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辅助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及对血清NSE、GSH-Px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永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辅助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及对NSE、GSH-Px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戊酸钠治疗)与对照组(高压氧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每组48例。治... 目的:研究高压氧辅助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及对NSE、GSH-Px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戊酸钠治疗)与对照组(高压氧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每组48例。治疗3 m后,采用动态脑电图测定患者的痫样放电以及累及导联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及NSE均比治疗前下降,GSH-Px比治疗前上升,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高压氧辅助丙戊酸钠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降低、脑细胞异电行为降低,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丙戊酸钠 脑卒中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宋杰 陈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4期6441-6443,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B组在阿替普酶的...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B组在阿替普酶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B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BI指数均升高,B组BI指数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水平升高,两组MD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B组SOD水平高于A组,B组MDA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较A组[80.43%(37/46)]高(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1/46)]与A组[4.35%(2/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124-6126,共3页
目的分析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根据美国国立卫... 目的分析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干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测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自身疼痛感知程度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在NIHSS、SAS、SDS以及VAS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癫痫以及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团队精细化护理管理,可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团队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相玉 贾晨雨 梁彦启 《北方药学》 2021年第10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78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78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尿酸(U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74.36%)(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UA、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刘相玉 贾晨雨 梁彦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78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78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A、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