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中肠道菌群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璐铭 郝金奇 +8 位作者 王林 裴盛斐 郭玉 唐琴艳 李玥 高学磊 李玉红 郝明媛 冯福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利福平(RFP)致大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中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0组)、RFP灌胃10 d组(R10组)、RFP灌胃28 d组(R28组)。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选取4只大鼠的粪便标本进...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利福平(RFP)致大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中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0组)、RFP灌胃10 d组(R10组)、RFP灌胃28 d组(R28组)。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选取4只大鼠的粪便标本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与D0组比较,R10组和R28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发生改变(P<0.05),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减少(P<0.05);属水平上unclassified_f_Prevotellaceae、特氏菌属(Blautia)、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Erysipelotrichaceae_uCG-003、Fournierella丰度增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Romboutsia、Ruminococcaceae_uCG-014丰度减少(P<0.05)。结论RFP致大鼠ADLI过程中,肠道菌群数量减少,结构和组成均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致病菌增多,但其菌群多样性未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利福平 16S rDNA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理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8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玉红 郝明媛 +3 位作者 焦连丽 王爱欣 任琦 冯福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6-399,404,共5页
目的基于细胞焦亡(pyroptosis)理论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与IL-18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唐山市第四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初治患者,收集符合ADLI的41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 目的基于细胞焦亡(pyroptosis)理论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与IL-18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唐山市第四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初治患者,收集符合ADLI的41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用药方案匹配的原则选取用药后非ADLI(non-ADLI)患者41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ADLI组和非ADLI组患者血清IL-1β及IL-18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评估IL-1β预测ADLI的价值。结果2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β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存在正相关(均P<0.05),IL-1β水平预测ADLI的AUC为0.889。结论IL-1β可能是与ADLI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可以成为ADLI诊断的一个新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焦亡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的筛查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红 焦连丽 +5 位作者 郝明媛 任琦 崔丽华 韩铁生 郑国颖 冯福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目的采用基因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DLI)患者与非肝损伤患者间DNA差异甲基化基因位点。探讨DNA甲基化与ADLI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唐山市第四... 目的采用基因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ADLI)患者与非肝损伤患者间DNA差异甲基化基因位点。探讨DNA甲基化与ADLI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唐山市第四医院治疗的肺结核初治患者共137例,分为ADLI组(n=65)、非ADLI组(n=72)。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全血标本。选择其中14例(7例ADLI,7例非ADLI)患者,提取全血标本的DNA,利用Illumina 850K芯片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DNA的差异甲基化情况。对芯片筛选出差异较大的甲基化基因DUSP22、HLA-C,进一步在剩余的65例病例组和58例对照组中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验证甲基化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DUSP22、HLA-C基因的m RNA水平。结果共检测853 307个CpG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的位点共1 012个,其中高甲基化位点254个,低甲基化位点758个,主要位于基因体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胞黏附、金属离子结合等过程中存在大量甲基化差异基因。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类双特异性磷酸酶DUSP22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基因的甲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 6%vs 36. 9%、37. 9%vs 58. 5%,P <0. 05),对照组中DUSP22 m RNA表达水平高于病例组,而HLA-C m RNA表达水平低于病例组。结论外周血中DUSP22、HLA-C基因DNA甲基化与ADL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DNA甲基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