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Ⅲ):高度城市化影响下上海中心城区杂草区系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田志慧 陈克霞 +1 位作者 达良俊 古红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7,共9页
通过对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杂草区系的调查,分析了高强度城市化影响下杂草的多样性状况,探讨了高异质性城市生境中杂草的适应特征.在所调查的260个杂草群落样方中,共出现杂草107种,隶属32科89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两个多种科含种数最多,高... 通过对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杂草区系的调查,分析了高强度城市化影响下杂草的多样性状况,探讨了高异质性城市生境中杂草的适应特征.在所调查的260个杂草群落样方中,共出现杂草107种,隶属32科89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两个多种科含种数最多,高比例的单种属表征了城市生境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在广适性杂草对城市生境普适性的基础上,生活周期短且适应性强是一年生杂草对高强度和高频度人为干扰生境的适应策略,城市干旱的特化生境提高了冬季一年生杂草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心城区 杂草 区系 城市生境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地区油菜白粉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怡 马晓萌 +3 位作者 张佩佩 傅露露 乔月娥 李成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引起河南周口地区油菜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在扫描电镜下该病原菌分生孢子为椭圆或圆柱形;采用真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扩增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并对产物进行克... 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引起河南周口地区油菜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在扫描电镜下该病原菌分生孢子为椭圆或圆柱形;采用真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扩增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并对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及进化树分析,其ITS序列与Erysiphe cruciferarum(韩国)的ITS序列同源性为100%,而聚在一个进化枝上。上述结果表明,周口地区油菜白粉病菌属于E.cruciferarum,与韩国甘蓝型油菜白粉病菌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白粉病病菌 扫描电镜 DNA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污水灌溉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葛红莲 陈龙 +1 位作者 张军令 黄万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
研究长期污水灌溉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大田采样和室内培养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污灌区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纤维分解菌浓度降低,真菌、反硝化细菌浓度增加。综合考虑各种微... 研究长期污水灌溉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大田采样和室内培养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污灌区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纤维分解菌浓度降低,真菌、反硝化细菌浓度增加。综合考虑各种微生物对作物的不同影响,长期污水灌溉不利于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小麦 根际土壤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地区凤仙花白粉寄生孢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师杨 张怡 +2 位作者 谭光轩 杨清香 李成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0,144,共4页
从河南省周口市采集感染白粉病的凤仙花植株,对其进行白粉寄生孢的分离和鉴定.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个单菌系,对该单菌系进行菌落和显微形态分析,初步证明该菌株为Ampelomyces quisqualis.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 从河南省周口市采集感染白粉病的凤仙花植株,对其进行白粉寄生孢的分离和鉴定.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个单菌系,对该单菌系进行菌落和显微形态分析,初步证明该菌株为Ampelomyces quisqualis.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系内转录间隔区(inter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78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发现与德国和美国白粉寄生孢ITS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进一步证明该分离菌株为A.quisqua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花 白粉寄生孢 单孢分离 ITS序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ITS序列的获得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丁锦平 刘冬梅 +2 位作者 李付广 朱荷琴 李成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为探明从河南安阳棉区分离的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利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来自安阳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2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证明了... 为探明从河南安阳棉区分离的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利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来自安阳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2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证明了该片段来自大丽轮枝菌的ITS区,也进一步证明该棉花黄萎病菌是大丽轮枝菌。同时,对该序列在NCBI的GenBank进行了登记,登记号为EU835817。利用该ITS序列与GenBank中搜索到的黄萎病菌ITS序列一起构建了相应黄萎病菌的系统进化树,在进化树上所搜索到的13个大丽轮枝菌都聚类到一个进化枝上,而且中国报道的植物黄萎病菌,包括安阳地区黄萎病菌在内的3个大丽轮枝菌在进化树上处于相邻的位置,表明:这3个菌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棉花黄萎病安阳菌株的进化地位,该ITS序列还可以应用于棉花黄萎病安阳菌株的特异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ITS序列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整体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于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福丽 舒文涛 +5 位作者 张怡 高丹 张丽 陆亚杰 罗祥 李成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68,共4页
以中黄20、周豆02005、周豆11和周豆18整体子叶节为材料,以MS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6-BA、IBA和KT 9种浓度组合对大豆整体子叶节丛生芽再生的影响;并将大豆的整体子叶节应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9种... 以中黄20、周豆02005、周豆11和周豆18整体子叶节为材料,以MSB为基本培养基,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6-BA、IBA和KT 9种浓度组合对大豆整体子叶节丛生芽再生的影响;并将大豆的整体子叶节应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9种激素组合中以MSB+3.0 mg.L-16-BA+0.1 mg.L-1IBA+0.5 mg.L-1KT最适合周豆02005丛生芽的诱导,而MSB+3.5 mg.L-16-BA+0.2 mg.L-1IBA+0.2 mg.L-1KT最适宜周豆11、周豆18和中黄20的丛生芽诱导;4个大豆基因型中,以中黄20的丛生芽数最多;丛生芽用于诱导生根时,IBA为0.8 mg.L-1、NAA为0.8~1.0 mg.L-1时较适合大豆生根,其中以中黄20生根数最多。以中黄20整体子叶节为材料,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PCR分析和GUS染色初步表明,外源基因转入了大豆的基因组中,转化率为7.8%,得到转基因植株的周期为35~4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整体子叶节 再生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糯性基因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龙 侯彩玲 +3 位作者 谭光轩 于美玲 卢龙斗 殷贵鸿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751,共5页
为建立通过一次反应能够同时鉴定3个小麦糯性基因(Wx-Al、Wr-BI和Wx-D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研究了PCR反应组分和循环参数对多重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例和反应的Tm值是多重PCR成功的关键,当引物浓度... 为建立通过一次反应能够同时鉴定3个小麦糯性基因(Wx-Al、Wr-BI和Wx-D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研究了PCR反应组分和循环参数对多重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例和反应的Tm值是多重PCR成功的关键,当引物浓度比例(SSR/MAG267)为1(0.1μmol/L:0.1μmol/L)~1.22(0.11μmol/L:0.09μmol/L)、Tm为58C时,Wx-Al、Wx-Bl、Wx-Dl基因的多重PCR结果最好。该多重PCR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坚定3个Ⅳr基因,可用于糯麦选育和小麦品质育种的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糯性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萎菌诱导棉花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丁锦平 张庆琛 +2 位作者 魏理 裴冬丽 李成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87,共4页
以棉花耐黄萎病品种中棉41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为材料,通过测定黄萎菌诱导前后活性氧积累及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其与棉花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黄萎菌后36h,2个品种的棉花叶片O2-产生速率均达到高峰,而中棉41O2-产生速率明... 以棉花耐黄萎病品种中棉41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为材料,通过测定黄萎菌诱导前后活性氧积累及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其与棉花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黄萎菌后36h,2个品种的棉花叶片O2-产生速率均达到高峰,而中棉41O2-产生速率明显高于冀棉11;同时,叶片内丙二醛(MDA)的含量也均达到一个高峰,中棉41中MDA含量高于冀棉11;在接种后24h和36h,冀棉11和中棉41棉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达到一个高峰,且冀棉11变化幅度大于中棉41;对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接种后24h,2个品种均达到一个高峰,但是耐病品种中POD活性增加幅度不及感病品种。在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的过程中,活性氧和保护酶系参与不同的抗性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菌 活性氧 保护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地区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9
作者 樊淑华 王永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106,共3页
为掌握周口地区犬瘟热流行病学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观察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周口市4县1区的6家动物医院共1 568份病例进行检测,并对犬瘟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检出犬瘟热阳性病例378份,总感染率为24.1%(378/1 568)... 为掌握周口地区犬瘟热流行病学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观察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周口市4县1区的6家动物医院共1 568份病例进行检测,并对犬瘟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检出犬瘟热阳性病例378份,总感染率为24.1%(378/1 568)。同时发现犬瘟热感染存在年龄、季节和免疫状况的差异。其中,3~12月龄的幼犬感染率较高;4月份和10月份是犬瘟热的高发期,感染率分别为14.0%和13.0%;未免疫接种的犬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流行病学 年龄 季节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淑梅 王进 樊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6,108,共5页
调查了6种农业生境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6631头,分属于4门11纲17目。从总体讲,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4.92%,31.82%和11.68%;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寡毛纲,分别占总... 调查了6种农业生境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6631头,分属于4门11纲17目。从总体讲,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4.92%,31.82%和11.68%;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寡毛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7.92%,4.78%,1.45%和1.31%;其他16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表现为林地>果园>苗圃>荒地>菜园>农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果园>林地>苗圃>荒地>菜园>农田,但各试验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农业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林地和果园、荒地、菜园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群落结构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境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庆琛 魏理 +2 位作者 丁锦平 裴冬丽 李成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辣椒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载体pYL156-PDS,经农杆菌介导侵染辣椒叶片,采用表型观察、半定量RT-PCR方法评价构建的VIGS体系的沉默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新生叶片呈现明显的... 采用RT-PCR方法克隆辣椒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载体pYL156-PDS,经农杆菌介导侵染辣椒叶片,采用表型观察、半定量RT-PCR方法评价构建的VIGS体系的沉默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新生叶片呈现明显的光漂白现象,且叶片内源PD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研究证明,辣椒VIGS体系已被成功构建,为规模化验证辣椒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废电池污染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纪秀娥 王红星 +2 位作者 任帅 史留功 赵盼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了SA对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7.05%和59.38%,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分别较对照高17.62...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了SA对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7.05%和59.38%,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分别较对照高17.62%、17.62%、32.58%,显示出毒害效应;25~100 mg/L的外源SA处理,能使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SOD及POD活性升高,MDA、电导率及脯氨酸含量下降,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施SA可以缓解废电池对玉米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胁迫,且以SA质量浓度为100 mg/L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废电池 玉米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周口段水质生物学检测及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红莲 陈龙 +1 位作者 李贞 张豪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对沙颍河周口段水质进行检测,包括微生物学检测、叶绿素a测定等,结合理化检测对其水质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大闸上游段水质为β-中污带,贫营养型;胜利桥段水质为α-中污带,中营养型;地区医院段水质为多污带,属富营养型。
关键词 沙颍河周口段 水质评价 生物学检测 营养状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上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琳 马克世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共4页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deoxyribonucleic acid-protein:DNP)上的非共价结合态多胺(noncovalently conjugated polyamines:NCC-PAs)的含量。两个品种的NCC-Spd(亚精胺)和NCC-Spm(精胺)含量都...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deoxyribonucleic acid-protein:DNP)上的非共价结合态多胺(noncovalently conjugated polyamines:NCC-PAs)的含量。两个品种的NCC-Spd(亚精胺)和NCC-Spm(精胺)含量都因渗透胁迫而上升,而且抗旱性强的农大108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旱性弱的掖单13,在两个品种中未检测到NCC-Put(腐胺)。亚精胺浸种处理明显促进了渗透胁迫下掖单13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含量的上升,也提高了掖单13幼苗对渗透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玉米幼苗根系核蛋白体上NCC-Spd和NCC-Spm的含量,从而增强玉米幼苗适应渗透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浸种 玉米幼苗 核蛋白体(DNP) 结合态多胺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红莲 胡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8-249,共2页
[目的]研究黄瓜再植病害的发生机理。[方法]选择种植年限分别为13、、5、7和8年的日光温室,采集0~20 cm根区耕层土壤,测定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果]连续种植5年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达2.2×108cfu/g(干土);8年的最少,为2.7... [目的]研究黄瓜再植病害的发生机理。[方法]选择种植年限分别为13、、5、7和8年的日光温室,采集0~20 cm根区耕层土壤,测定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果]连续种植5年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达2.2×108cfu/g(干土);8年的最少,为2.7×107cfu/g(干土)。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97%以上。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第5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17×108和1.92×106cfu/g(干土);真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增长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氨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连作5、3和3年达到最大值,而硝化细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急剧下降。[结论]黄瓜连作显著地改变了根际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连作 根际微生物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阮先乐 陈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1892-11894,共3页
[目的]建立马铃薯大西洋SRAP-PCR反应体系,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马铃薯大西洋基因组DNA为模板,从Mg2+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5个方面对大西洋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适合大西洋的SRAP-... [目的]建立马铃薯大西洋SRAP-PCR反应体系,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马铃薯大西洋基因组DNA为模板,从Mg2+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5个方面对大西洋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适合大西洋的SRAP-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1.0μl(50 ng/μl),Taq酶1.7μl(1 U/μl),引物对1.5μl(1μmol/L)×2,MgCl22.4μl(25 mmol/L),dNTPs 0.6μl(10 mmol/L),10×Buffer3.0μl,ddHO18.3μl,总体积30μl。[结论]建立的SRAP-PCR反应体系是稳定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RAP 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淑梅 马克世 丁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876-16877,16910,共3页
[目的]为了解城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规律。[方法]2009年4~5月份对周口市常见的4种不同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样地采用随机定点、分层取样,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分析鉴定... [目的]为了解城市不同绿地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规律。[方法]2009年4~5月份对周口市常见的4种不同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样地采用随机定点、分层取样,手拣法野外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分析鉴定。[结果]共采获到大型土壤动物927只,隶属3门7纲14目。从总体讲,其中优势类群为柄眼目、正蚓目和膜翅目,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2.08%、21.25%和22.87%。常见类群为同翅目、蜘蛛目和鞘翅目幼虫等,分别占总捕获量的8.85%、7.12%和6.80%等。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苗圃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但各调查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垂直分不显示大型土壤动物有明显的表聚现象。[结论]人为干扰较小的环境大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大型土壤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Ogura-CMS恢复系分子标记二重PCR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生 李俐俐 +5 位作者 邢亚迪 王双婷 杨欢欢 张沙 谭光轩 李成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5,共4页
油菜Ogura-CMS是由细胞质中线粒体嵌合基因Orf 138和1对隐性细胞核基因(rfrf)共同控制的一种最稳定的雄性不育材料,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根据不育基因Orf 138和恢复基因Orf 687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PCR特异引物,以自... 油菜Ogura-CMS是由细胞质中线粒体嵌合基因Orf 138和1对隐性细胞核基因(rfrf)共同控制的一种最稳定的雄性不育材料,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根据不育基因Orf 138和恢复基因Orf 687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PCR特异引物,以自育的Ogura-CMS不育系、恢复系以及杂交F1代植株的DNA为模版,建立了同时扩增不育和可育恢复基因的的二重PCR体系,用于油菜Ogura-CMS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以建立的二重PCR体系用于F2代群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其结果与常规测交结果完全吻合,可以有效提高其选择效率。本研究所建立的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分子标记二重PCR体系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为油菜Ogura-CMS恢复系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Ogura—CMS 二重PCR技术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地区油菜核盘菌分离鉴定及侵染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杨 王俊生 +2 位作者 杨清香 谭光轩 李成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从河南省周口市采集感染菌核病的油菜,对菌核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个单菌系,对该单菌系进行了菌落和显微形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系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系内转录间隔... 从河南省周口市采集感染菌核病的油菜,对菌核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个单菌系,对该单菌系进行了菌落和显微形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系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系内转录间隔区(inter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0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发现与部分S.sclerotiorum的ITS序列同源性达到100%,进一步鉴定该分离菌株为S.sclerotiorum.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系与来自意大利、日本及我国武汉地区的菌系聚为一支,说明周口菌系来源广泛.对该菌系侵染油菜叶片的细胞学和组织化学分析表明,该菌系对耐病和感病油菜品种的细胞反应相似,都没有H2O2积累,差别主要表现在耐病油菜上菌丝长度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核盘菌 单孢分离 ITS序列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果蔬贮藏过程中多胺与乙烯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青芝 常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999-12001,共3页
综述了多胺与乙烯对采后果蔬的生理效应及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多胺的生物合成与氧化分解途径,分析了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讨论了果蔬贮藏过程中多胺与乙烯二者的相互作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果蔬 多胺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