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鄂温克族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谢宾
邓庆华
沈向阳
香涛
闫新
温有峰
-
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6,9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89)
-
文摘
目的:研究鄂温克族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195例(男129例,女66例)鄂温克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内的20个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4项、女性9项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小腿围和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随年龄增长均逐渐增大。男性头围、颈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值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臀围、大腿围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随年龄增长鄂温克族围度值变化较大;在北亚类型族群中鄂温克族的围度值较大,主要表现在胸围较大,前臂、小腿、大腿均较粗壮;鄂温克族具有北亚类型族群身体围度的共同特征。
-
关键词
围度
年龄
聚类分析
鄂温克族
-
Keywords
circumference
age
cluster analysis
Ewenki
-
分类号
Q983
[生物学—人类学]
-
-
题名不同生境米氏冰草种群的繁殖分配特征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金晓明
张伟
苟琪
高倩文
林海俊
-
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呼伦贝尔市教育局
-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65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MS0304)
+1 种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2013)
呼伦贝尔重点科技专项(2014)
-
文摘
由于米氏冰草品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又因其返青早,能较早地为放牧家畜提供青饲料,因此,受到人们关注。然而近年来,草原沙漠化严重,牧草需要量供不应求,为了解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的适应机制,本文采取种群繁殖生态学的方法,对米氏冰草种群在沙地植被恢复不同阶段,各构件的数量和生物量分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面环境相对恶劣情况下,米氏冰草优先占据地下生态位空间的繁殖策略,以避免植物地上部分受到伤害,为植物的营养繁殖做好储备:(2)营养繁殖是米氏冰草的主要繁殖方式,且米氏冰草对地上分株的生物量分配比地下根茎高5.7~6.5倍:(3)随着沙化草地的植被次生演替进程.由流动沙地过渡到固定沙地阶段,米氏冰草种群由数量较少的大个体分株,变成数量较多的小个体分株,地上分株的分配比例也有所增加,而其有性繁殖的分配比率呈降低趋势。反应了米氏冰草在r-k-连续统中,实现由r-端向k-端转变的过程,并进一步揭示了无性系植物在沙地不同生境中繁殖扩散及调节适应机理.为种群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种群
构件
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
-
Keywords
population
modular
vegetative propagation
sexual reproduction
-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体验式学习理论观照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赵天翔
-
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体验式学习的内涵、类型与特性以及运用条件出发,对体验式学习理论进行剖析;并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师培训模式的设计基础、实施过程以及评价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式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为我国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理论
教师培训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