林下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林下产业的价值和潜力,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绿色森林生态产业,辩证解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呼伦贝尔地区近... 如何利用和发展好呼伦贝尔丰富的林下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林下产业的价值和潜力,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绿色森林生态产业,辩证解决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呼伦贝尔地区近年来林下经济发展数据,针对呼伦贝尔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如何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林下经济 发展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描绘自然保护地美丽画卷
17
作者 哈丽亚 唐庆明 +1 位作者 王磊 高敬泽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9期20-22,共3页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具有完整的林、草、河、湖等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各级政府及林草部门的不断努力下,全市地方林草系统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庞大,不仅关系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生态安全,也关系我国北疆绿色风景...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具有完整的林、草、河、湖等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各级政府及林草部门的不断努力下,全市地方林草系统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庞大,不仅关系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生态安全,也关系我国北疆绿色风景线的建设。多年来,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地方林业管辖范围内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地54处,其中自然保护区3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处,旗县级自然保护区2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内蒙古大兴安岭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区 地方林业 呼伦贝尔市 自然保护区 林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合理保护草原 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宇 王彩灵 +5 位作者 王磊 于颖 李艳秋 付婧萍 哈丽亚 萨拉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9期23-26,共4页
呼伦贝尔市是北极泰加林、东亚阔叶林与欧亚大陆草原相互交融的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北方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分布面积最大、草原类型最全、生物生产力最高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 呼伦贝尔市是北极泰加林、东亚阔叶林与欧亚大陆草原相互交融的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北方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是分布面积最大、草原类型最全、生物生产力最高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呼伦贝尔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由于人为破坏和过度放牧利用,草原长期过载,牧草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内各组分之间比例失调,草原退化沙化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类型 过度放牧 生物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 比例失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窗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双红 朱宾宾 +5 位作者 鲁海涛 景璐 李艳红 常金财 张世强 白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6,共10页
以呼伦贝尔林草过渡区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30 a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自然干扰后形成的林窗划分为4个面积(S)等级,Ⅰ级林窗(S≤50 m^(2)),Ⅱ级林窗(50 m^(2)<S≤80 m^(2)),Ⅲ级林窗(80 m^(2)<S≤100 m^(2)... 以呼伦贝尔林草过渡区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30 a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自然干扰后形成的林窗划分为4个面积(S)等级,Ⅰ级林窗(S≤50 m^(2)),Ⅱ级林窗(50 m^(2)<S≤80 m^(2)),Ⅲ级林窗(80 m^(2)<S≤100 m^(2))和Ⅳ级林窗(S>100 m^(2)),并将每个林窗划分由林窗中心、林窗近中心、林窗边缘及林下组成,分析不同面积等级林窗及林窗位置下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同面积等级林窗中仅有Ⅱ级林窗内的丰富度指数R 0(物种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其他等级林窗及林下差异显著(p<0.05);林窗中心、林窗近中心、林窗边缘分别与林下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窗近中心、林窗中心、林窗边缘、林下。由此说明,林窗的形成可以提高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植物丰富度,促进林下物种多样性,且适当的林窗面积对物种组成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沙地樟子松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杨柴林更新复壮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白玉荣 韩照日格图 +3 位作者 鲁海涛 毛宏宇 牟亚男 包宝山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4期1-3,10,共4页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杨柴林更新复壮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更新对杨柴林更新复壮影响较大,适宜的平茬可明显促进杨柴萌发,提高生长量,加快杨柴林自我更新速度。(2)人工封育措施对植物生长和自然更新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杨柴林更新复壮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更新对杨柴林更新复壮影响较大,适宜的平茬可明显促进杨柴萌发,提高生长量,加快杨柴林自我更新速度。(2)人工封育措施对植物生长和自然更新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了人畜的破坏,提高生长量,增加覆盖度,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人工植被出现老化、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甚至濒临死亡等生态功能减弱现象。(3)降水量对杨柴林更新复壮有显著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由于该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生长季节,形成明显的雨热同季现象。降水量与杨柴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即降水量大则生长量大,降水量小则生长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杨柴 人工林 更新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