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信息模型建构及设计应用——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文娟 王训迪 张萌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为了降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评价过程中经验主导的模糊性,使项目决策、规划、建设、管理更加合理、客观、准确、科学、高效,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采用BIM技术对地理、高程、坡向、坡度、汇水通道、湿地及水域、动... 为了降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评价过程中经验主导的模糊性,使项目决策、规划、建设、管理更加合理、客观、准确、科学、高效,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采用BIM技术对地理、高程、坡向、坡度、汇水通道、湿地及水域、动物主要活动分布、湿地植物分布、景点分布、建筑与铺装人工设施分布等具体生态因子进行采集、录入、解译处理以及综合叠加分析的方法,完成生态信息模型建构,获取生态敏感区域、生态结构的斑块与廊道分布结构、重点保护区域等信息,继而将信息评价结果与现有地表资源再次对比,得出城市湿地公园内部生态要素的相互影响规律并提出搭建完整的林地斑块、水体边缘植被后期维护、入侵物种防范等建议,保障生态安全结构的稳定;同时搭建的城市湿地公园BIM信息模型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流程与方法也能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评价提供量化参考,发挥更综合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生态因子 信息模型建构 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信息模型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与评价——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文娟 王训迪 张萌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159-165,共7页
为增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与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卫星影像解译、采样点预选、调查记录等方法,现场采集获取了大量数据及模型,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形成公园地表信息模型、专题分析模型、叠加评... 为增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分析与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卫星影像解译、采样点预选、调查记录等方法,现场采集获取了大量数据及模型,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形成公园地表信息模型、专题分析模型、叠加评价模型、各项专题图、生态评价报告、数据统计等现阶段重要信息。在定性、定量、定位研究基础上,对地理高程、坡向、坡度、汇水通道、湿地及水域、动物主要活动分布、湿地植物分布、景点分布、建筑与人工设施分布等具体因子进行量化评价及特征总结,并进行综合因子叠加分析,提出量化模型参考,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园生态建设与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数字信息模型 生态分析与评价 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