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行X线透视下介入气管插管2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县伟 吴刚 +4 位作者 韩新巍 任克伟 路慧彬 马骥 付明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9-420,共2页
气管插管困难的发生率为1%~18%[1-2],全麻期间因严重的气管插管困难处理失败导致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50%~75%,困难程度越高,脑损害或死亡的危险性越大。目前用于困难性气管插管的方法很多,如清醒盲探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引导插管、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气管插管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不良反应预测药物洗脱微球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成 朱小旭 +6 位作者 王贾楠 辛颖 邢程 张宪亮 李鑫 段旭华 王晓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2-746,共5页
目的观察相关不良反应预测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接受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HCC患者,记录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并根据... 目的观察相关不良反应预测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接受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HCC患者,记录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并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进行分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相关不良反应中的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72例中,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各147例(147/172,85.47%)、食欲不振91例(91/172,52.91%)、腹泻81例(81/172,47.09%)、乏力75例(75/172,43.60%)、皮疹38例(38/172,22.09%)、口腔黏膜炎20例(20/172,11.63%)及发声困难18例(18/172,10.47%)。校正基线资料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1~2级手足综合征及2级口腔黏膜炎均为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5 cm不可切除HCC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DEB-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后出现CTCAE 1~2级手足综合征及2级口腔黏膜炎可用于预测≥5 cm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阿帕替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县伟 束颖 +2 位作者 李志伟 张宪亮 崔天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6-929,共4页
目的总结食管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局部黏膜麻醉、透视下置入经鼻胸腔引流管、食管覆膜内支架与空肠营养管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24例。术后脓腔灌洗、营养支持、抗炎治疗、对症处理。待脓腔愈合后拔出经鼻脓... 目的总结食管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局部黏膜麻醉、透视下置入经鼻胸腔引流管、食管覆膜内支架与空肠营养管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24例。术后脓腔灌洗、营养支持、抗炎治疗、对症处理。待脓腔愈合后拔出经鼻脓腔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和食管内支架。结果24例患者成功置入24枚食管覆膜内支架。22例患者食管内支架平均94.3 d顺利取出,取支架过程中未出现大出血、食管破裂等并发症。1例82岁高龄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心功能不全。1例患者术后40 d因突然大量呕血、便血而死亡。结论介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介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内支架 引流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