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鉴定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岩 徐克东 +5 位作者 常云霞 牛伟 史庆浩 贾书召 李成伟 叶永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99,105,共4页
为了给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区月季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形态鉴定和分子ITS鉴定均为月季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该病原菌的ITS序列(G... 为了给河南周口地区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区月季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形态鉴定和分子ITS鉴定均为月季白粉菌(Sphaerotheca pannosa),该病原菌的ITS序列(Genbank No.KF571742)与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100%同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周口地区月季白粉菌ITS与来自比利时、日本、法国、阿曼、匈牙利和英国月季白粉菌的ITS序列聚为同一进化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覆盆子白粉菌(S.Aphanis)、醋栗白粉菌(S.mors-uvae)和夹竹桃白粉菌(S.db-2011)的ITS序列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白粉菌 ITS序列 系统进化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生态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利霞 常云霞 胡春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从明确教学目标、组建教学团队、挖掘线上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强化过程性评价7个方面对生态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思路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课程教...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从明确教学目标、组建教学团队、挖掘线上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以及强化过程性评价7个方面对生态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思路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针对不同的保护物种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预案等。组建具有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植物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以支撑课程教学。挖掘优秀纪录片、慕课资源等,将植物科学前沿、农业科学微平台等推送至学生。创新提问法、启发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种多样性理论知识的掌握。优化教学过程,开展“课前导学、课中助学和课后促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组织学生游览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地,融入水体富营养化等思政教学元素。强化过程性评价,将考核环节细化为课堂表现(20%)、网络测验(10%)、读书报告(10%)、科普视频制作(10%)和期末考试(50%)5个部分。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学科竞赛和项目申报方面均获得一定成效,为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混合式教学 物种多样性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树JcMYB27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3
作者 王小慧 贾赛男 +6 位作者 冯佳宇 尹馨悦 刘子萱 刘雯洁 赵帅滢 王姝婧 唐跃辉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8-1665,共8页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物合成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麻风树MYB转录因子JcMYB 27的功能,本研究以麻风树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麻风树JcMYB 27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JcMYB 27基因...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物合成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麻风树MYB转录因子JcMYB 27的功能,本研究以麻风树为材料,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麻风树JcMYB 27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JcMYB 27基因的表达模式,通过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技术分析JcMYB27的亚细胞定位,利用花序浸染法获得JcMYB 27过表达拟南芥,并分析其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表型、根毛数量和5%蔗糖诱导下叶片的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JcMYB 2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243 bp,编码80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显示,JcMYB 27基因在麻风树根中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JcMYB27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正常生长条件下,在拟南芥中过表达JcMYB 27基因可以增加转基因拟南芥的根毛数量,降低叶片花青素含量。蔗糖诱导条件下,JcMYB 27过表达拟南芥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此外,与野生型相比,JcMYB 27基因过表达拟南芥中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LDOX和UF3GT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JcMYB 27基因在麻风树的根毛发育和花青素合成中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JcMYB 27基因 MYB转录因子 拟南芥 根毛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有机碳输入对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
作者 曹萌萌 朱利霞 +3 位作者 赵欣 王桂端 肖梦杰 王嘉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2-470,共9页
植物残体是森林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林地土壤碳通量的改变与土壤碳库及碳循环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农田土壤,为明确外源碳输入对林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以凋落物种类(樱花(YH... 植物残体是森林土壤碳库的重要来源,林地土壤碳通量的改变与土壤碳库及碳循环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农田土壤,为明确外源碳输入对林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以凋落物种类(樱花(YH)、悬铃木(WT)、杨树(YS))、添加量(0、2%、4%、6%)、粒径大小(2 mm(D)、0.25 mm(X))为变量,设置18个不同处理和两组对照,分析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条件下土壤CO_(2)释放规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以及矿化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凋落物对土壤总CO_(2)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影响显著,樱花和杨树更易促进土壤总有机碳矿化,其中,YHX6(樱花、粒径2 mm、添加量6%)处理土壤总CO_(2)释放速率最高,YHD6(樱花、粒径2 mm、添加量6%)处理总CO_(2)累积释放量达CK1的4.37倍,6%添加量土壤潜在矿化碳矿化潜力(C_(p))相较于CK1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外源碳输入加速了土壤碳周转。小粒径、6%添加量、YH类型的凋落物对土壤总有机碳周转的促进最为显著。WTX2(悬铃木、粒径0.25 mm、添加量2%)对总有机碳矿化强度的降低最为显著,仅为1.67%,小粒径处理对土壤矿化强度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大粒径处理。由此,在区域土壤有机碳管理中,可以施用小粒径、低添加量的悬铃木叶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促进碳在土壤中的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外源碳输入 活性有机碳 有机碳矿化 植物凋落物 土壤碳固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根草高效种植技术及在球场应用
5
作者 马铁寨 张怡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期95-97,共3页
巴根草因其生长迅速、耐践踏及适应性强,成为现代足球场草坪的首选材料,巴根草在足球场的高效种植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展示了其在提升草坪质量和运动表现方面的重要性。经过科学管理,巴根草可展现出出色的恢复能力和抗践踏性能,使其在... 巴根草因其生长迅速、耐践踏及适应性强,成为现代足球场草坪的首选材料,巴根草在足球场的高效种植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展示了其在提升草坪质量和运动表现方面的重要性。经过科学管理,巴根草可展现出出色的恢复能力和抗践踏性能,使其在足球场的高频率使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不仅为球员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比赛环境,还减少了草坪的维护成本。巴根草的高效种植为足球场提供了理想的草坪解决方案,提升了场地的使用效果和运动体验。通过合理的种植与管理,足球场的草坪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推动足球项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场草坪 巴根草 种植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周口水果市场上猕猴桃软腐病主要病原 真菌鉴定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青芝 蒋亚涛 +2 位作者 张莉娟 郭宁 师杨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68,共6页
常发现河南省周口市水果零售和批发市场上产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猕猴桃有软腐病症,为明确其致病菌,对出现软腐病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了各株病原菌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了主要致病菌菌种,并初步研究... 常发现河南省周口市水果零售和批发市场上产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猕猴桃有软腐病症,为明确其致病菌,对出现软腐病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了各株病原菌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了主要致病菌菌种,并初步研究了控制其生长的理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拟茎点霉(Phomopsis spp.)是引起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致病性最强的Phomopsissp.Liq-3被鉴定为福士拟茎点霉(Phomopsis fukushii)。进一步防控研究表明,低温环境(4℃以下)或者添加防腐剂(中等剂量山梨酸钾)可较好地抑制该菌的生长,从而抑制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软腐病 病原真菌 福士拟茎点霉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进化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明生 张鸿飞 +2 位作者 王正兵 胡春红 李淑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结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及学生特点,基于“进化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提出通过改革课程大纲设计、归纳课程内容模块、挖掘各模块内容对应的典型思政元素、多元化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贯穿“进化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在获... 结合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及学生特点,基于“进化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提出通过改革课程大纲设计、归纳课程内容模块、挖掘各模块内容对应的典型思政元素、多元化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贯穿“进化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润物无声地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实现显性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同向并行,从而解决“进化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进展缓慢、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尚未有效形成等问题。通过教学设计,达到充分发挥进化生物学学科方向思政育人优势,切实提高该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元素 进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SP-SNP标记鉴别白菜自交系结球或非结球性状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菊 王丹峰 +4 位作者 卢银 徐克东 李俐俐 陈雪平 赵建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64,共8页
为提高传统结球型或非结球型白菜的育种效率,提高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育种的有效性。利用SNP分子标记,选取KBr43、KBr111、KBr233和KBr258共4套引物,对206份白菜自交系,包括148份结球型白菜和58份非结球型白菜分别进行了KASP分析。KASP... 为提高传统结球型或非结球型白菜的育种效率,提高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育种的有效性。利用SNP分子标记,选取KBr43、KBr111、KBr233和KBr258共4套引物,对206份白菜自交系,包括148份结球型白菜和58份非结球型白菜分别进行了KASP分析。KASP分析结果表明,KBr111或KBr2582套引物显示结球白菜与不结球白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由3组引物KBr43、KBr111和KBr258标记的SNP位点组成的8个单倍基因型中,发现结球型白菜具有相对较高的ATG和ATC单倍基因型百分比,而非结球型白菜具有相对高的AGG或AGC单倍基因型比例。因此,我们推断,结球白菜更倾向于ATG和ATC单倍基因型,而非结球白菜更倾向于AGG和AGC单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结球或非结球农艺性状 芸薹属 KASP SNP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9
9
作者 唐跃辉 王小慧 +2 位作者 刘腾飞 王永立 马克世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27-130,共4页
为培养创新型农林人才,本研究从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出发,探索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通过构建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农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与农业产业对接的课程结构体系,增强学生... 为培养创新型农林人才,本研究从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出发,探索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通过构建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农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与农业产业对接的课程结构体系,增强学生的爱农意识,引领创新发展;打造实践赋能新农科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支撑项目式课程教学和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新农科“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促进高校专任农学教师和涉农企业导师双向交流学习;搭建新农科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动态调整农学实践教学内容和基地项目;构建多元协同的新农科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探索双创背景下适合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涉农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创新创业 农学人才培养 涉农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背景下生态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利霞 常云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118-120,共3页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探索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本研究以该课程为例,明晰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目标,从明确课程目标、拓展生态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探索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本研究以该课程为例,明晰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目标,从明确课程目标、拓展生态学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评价以及注重教学反馈多方面,对生态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进行探索。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生态学 研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树JcHDZ28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11
作者 唐跃辉 赵雨凡 +5 位作者 蒋心言 张英颖 王寒 包欣欣 范雨杰 李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HD-Zip家族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和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作物改良的关键因子。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RT-PCR技术从麻风树中克隆了1个HD-Zip家族基因,命名为JcHDZ28。JcHDZ28基因包含1个88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含有293个氨基... HD-Zip家族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和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作物改良的关键因子。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RT-PCR技术从麻风树中克隆了1个HD-Zip家族基因,命名为JcHDZ28。JcHDZ28基因包含1个88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含有29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cHDZ28含有高度保守的同源结构域和亮氨酸拉链(LZ)基序。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JcHDZ28基因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盐胁迫下调该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JcHDZ28基因编码1个核定位蛋白。过表达JcHDZ28基因增加了转基因拟南芥对盐胁迫的敏感性,且在盐胁迫条件下,转JcHDZ28基因拟南芥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在转JcHDZ28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在野生型拟南芥中的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阐明HD-Zip转录因子基因JcHDZ28在麻风树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JcHDZ28 HD-ZIP 盐胁迫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树JcERF2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12
作者 唐跃辉 陈淑颖 +6 位作者 何文琼 王涵瑾 包欣欣 贾赛男 王瑶瑶 陈宇阳 杨同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9-2228,共10页
AP2/ERF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克隆麻风树AP2/ERF基因JcERF22,分析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鉴定其在调控拟南芥抗逆胁迫中的作用,为麻风树耐逆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以麻风树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 AP2/ERF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克隆麻风树AP2/ERF基因JcERF22,分析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鉴定其在调控拟南芥抗逆胁迫中的作用,为麻风树耐逆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以麻风树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麻风树JcERF2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JcERF22基因序列,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非生物胁迫下JcERF22基因的表达模式,利用花粉浸染法构建JcERF2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并分析转基因植株在正常生长、缺磷和盐胁迫下的表型。结果显示,克隆的JcERF22基因编码区(CDS)长度为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JcERF2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在缺磷和盐胁迫条件下,麻风树叶片中JcERF22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正常条件下,过表达JcERF22基因不影响拟南芥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但增加了拟南芥的根毛长度和根毛数量;缺磷胁迫下,JcERF22过表达拟南芥叶片中的花青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CHS、DFR、F3H、LDOX、FLS1、UF3GT)的表达量也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盐胁迫下,JcERF22过表达拟南芥的叶片白化严重,鲜重显著低于野生型,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AtHKT1;1、AtP5CS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综上,JcERF22基因在麻风树响应缺磷和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JcERF22基因 AP2/ERF转录因子 缺磷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
13
作者 阮先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筛选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的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水稻4个数据集中的70个样本。利用在线分析程序GEO2R进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对关键基因构建热图。结果表明,获得共同... 为了筛选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的关键基因,从GEO数据库下载水稻4个数据集中的70个样本。利用在线分析程序GEO2R进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对关键基因构建热图。结果表明,获得共同差异表达基因5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个,下调表达基因50个。上述基因的GO分析结果表明,其细胞组成主要集中在细胞、细胞要素和细胞器上;在分子功能上,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结合、催化活性上;在生物过程中,上述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调控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在构建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网络中,有29个节点。另外,得到10个关键基因、2个关键子网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低温胁迫关键基因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水稻低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EO数据库 低温胁迫 共同差异表达基因 GO功能分析 KEGG信号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周麦47和周麦48对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病机制分析
14
作者 陈朋 李楠楠 +6 位作者 江炳玉 梁甜甜 李姝梦 张帆 马玉杰 韩玉林 胡春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30,共10页
赤霉病是小麦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病时会导致小麦穗轴发黑,籽粒干瘪,甚至整穗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其产生的毒素积聚在籽粒中还会严重影响人畜健康,故有小麦“癌症”之称。选用抗性品种苏麦3号、宁麦9号和易感品种周麦18和偃展4... 赤霉病是小麦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病时会导致小麦穗轴发黑,籽粒干瘪,甚至整穗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其产生的毒素积聚在籽粒中还会严重影响人畜健康,故有小麦“癌症”之称。选用抗性品种苏麦3号、宁麦9号和易感品种周麦18和偃展4110作为对照品种,采用单花滴注法对试验品种进行侵染,通过表型观察、抗性指标统计以及抗性基因表达水平检测,鉴定周麦47和周麦48的抗性并初步分析其抗病机制。结果表明,周麦47对赤霉病的抗性处于高抗水平,周麦48处于中抗水平;同时,苏麦3号、周麦47、周麦48、宁麦9号、周麦18、偃展4110的赤霉病抗性与基因TaSnRK1α、TaAOS、TaUGT3、TaLTP9、TaNOX10的表达水平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周麦47和周麦48的赤霉病抗性同苏麦3号及宁麦9号均存在遗传学上的数量性状特征,基因TaSnRK1α、TaAOS、TaUGT3、TaLTP9、TaNOX10可能在周麦47和周麦48响应赤霉病方面发挥关键的正调控作用。结果可为农业生产和育种过程中优质种质资源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禾谷镰孢菌 小麦 抗性基因 抗性鉴定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的筛选以及对聚乙烯保鲜膜的降解
15
作者 朱利霞 王桂端 +4 位作者 陈雅琴 倪雯珂 曾佳璇 李鑫 罗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34,共6页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 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150 r/min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1为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28 d后PE膜失重率为3.34%;电镜观察发现PE膜表面有明显孔洞和裂痕;红外扫描显示PE膜中引入了碳碳三键、羧基、醚键等活性官能团,漆酶活力为8.7 U/L。研究为PE膜的降解提供科学依据,并丰富了降解菌株的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 保鲜膜 聚乙烯 降解 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3 位作者 张小芳 刘君锋 杨同文 陈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0-545,共6页
为了解水杨酸(SA)对Hg2+胁迫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豫麦58号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分析了在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经不同浓度SA处理后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施SA能显著提高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单株鲜重,... 为了解水杨酸(SA)对Hg2+胁迫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豫麦58号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分析了在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经不同浓度SA处理后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施SA能显著提高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单株鲜重,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P<0.01)。说明外施SA可通过提高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从而缓解了Hg2+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40mg·L-1 SA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水杨酸 Hg2+胁迫 生长 细胞膜稳定性 叶绿素含量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镉毒害小麦幼苗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常云霞 徐克东 +4 位作者 刘彬 罗陈萍 王红星 李季平 陈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了解抗坏血酸(AsA)对Cd2+毒害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周麦27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分析了在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经不同浓度AsA处理后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AsA能显著提高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 为了解抗坏血酸(AsA)对Cd2+毒害小麦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小麦品种周麦27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法分析了在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经不同浓度AsA处理后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AsA能显著提高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片胞间CO2浓度。说明Cd2+胁迫下外源AsA可以通过提高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减少其对光合色素蛋白大分子的攻击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维持光合作用和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缓解了Cd2+对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其中以35mg·L-1 AsA的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抗坏血酸 镉毒害 生长 渗透调节物质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脯氨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杜红阳 李青芝 +1 位作者 杨青华 刘怀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小麦抗旱性的机理,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8,抗旱性较弱;洛麦22,抗旱性较强)为材料,研究了亚精胺对短期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脯氨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两个小麦品... 为了探讨多胺提高小麦抗旱性的机理,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豫麦48,抗旱性较弱;洛麦22,抗旱性较强)为材料,研究了亚精胺对短期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脯氨酸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增加,且抗旱性较强的洛麦22增加幅度显著大于抗旱性较弱的豫麦48;脯氨酸代谢关键酶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和Δ1-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增强,且洛麦22的P5CS活性增强幅度大于P5CR。但渗透胁迫处理对两个品种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影响不大。外源亚精胺处理则进一步提高了渗透胁迫下脯氨酸、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P5CS和P5CR活性,且对抗旱性较弱的豫麦48效应较明显,但对两个品种的OAT活性基本没什么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处理能通过提高脯氨酸合成代谢谷氨酸途径的关键酶P5CS和P5CR的活性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提高小麦幼苗的保水性,增强其抗旱性,对抗旱性较弱的小麦品种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小麦幼苗 渗透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脯氨酸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胁迫下外源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春红 郭婕 +3 位作者 陈龙 李季平 乔琳 何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采用改良土培法,研究防腐剂胁迫下玉米幼苗对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响应,探索外源芸苔素内酯缓解防腐剂对玉米胁迫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10.0 g/L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2∶3)显著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玉米出苗延... 采用改良土培法,研究防腐剂胁迫下玉米幼苗对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响应,探索外源芸苔素内酯缓解防腐剂对玉米胁迫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10.0 g/L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2∶3)显著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玉米出苗延迟,植株矮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降低,膜过氧化加剧;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性,缓解复合防腐剂的胁迫,且以质量浓度0.12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芸苔素内酯 防腐剂胁迫 改良土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渣对绵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武安泉 王文奇 +3 位作者 刘艳丰 王世昌 罗永明 郭同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89-2295,共7页
为了研究番茄渣对绵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体重40 kg左右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母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低水平番茄渣组、中等水平番茄渣组和高水平番茄渣组分别饲喂含0、30%、40%和50%番茄渣的全混合... 为了研究番茄渣对绵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体重40 kg左右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母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低水平番茄渣组、中等水平番茄渣组和高水平番茄渣组分别饲喂含0、30%、40%和50%番茄渣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9 d,正试期4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中等、低水平番茄渣不影响绵羊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高水平番茄渣显著降低了绵羊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低水平番茄渣显著提高了绵羊干物质采食量(DMI)(P<0.05),饲喂中等水平番茄渣极显著提高了绵羊DMI(P<0.01),饲喂高水平番茄渣极显著降低了绵羊DMI(P<0.01);饲喂中等、低水平番茄渣不影响绵羊料重比(P>0.05),但饲喂高水平番茄渣显著提高了绵羊料重比(P<0.05),与饲喂中等水平番茄渣的绵羊差异不显著(P>0.05)。2)饲喂番茄渣不影响瘤胃液pH平均值(P>0.05);饲喂低水平番茄渣不影响瘤胃液氨态氮含量(P>0.05),而饲喂中等、高水平番茄渣极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含量(P<0.01);饲喂中等、低水平番茄渣不影响饲喂后3、6和9 h时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但饲喂高水平番茄渣显著提高了饲喂后9 h时的乙酸浓度、饲喂后6和9 h丙酸浓度(P<0.05);饲喂番茄渣均可降低乙酸/丙酸,其中饲喂高水平时效果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用30%番茄渣等比替代饲粮中苜蓿干草可提高绵羊生长性能,并可以改善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渣 绵羊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