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籽用西葫芦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菅彩媛
苏文斌
+8 位作者
郭晓霞
黄春燕
李智
樊福义
宫前恒
田露
张强
张建民
任霄云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明确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籽用西葫芦品种金地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授粉后7~70 d籽用西葫芦籽粒大小、重量,籽粒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主要...
【目的】明确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籽用西葫芦品种金地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授粉后7~70 d籽用西葫芦籽粒大小、重量,籽粒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主要指标。【结果】不同生育时期籽粒性状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授粉后14 d内是籽粒的快速增长期,种子形态主要在此阶段建成,籽粒长度、宽度分别由0.91、0.51 cm增长到1.76、1.11 cm,增长量分别占籽粒建成后的44.54%、52.54%;授粉14 d以后,籽粒大小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但籽粒重量不断增加,直至籽粒成熟;授粉后14~70 d,籽粒的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8.56%、3.30%,单瓜籽粒重从11.52 g增加到67.31 g,百粒干重则由3.77 g增加到20.93 g。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在授粉后63 d和70 d达到最高值(43.21%和35.07%);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授粉后28、14 d逐渐减少,56 d后籽粒中检测不到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籽用西葫芦种子成熟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授粉后14 d内,为种子形态建成的主要阶段;二是授粉后21 d进入粗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积累阶段。授粉后28~42 d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西葫芦
籽粒性状
营养成分
积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柴河
吴宏军
姜立鑫
《中国奶牛》
2022年第9期39-42,共4页
本研究利用2006-2020年间杂交三河牛群体和纯三河牛群体探讨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对三河牛的体重、体尺、肉用和产奶性能均有很显著的改良效果。含外血1/2和1/4的三河牛公牛相比纯三河牛公...
本研究利用2006-2020年间杂交三河牛群体和纯三河牛群体探讨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对三河牛的体重、体尺、肉用和产奶性能均有很显著的改良效果。含外血1/2和1/4的三河牛公牛相比纯三河牛公牛,24月龄体重平均增加了11.3kg和5.2kg,屠宰率分别提高3.6%、2.5%,净肉率分别提高了3.8%、1.2%。含外血1/2、1/4和1/8的三河母牛比纯三河牛305d产奶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5kg、118kg和105kg。很显然,随着外血比例的降低,肉用和乳用性能提升幅度均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为三河牛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牛
德系西门塔尔牛
乳肉兼用
生长性能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籽用西葫芦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菅彩媛
苏文斌
郭晓霞
黄春燕
李智
樊福义
宫前恒
田露
张强
张建民
任霄云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
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乌兰察布市
农牧
业科学研究院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
出处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基金
内蒙古农牧业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9QNJJNO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0CG0099)。
文摘
【目的】明确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籽用西葫芦品种金地3号为试验材料,测定授粉后7~70 d籽用西葫芦籽粒大小、重量,籽粒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主要指标。【结果】不同生育时期籽粒性状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授粉后14 d内是籽粒的快速增长期,种子形态主要在此阶段建成,籽粒长度、宽度分别由0.91、0.51 cm增长到1.76、1.11 cm,增长量分别占籽粒建成后的44.54%、52.54%;授粉14 d以后,籽粒大小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但籽粒重量不断增加,直至籽粒成熟;授粉后14~70 d,籽粒的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8.56%、3.30%,单瓜籽粒重从11.52 g增加到67.31 g,百粒干重则由3.77 g增加到20.93 g。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在授粉后63 d和70 d达到最高值(43.21%和35.07%);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授粉后28、14 d逐渐减少,56 d后籽粒中检测不到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籽用西葫芦种子成熟主要分为2个阶段:一是授粉后14 d内,为种子形态建成的主要阶段;二是授粉后21 d进入粗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积累阶段。授粉后28~42 d是籽粒营养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籽用西葫芦
籽粒性状
营养成分
积累规律
Keywords
Calabash-seed
Grain traits
Nutrient composition
Accumulation rule
分类号
S642.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柴河
吴宏军
姜立鑫
机构
内蒙古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牧场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奶牛》
2022年第9期39-42,共4页
文摘
本研究利用2006-2020年间杂交三河牛群体和纯三河牛群体探讨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对三河牛的体重、体尺、肉用和产奶性能均有很显著的改良效果。含外血1/2和1/4的三河牛公牛相比纯三河牛公牛,24月龄体重平均增加了11.3kg和5.2kg,屠宰率分别提高3.6%、2.5%,净肉率分别提高了3.8%、1.2%。含外血1/2、1/4和1/8的三河母牛比纯三河牛305d产奶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5kg、118kg和105kg。很显然,随着外血比例的降低,肉用和乳用性能提升幅度均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为三河牛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三河牛
德系西门塔尔牛
乳肉兼用
生长性能
产奶量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籽用西葫芦籽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菅彩媛
苏文斌
郭晓霞
黄春燕
李智
樊福义
宫前恒
田露
张强
张建民
任霄云
《北方农业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柴河
吴宏军
姜立鑫
《中国奶牛》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