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口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新常 秦应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2期7-7,共1页
关键词 周口地区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利用 区域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口地区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1995~1996年度利用意见
2
作者 王则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7,共3页
周口地区常年种植小麦1020万亩。在1994~1995年度小麦生长期间遇到严重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区小麦仍获得大丰收,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达28亿kg。据统计,全区小麦比上年度增产5000万kg以上的有太康、商水、郸城等5个县、市... 周口地区常年种植小麦1020万亩。在1994~1995年度小麦生长期间遇到严重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区小麦仍获得大丰收,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达28亿kg。据统计,全区小麦比上年度增产5000万kg以上的有太康、商水、郸城等5个县、市,并涌现出很多亩产350kg以上的乡、镇;400kg以上的村和500kg以上的高产地块。 小麦增产与良种有密切关系,因此,认真总结小麦品种利用中的经验教训,对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提高全区小麦良种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地区 小麦 品种资源 开发利用
全文增补中
对现行国家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的理解与看法
3
作者 李怀记 《种子科技》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对现行国家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的理解与看法河南省周口地区种子管理站(466002)李怀记《种子科技》1997年第6期刊登了“对现行国家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的思考”一文,文中所谈部分观点与本人理解不尽相同。本文就此谈一些个... 对现行国家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的理解与看法河南省周口地区种子管理站(466002)李怀记《种子科技》1997年第6期刊登了“对现行国家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的思考”一文,文中所谈部分观点与本人理解不尽相同。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拙见,与张振明同志及种子界同仁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分级 标准 现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小株对玉米种子田间纯度鉴定的影响及改进建议
4
作者 李怀记 蔡建华 周杰 《种子科技》 1998年第5期29-30,共2页
杂种小株在玉米大田生产和种子田间鉴定中都很常见,其苗期长相与正常杂种苗一样,主要表现是出苗晚,苗期长势弱,成株细小,生产能力低。经对照分析,其电泳谱带与正常杂交种一样,在进行纯度鉴定时易与自交株相混淆,影响鉴定结果的... 杂种小株在玉米大田生产和种子田间鉴定中都很常见,其苗期长相与正常杂种苗一样,主要表现是出苗晚,苗期长势弱,成株细小,生产能力低。经对照分析,其电泳谱带与正常杂交种一样,在进行纯度鉴定时易与自交株相混淆,影响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严重时甚至影响纯度鉴定的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田间纯度鉴定 杂种小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梁慧珍 崔润之 +5 位作者 李卫东 卢为国 许景菊 黄绍华 乜宝来 李玉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7-80,共4页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1~1992年河南省区试10个大豆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豆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大豆 高产稳产性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豫豆22号的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6
作者 梁慧珍 崔润芝 +6 位作者 田保明 卢为国 尚泓泉 许景菊 李延军 乜宝来 李玉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19,22,共3页
针对目前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存在的突出缺点,采用有效的复合杂交方法,将两种性状差异悬殊的优良亲本综合起来,经系谱法定向选择,抗逆性鉴定,决选出集高产、稳产、高蛋白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豫豆22号。经两年13点次河南省大豆品种区... 针对目前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存在的突出缺点,采用有效的复合杂交方法,将两种性状差异悬殊的优良亲本综合起来,经系谱法定向选择,抗逆性鉴定,决选出集高产、稳产、高蛋白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豫豆22号。经两年13点次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746.5kg/hm2,较ck显著增产;丰产稳产性分析,该品种属高产稳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丰产 稳产 高蛋白 大豆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的十项改进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玉珍 乜宝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39,共2页
玉米高产的十项改进技术李玉珍,乜宝来(周口地区种子管理站,周口466000)目前黄淮地区玉米亩产一般在300~400kg水平。而该区具有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土地肥沃,具备玉米亩产超500kg的生产条件。根据我们多年... 玉米高产的十项改进技术李玉珍,乜宝来(周口地区种子管理站,周口466000)目前黄淮地区玉米亩产一般在300~400kg水平。而该区具有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土地肥沃,具备玉米亩产超500kg的生产条件。根据我们多年多点试验,并结合各地经验,在适当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 改进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大豆新品种生产鉴定及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乜宝来 冯新常 +2 位作者 李怀记 张锦富 刘广章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2-13,共2页
大豆新品种的生产鉴定是良种选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研究经过连续10年172个点次试验,引进并鉴定了省内外20多个育种单位培育的38个大豆新品种(系),其中有16个新品种表现突出,先后得到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推广这些品种... 大豆新品种的生产鉴定是良种选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研究经过连续10年172个点次试验,引进并鉴定了省内外20多个育种单位培育的38个大豆新品种(系),其中有16个新品种表现突出,先后得到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认定。推广这些品种对改变我省大豆低产状况已经起到和将要起到显著的作用。一、鉴定概况大豆品种的生产鉴定是从1981年开始的,10年间共进行了四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8号产量性状分析及利用意见
9
作者 李怀记 乜宝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7-18,共2页
豫麦18号属弱春性,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早熟、质优,落黄好。1989—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
关键词 小麦 豫麦18号 产量 性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麦17在生产试验中的表现及利用意见
10
作者 乜宝来 李怀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22,共3页
豫麦17原名内乡182,是内乡县农科所以偃大7406×南阳756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1988~1990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7,目前正在我省迅速推广。现简述... 豫麦17原名内乡182,是内乡县农科所以偃大7406×南阳756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1988~1990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7,目前正在我省迅速推广。现简述其在三年生产试验中的表现及利用情况。一、产量表现豫麦17在1988~1990年参加生产试验的35个点次中,较对照增产的有27个,减产的有8个。1988~1989年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麦17 特性 抗病性 栽培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良种繁育技术与体制改革的研究
11
作者 冯新常 王则福 +1 位作者 李迎廷 黄彦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17,共2页
我省是全国夏大豆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600万亩以上,一般亩产120kg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我们在深入实际调查,参考国内外良种繁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大豆的良种繁育技术和良繁体制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 我省是全国夏大豆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600万亩以上,一般亩产120kg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我们在深入实际调查,参考国内外良种繁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大豆的良种繁育技术和良繁体制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1 问题的提出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良种繁育 体制改革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