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风——读周恩来邓颖超与堂侄周保章的往来家书
1
作者 刘文欣 张樱烁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3,共2页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收藏有周恩来、邓颖超与堂侄周保章往来信件40余封,这些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周恩来和邓颖超对晚辈的关心与爱护,折射出两位伟人廉以持家、正以修身的良好家风。严中有爱,关心晚辈周家是个大家庭,因周恩来在家族里排行第...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收藏有周恩来、邓颖超与堂侄周保章往来信件40余封,这些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周恩来和邓颖超对晚辈的关心与爱护,折射出两位伟人廉以持家、正以修身的良好家风。严中有爱,关心晚辈周家是个大家庭,因周恩来在家族里排行第七,所以子侄们称他和邓颖超为“七伯”“七妈”。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周家也有生老病死、婚恋成家等问题。周恩来和邓颖超对待亲属严中有爱,为亲属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颖超 言传身教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家 生老病死 大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册1917年周恩来编纂的同学录
2
作者 杨茜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1,共2页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藏有一册1917年周恩来编纂的《天津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这本同学录于1917年6月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同学录是周恩来负责编纂的唯一一期,他在序二中提到“而班众于分袂前,适有《同学录》之辑...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藏有一册1917年周恩来编纂的《天津南开学校第十次第二组毕业同学录》,这本同学录于1917年6月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同学录是周恩来负责编纂的唯一一期,他在序二中提到“而班众于分袂前,适有《同学录》之辑,委其事于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7年 天津南开学校 周恩来 邓颖超纪念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周恩来与邓颖超婚后第一次合影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燕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77,共2页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代伟人,夫妻楷模。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志同道合,相爱始终,共同经历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他们的婚姻,在中国现代史上传为美谈。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婚后,二人曾在同一天拍摄了两...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代伟人,夫妻楷模。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志同道合,相爱始终,共同经历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他们的婚姻,在中国现代史上传为美谈。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婚后,二人曾在同一天拍摄了两张合影,不少媒体或个人在介绍这段历史时,将二人婚后这次合影的照片误认为是在8月8日结婚当天拍摄的,或者说是他们的“结婚照”,笔者认为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可从另一个角度对拍照的历史背景及缘由进行新的解读,以此彰显周恩来与邓颖超不局限于个人爱情世界,而是随时准备为革命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中国现代史 邓颖超 历史背景 伟大精神 志同道合 合影 结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比较研究——以纪念对象主体周恩来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越 《中国博物馆》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是纪念场所较为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从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的定义及内在特征中可以分析出二者在纪念价值、社会教育作用两方面具有共同特点,但在首要构成因素、主体纪念建筑、纪念主题、展示方式等方面又存在明... 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是纪念场所较为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从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的定义及内在特征中可以分析出二者在纪念价值、社会教育作用两方面具有共同特点,但在首要构成因素、主体纪念建筑、纪念主题、展示方式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以纪念对象主体周恩来为例,以(淮安)周恩来同志故居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代表,对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厘清相关概念,为纪念地与纪念性博物馆的运行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地 纪念馆 纪念性博物馆 时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初春华 刘文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构筑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根本和关键。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应由独立权威的反腐倡廉机构、完善的反腐倡廉法规体系、完备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及严密的腐败惩戒机制组成。主体、保障、防...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构筑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根本和关键。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应由独立权威的反腐倡廉机构、完善的反腐倡廉法规体系、完备的权力制衡机制以及严密的腐败惩戒机制组成。主体、保障、防御以及惩戒的有机统一构成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主线与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制度体系 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悟社早期组织及活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文利 郭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7,共8页
觉悟社成立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不久,作为天津男女进步青年合组的社团,被誉为“天津的小明星”。觉悟社从1919年9月16日建立到1924年下半年结束, ①共存在了5年时间,以1920年11月,社员星散为界标,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下文将... 觉悟社成立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不久,作为天津男女进步青年合组的社团,被誉为“天津的小明星”。觉悟社从1919年9月16日建立到1924年下半年结束, ①共存在了5年时间,以1920年11月,社员星散为界标,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下文将就早期觉悟社的组织和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组织 觉悟 爱国运动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悟社成立背景及建立经过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邱文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7,共7页
觉悟社成立的背景觉悟社在五四爱国运动的高潮中成立,它产生和存在的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当特殊的一段时期。1915年夏天,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的陈独秀结束流亡生活,回到上海。他通过深刻的反思,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 觉悟社成立的背景觉悟社在五四爱国运动的高潮中成立,它产生和存在的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当特殊的一段时期。1915年夏天,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的陈独秀结束流亡生活,回到上海。他通过深刻的反思,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就必须唤醒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的觉醒,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悟社 成立背景 蒙昧状态 学生联合会 五四爱国运动 新潮社 潘世纶 少年中国学会 郭隆真 易白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