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古代遗址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占德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68,共5页
呼伦贝尔古代遗址考○林占德呼伦贝尔城始建于1734年(雍正十二年),在伊敏河西岸今海拉尔市正阳街一带,称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①1743年(乾隆八年)额设一副都统衔总管坐镇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因境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 呼伦贝尔古代遗址考○林占德呼伦贝尔城始建于1734年(雍正十二年),在伊敏河西岸今海拉尔市正阳街一带,称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①1743年(乾隆八年)额设一副都统衔总管坐镇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因境内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②。自古以来,呼伦贝尔就是多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蒙古秘史》 古代遗址 《明史》 额尔古纳河 布特哈 兴安岭 海拉尔 哈拉哈河 乌尔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考古二则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占德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8-62,共5页
据有关文献及考古资料 ,可以判定皮被河城位于今天的哈拉哈河以西 ,贝尔湖附近 ,此城后被淹没。黑山头古城绝对不是现今学术界所认为的那样是哈撒儿及其同代人所建 ,更不是后人按陈那颜所建 ,而是由明代蒙古人苦列所建。
关键词 皮被河城 黑山头古城 考证 呼伦贝尔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边界界务交涉始末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68,共2页
清朝末年 ,随着沙俄侵略的加剧 ,呼伦贝尔边界问题日益突出。中俄双方就边界事务问题进行了几次接触 ;光绪十二年 (1886年 ) ,中俄东段边界重勘 ,召开岩杵河会议 ,着重处理吉林边界纠纷事件 ;宣统三年 (1911年 ) ,中俄东界第二次重勘 ,... 清朝末年 ,随着沙俄侵略的加剧 ,呼伦贝尔边界问题日益突出。中俄双方就边界事务问题进行了几次接触 ;光绪十二年 (1886年 ) ,中俄东段边界重勘 ,召开岩杵河会议 ,着重处理吉林边界纠纷事件 ;宣统三年 (1911年 ) ,中俄东界第二次重勘 ,召开齐齐哈尔会议 ,处理黑龙江呼伦贝尔陆路界线的划定问题 ,最终签订《满洲里界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宋小濂作为地方官员 ,参与了呼伦贝尔边界勘察及边界交涉全过程 ,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边界界务 宋小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越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8,共3页
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中国维新派没有日本那样的强藩作后盾,从未真正夺取过政权。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中国统治者素... 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中国维新派没有日本那样的强藩作后盾,从未真正夺取过政权。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中国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没有决心与勇气去改变现存的体制,从根本上学习西方。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予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中国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人虽然有进步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但疏于政务,缺少谋略。日本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是日本的下级武士;中国维新派主要是从官僚和知识分子中寻求支持。明治维新时期,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戊戌变法时中国是列强在远东争夺的主要目标,不可能真正独立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初期美苏在日本问题上的斗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越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90,共4页
 战后初期,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围绕如何处置战败的日本问题进行了尖锐对抗和激烈的斗争。美国试图单独占领日本,苏联力求扩大对日本本土的占领管理权,随着美苏关系的日益紧张,双方在对日媾和问题上对立冲突加剧。
关键词 战后初期 美苏 日本问题 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鄂温克牧民生产方式研究
6
作者 毛欣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鄂温克人最初都是以狩猎、饲养驯鹿和捕鱼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温克牧民的身体和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生产的技术水平、分工协作和社会化水平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畜... 鄂温克人最初都是以狩猎、饲养驯鹿和捕鱼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温克牧民的身体和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生产的技术水平、分工协作和社会化水平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畜牧业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温克牧民 生产方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文档案《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阿珞贵.萨如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9-144,F0003,共7页
“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为内蒙古档案馆藏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作为“遗留性史料”,其所载内容多为清代其他史籍所缺漏,因而对清末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人口及各部落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探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对“新巴... “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为内蒙古档案馆藏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作为“遗留性史料”,其所载内容多为清代其他史籍所缺漏,因而对清末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人口及各部落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探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对“新巴尔虎右翼宣统二年户口册”的编造形式、规则、所录项目予以详尽说明的同时,也对户口册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全面的分析,进而对新巴尔虎部人口状况、妇女地位、黄教的影响等方面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档案 新巴尔虎右翼总管旗 宣统二年户口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