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丽丽
李子钦
+7 位作者
史志丹
牟春雨
皇甫海燕
齐桂强
宋培玲
燕孟娇
皇甫九茹
杨永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为明确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9株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通过紫外诱导结合药剂筛选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开展了抗药性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
为明确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9株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通过紫外诱导结合药剂筛选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开展了抗药性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病力、靶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量测定等研究。结果显示:119株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范围为0.0121~0.8907μg/mL,平均值为0.2403±0.1365μg/mL,呈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田间抗药性菌株;经室内诱导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19AH-5A、19AH-5C,对戊唑醇的EC50值分别是野生型敏感菌株的5.857和12.903倍;此外,抗药性菌株19AH-5C的生物学特性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而19AH-5A的致病力下降严重;2株抗药性菌株中戊唑醇靶标蛋白的编码基因CYP51的碱基序列与敏感菌株完全一致,未发现可引起氨基酸改变的碱基突变,但在戊唑醇培养条件下,抗药性菌株19AH-5C中靶基因CYP5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3.72倍。油菜核盘菌在戊唑醇选择压力下可产生抗药性菌株,根据119株核盘菌的敏感性基线以及抗性菌株的环境适合度研究结果判断,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存在中等抗药性风险,因此使用戊唑醇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应持续开展病原菌抗药性水平监测,同时可将不同作用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田间抗药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戊唑醇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菜黑胫病及其防控措施综述
2
作者
杨永青
宋培玲
+6 位作者
郝丽芬
陈文贺
Alexander Idnurm
栗艳芳
赵吉
李子钦
张宝辉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73-80,共8页
油菜黑胫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由病原菌强毒型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弱毒型Leptosphaeria biglobosa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威胁着油菜籽的产量、品质,同时影响着世界油菜籽贸易。L. maculans曾造成加拿大、澳大利亚...
油菜黑胫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由病原菌强毒型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弱毒型Leptosphaeria biglobosa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威胁着油菜籽的产量、品质,同时影响着世界油菜籽贸易。L. maculans曾造成加拿大、澳大利亚油菜的严重减产,目前暂未在我国发现,属于检疫性病原菌。每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主要来自L. maculans流行的地区,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L. maculans随油菜籽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极高,加之我国目前的栽培品种对其的抗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对黑胫病及其病原菌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综述了油菜黑胫病的病原菌、分布及入侵、造成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采用的防治措施,旨在增加对L. maculans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认识,为我国L. maculans的预警及今后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LEPTOSPHAERIA
maculans
LEPTOSPHAERIA
biglobosa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志丹
宋培玲
+9 位作者
郝丽芬
皇甫海燕
燕孟娇
杨永青
郭晨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张宝辉
陈斐斐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68-72,共5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种报告基因,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好、低细胞毒害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中。文章从GFP转化方法、病原菌侵染寄主过程研究、病原菌数量检测、病原菌亚细胞结构定位研究等方面论述了GFP在...
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种报告基因,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好、低细胞毒害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中。文章从GFP转化方法、病原菌侵染寄主过程研究、病原菌数量检测、病原菌亚细胞结构定位研究等方面论述了GFP在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为GFP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病原菌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丽丽
李子钦
史志丹
牟春雨
皇甫海燕
齐桂强
宋培玲
燕孟娇
皇甫九茹
杨永青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
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特泥河农牧场
有限公司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基金
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2020ZD0005-020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A(XDA26050101-01)。
文摘
为明确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9株核盘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通过紫外诱导结合药剂筛选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开展了抗药性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病力、靶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量测定等研究。结果显示:119株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范围为0.0121~0.8907μg/mL,平均值为0.2403±0.1365μg/mL,呈单峰曲线分布,未发现田间抗药性菌株;经室内诱导获得2株抗药性菌株19AH-5A、19AH-5C,对戊唑醇的EC50值分别是野生型敏感菌株的5.857和12.903倍;此外,抗药性菌株19AH-5C的生物学特性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而19AH-5A的致病力下降严重;2株抗药性菌株中戊唑醇靶标蛋白的编码基因CYP51的碱基序列与敏感菌株完全一致,未发现可引起氨基酸改变的碱基突变,但在戊唑醇培养条件下,抗药性菌株19AH-5C中靶基因CYP5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3.72倍。油菜核盘菌在戊唑醇选择压力下可产生抗药性菌株,根据119株核盘菌的敏感性基线以及抗性菌株的环境适合度研究结果判断,油菜核盘菌对戊唑醇存在中等抗药性风险,因此使用戊唑醇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应持续开展病原菌抗药性水平监测,同时可将不同作用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田间抗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戊唑醇
抗药性
Keywords
oilseed rape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ebuconazole
fungicide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2.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菜黑胫病及其防控措施综述
2
作者
杨永青
宋培玲
郝丽芬
陈文贺
Alexander Idnurm
栗艳芳
赵吉
李子钦
张宝辉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
业科学院
内蒙古大学
呼伦贝尔
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墨尔本大学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特泥河农牧场
出处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73-80,共8页
基金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7QNJJNO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900)
文摘
油菜黑胫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由病原菌强毒型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弱毒型Leptosphaeria biglobosa单独侵染或复合侵染引起,威胁着油菜籽的产量、品质,同时影响着世界油菜籽贸易。L. maculans曾造成加拿大、澳大利亚油菜的严重减产,目前暂未在我国发现,属于检疫性病原菌。每年我国进口的油菜籽主要来自L. maculans流行的地区,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L. maculans随油菜籽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极高,加之我国目前的栽培品种对其的抗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对黑胫病及其病原菌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综述了油菜黑胫病的病原菌、分布及入侵、造成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采用的防治措施,旨在增加对L. maculans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认识,为我国L. maculans的预警及今后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LEPTOSPHAERIA
maculans
LEPTOSPHAERIA
biglobosa
防控措施
Keywords
Blackleg disease
Leptosphaeria maculans
Leptosphaeria biglobosa
Management strategies
分类号
S435.6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志丹
宋培玲
郝丽芬
皇甫海燕
燕孟娇
杨永青
郭晨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张宝辉
陈斐斐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
业科学院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特泥河农牧场
出处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68-72,共5页
基金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7CXJJN15)
内蒙古农牧业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7QNJJNO4,2017QNJJNO2,2018QNJJNO6)。
文摘
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一种报告基因,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好、低细胞毒害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中。文章从GFP转化方法、病原菌侵染寄主过程研究、病原菌数量检测、病原菌亚细胞结构定位研究等方面论述了GFP在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为GFP的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病原菌
报告基因
Keyword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Pathogen
Reporter gene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戊唑醇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赵丽丽
李子钦
史志丹
牟春雨
皇甫海燕
齐桂强
宋培玲
燕孟娇
皇甫九茹
杨永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菜黑胫病及其防控措施综述
杨永青
宋培玲
郝丽芬
陈文贺
Alexander Idnurm
栗艳芳
赵吉
李子钦
张宝辉
《北方农业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史志丹
宋培玲
郝丽芬
皇甫海燕
燕孟娇
杨永青
郭晨
贾晓清
皇甫九茹
李子钦
张宝辉
陈斐斐
《北方农业学报》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