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在防治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第1天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屈光度在0~-0.75D患者78例(78眼)...目的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在防治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第1天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屈光度在0~-0.75D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39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10d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滴眼1个月。研究组术后除常规用药外,术后第1天增加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2次滴眼1个月。术前、术后10d、1个月、3个月进行眼压和主觉验光检查,OrbscanⅡ测量角膜后表面前移量(Diff差值)。结果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9.61±2.90)mmHg(1kPa=7.5mmHg)、(9.97±2.50)mmHg、(10.61±2.90)mmHg,与对照组比较[(11.69±2.60)mmHg、(11.99±3.07)mmHg、(10.92±2.65)mmHg],术后10d、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角膜后表面Diff差值分别是(9.56±6.66)μm、(10.72±6.70)μm和(14.11±4.66)μm,对照组分别为(19.57±7.76)μm、(20.24±7.37)μm和(20.10±6.98)μ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4.236,P=0.000);两组术后同时间点Diff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时等效球镜屈光度分别为(-0.46±0.28)D、(-0.61±0.34)D和(-0.75±0.21)D,对照组分别为(-0.67±0.23)D、(-0.93±0.23)D和(-1.05±0.29)D,两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能阻滞角膜后表面前移,降低近视屈光度,是预防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在防治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第1天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屈光度在0~-0.75D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39眼)和对照组39例(39眼)。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10d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滴眼1个月。研究组术后除常规用药外,术后第1天增加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2次滴眼1个月。术前、术后10d、1个月、3个月进行眼压和主觉验光检查,OrbscanⅡ测量角膜后表面前移量(Diff差值)。结果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9.61±2.90)mmHg(1kPa=7.5mmHg)、(9.97±2.50)mmHg、(10.61±2.90)mmHg,与对照组比较[(11.69±2.60)mmHg、(11.99±3.07)mmHg、(10.92±2.65)mmHg],术后10d、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角膜后表面Diff差值分别是(9.56±6.66)μm、(10.72±6.70)μm和(14.11±4.66)μm,对照组分别为(19.57±7.76)μm、(20.24±7.37)μm和(20.10±6.98)μ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4.236,P=0.000);两组术后同时间点Diff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时等效球镜屈光度分别为(-0.46±0.28)D、(-0.61±0.34)D和(-0.75±0.21)D,对照组分别为(-0.67±0.23)D、(-0.93±0.23)D和(-1.05±0.29)D,两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能阻滞角膜后表面前移,降低近视屈光度,是预防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