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部分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和认知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鑫 陈雪珍 +2 位作者 陈伟红 孙志敏 孟红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workplace violence,WPV)的态度和认知状况。方法 2010年1-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WPV的态度和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在过去1年中遭受的工... 目的了解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workplace violence,WPV)的态度和认知状况。方法 2010年1-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WPV的态度和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在过去1年中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情况和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等。结果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为63.0%,76.9%的护士之前曾听说过"工作场所暴力"一词,78.1%的护士认为在工作中遭受暴力不可避免,98.6%的护士认为岗前培训时应包含预防暴力的内容,只有10.1%的护士所在医院组织过WPV的相关培训。结论苏州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较为普遍,而目前医院针对护士开展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较少,应对护士进行WPV的相关培训,避免或减少护士受到工作场所暴力的损伤,以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认知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地区胎发汞调查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弘道 高红 +3 位作者 陈梅竹 苏海兰 顾莲萍 郭俊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评估本地区汞污染现状,分析宫内汞暴露高危因素。方法:对入院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问卷调查,对所分娩的新生儿测定发汞值。结果:2 321例胎发汞均值244.38 mg/kg。胎发汞与孕妇生活居住在纺织、电子、塑胶、印染等工厂附近,有镶牙... 目的:评估本地区汞污染现状,分析宫内汞暴露高危因素。方法:对入院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问卷调查,对所分娩的新生儿测定发汞值。结果:2 321例胎发汞均值244.38 mg/kg。胎发汞与孕妇生活居住在纺织、电子、塑胶、印染等工厂附近,有镶牙史,孕期较多食用海鱼或淡水鱼,常用化妆品、生活燃煤和丈夫吸烟明显相关(P均<0.01)。结论:本地区汞污染处于较低水平。除工业排污外,食鱼、化妆品、燃煤、镶牙、香烟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汞暴露因素,孕期应予避免,防止胎儿在宫内即受到汞和甲基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发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江地区新生儿宫内汞暴露的研究
3
作者 吕弘道 高红 +3 位作者 陈梅竹 莫菊文 苏海兰 郭俊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566,571,共3页
目的研究地区性宫内汞暴露状况以及脐血汞和胎发汞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产妇进行健康因素问卷调查,所分娩新生儿(除多胎外)作脐血汞和胎发汞配对测定。结果 1 214例配对测定脐血汞为(1.93±1.86)μg/kg,胎发汞为(274.42±2.08)... 目的研究地区性宫内汞暴露状况以及脐血汞和胎发汞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产妇进行健康因素问卷调查,所分娩新生儿(除多胎外)作脐血汞和胎发汞配对测定。结果 1 214例配对测定脐血汞为(1.93±1.86)μg/kg,胎发汞为(274.42±2.08)μg/kg,两者呈正相关(r=0.526,P<0.05)。不同性别间脐血汞及胎发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期有1种汞暴露高危因素者328例,脐血汞(2.55±1.77)mg/kg,胎发汞(320.21±2.20)μg/kg;有2种高危因素者67例,脐血汞(2.75±1.81)μg/kg,胎发汞(370.90±2.04)μg/kg;无高危因素者819例,脐血汞(1.68±1.81)μg/kg,胎发汞(251.70±1.98)μg/k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 214例中脐血汞高于安全范围上限5.8μg/kg 30例,其中24例(32例次)有确切汞暴露高危因素。结论脐血汞、胎发汞呈正相关。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期妇女汞接触甚为重要。除工业污染监控外,尚须重视避免生活中汞接触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胎发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胃镜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金彪 朱菊英 +2 位作者 王洁 曹晖 周兴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7-528,共2页
关键词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 短效静脉麻醉药 无痛胃镜检查 麻醉性镇痛药 操作过程 心血管意外 胃镜技术 非创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金彪 朱菊英 +1 位作者 袁莺 周兴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34-735,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中 腰-硬联合麻醉 急诊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CSEA 胎儿宫内窘迫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巧珍 吴文英 +1 位作者 倪晓艳 王美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2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2例COPD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52例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菌种包括:白假丝酵母菌40例(76.92%),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5.77%),热带假丝酵母菌7例(13.46%),毛霉菌属及曲霉菌属各1例(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低蛋白血症、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及合并糖尿病与COPD患者发生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累计全身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00 mg、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机械通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了解COPD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真菌感染 肺部感染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成效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巧珍 吴文英 +1 位作者 朱磊 高泉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某院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甲状腺、乳腺、疝修补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监控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监控前组)及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监控后组)间所有... 目的探讨某院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甲状腺、乳腺、疝修补3种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及监控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监控前组)及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监控后组)间所有甲状腺、乳腺、疝修补手术患者病历2 408份,对照研究监控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监控前的97.94%(1 093/1 116)下降至89.09%(1 151/1 292);联合用药率由37.63%(420/1 116)下降至13.39%(173/1 292);术前2 h内的预防用药率由60.13%(671/1 116)增加至77.24%(998/1 292);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及占药费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监控前后清洁切口Ⅰ/甲愈合率(分别为99.19%与9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采取监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经皮热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徐斌 张梅香 章建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0枚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腺瘤和增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后行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评价消融区的坏死和萎缩程度,以及消融术相关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0枚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腺瘤和增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后行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评价消融区的坏死和萎缩程度,以及消融术相关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 50枚甲状腺结节消融后经超声造影检测显示全部丧失血供,且消融区范围完全覆盖原结节大小;超声随访检查发现消融区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完全消失者6枚(12%),结节直径缩小超过1/2者32枚(64%),结节直径缩小低于1/2者12枚(24%)。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颈部皮肤烫伤、气管和食管损伤、喉返神经损伤、颈部肌肉损伤导致的颈部外形改变和运动障碍。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经皮热消融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控性强,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热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永琴 王汉青 +2 位作者 徐芬 焦小英 孙琴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拥抱安抚组,每组各50例,在疼痛刺激(采足跟血)前、刺激后20s、1min、3min分别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拥抱安抚组,每组各50例,在疼痛刺激(采足跟血)前、刺激后20s、1min、3min分别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持续时间,并在刺激1min后根据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穿刺后20s,各组新生儿心率、呼吸与穿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穿刺后1min,各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均比穿刺前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和拥抱安抚组心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穿刺后2min,NNS组和拥抱安抚组呼吸频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各组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和拥抱安抚组新生儿穿刺后哭闹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拥抱安抚组又短于NNS组(P<0.05);穿刺后NNS组和拥抱安抚组的NFCS和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和拥抱安抚对新生儿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可采用以上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 干预 非营养性吸吮 拥抱安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洁 李金彪 朱菊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无痛人流手术 复合丙泊酚 布托啡诺 临床观察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药 Κ阿片受体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uzinediol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及心脏安全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毅 罗卓卡 +5 位作者 刘泉明 黄霏霏 李雪华 刘磊 李伟 陈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索Liguzinediol(LZDO)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并评价其心脏安全性。方法①大鼠离体心脏实验: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 100μmol.L-1→洗脱的顺序灌流,持续5 min并于灌流5 min末记录大鼠离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压(LV... 目的探索Liguzinediol(LZDO)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并评价其心脏安全性。方法①大鼠离体心脏实验: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 100μmol.L-1→洗脱的顺序灌流,持续5 min并于灌流5 min末记录大鼠离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降速率(±dp/dtmax)及心率(HR)。②豚鼠在体和离体实验:在体实验按照生理盐水→LZDO 1.7 g.kg-1的顺序经颈外静脉缓慢推注,持续5 min,于每次处理后5 min记录5只豚鼠心电图。离体实验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 300μmol.L-1的顺序灌流,持续5 min,于灌流5 min末记录豚鼠离体心脏心电图。分析P-R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QTc间期)。③膜片钳全细胞法记录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尼莫地平2μmol.L-1顺序灌流左心室肌细胞,记录电流。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100μmol.L-1的顺序灌流,于灌流5 min末记录其5个细胞的L型钙电流。另两组实验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 1→10→100→300μmol.L-1的顺序灌流,于灌流5 min末记录hNav1.5和hERG电流。④激光共聚焦方法测定左心室心肌细胞的钙释放量:按照灌流液(空白对照))→LZDO 100μmol.L-1的顺序灌流,于灌流2 min和30 min末记录心肌细胞钙释放量。结果①大鼠离体心脏实验:尼莫地平1μmol.L-1和rethenium red 5μmol.L-1均能完全阻断LZDO 100μmol.L-1的正性肌力作用。②豚鼠在体和离体心电图实验:豚鼠在体给予LZDO 1.7 g.kg-1或豚鼠离体心脏灌流LZDO 300μmol.L-1后,P-R及QTc间期并没有显著性改变。③细胞膜离子通道电流实验:LZDO 100μmol.L-1未能显著地增加大鼠左心室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LZDO 1,10,100和300μmol.L-1未能显著地改变hNav1.5和hERG电流。④激光共聚焦测定左心室心肌细胞钙释放实验:LZDO 100μmol.L-1显著增加左心室心肌细胞钙释放,于2 min末钙释放量达到最大值,并能维持到30 min(P<0.05)。结论 LZDO对L型钙通道无直接作用,LZDO是通过作用肌浆网钙释放来起到正性肌力作用的;LZDO在体1.7 g.kg-1或离体300μmol.L-1无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UZINEDIOL 兰尼碱受体钙释放通道 心脏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入路行PCI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雁鸣 尤华 +4 位作者 郑菊 顾卫霞 叶福龙 王林全 陈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116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经不同入路(桡动脉或股动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前术后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因ACS住院行PCI治疗的患者共158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路组和经股动脉入路组,采用PHQ-9抑... 目的:探讨经不同入路(桡动脉或股动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前术后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因ACS住院行PCI治疗的患者共158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路组和经股动脉入路组,采用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均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进行调查得出评分。结果:术后24 h患者PHQ-9评分及GAD-7评分比较,经桡动脉组较经股动脉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评分比较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术前和术后短期的心理障碍以焦虑为主,远期的心理障碍以抑郁为主,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后无需卧床,更有利于减轻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障碍 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 PQH-9量表 GAD-7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勇刚 朱默 +3 位作者 戴颖钰 陈剑华 倪健坤 郭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USPIO增强前后AS斑块MRI信号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兔AS模型成功建立,扫描范围内共发现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斑块67个,USPIO增强前后信号明显改变者共53个。USPIO增强T2WI及T2*WI表现为斑块中央信号减低,其负性强化峰值出现在注射对比剂后96h。USPIO增强3D-TOF序列表现为管壁点状充盈缺损。病理检查发现,氧化铁颗粒主要沉积在内膜下、泡沫细胞中以及泡沫细胞融合崩解的粥样坏死物中。结论:USPIO增强MRI能检出并反映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有望用于对AS病变诊断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丹 盛敏佳 +1 位作者 付久园 苏海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5-968,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2例子宫切除标本,其中60例子宫内膜腺癌按临床分期分为Ⅰ期(26例...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102例子宫切除标本,其中60例子宫内膜腺癌按临床分期分为Ⅰ期(26例)、Ⅱ期(19例)和Ⅲ期(15例);按组织学分级分为1级(29例)、2级(19例)和3级(12例);按肌层浸润分为无肌层浸润(8例)、肌层浸润<1/2(11例)和肌层浸润>1/2(41例);按有无淋巴转移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54例)及有淋巴结转移组(6例),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和MMP-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和80.0%,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60%)及内膜单纯增生组织(20.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期及组织学3级子宫内膜癌组织MMP-2和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Ⅰ期及1级子宫内膜癌(P<0.05);有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肌层浸润及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P<0.05)。结论:MMP-2和MMP-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MMP-2和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肌层浸润、淋巴转移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婉媛 毛枫 +3 位作者 徐斌 黄备建 季正标 王文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9例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资料。结果:超声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5.5%,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2.9%。结论:超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较为可靠,对其... 目的:评价超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9例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资料。结果:超声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5.5%,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2.9%。结论:超声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较为可靠,对其病理类型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钱何布 郑志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729-1730,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急性肝功能损害 急性肝衰竭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被引量:23
17
作者 饶圣祥 徐东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急性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维立体重建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输尿管结石在螺旋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及继发性改变如肾盂输尿管扩张、软组织轮缘征、肾周间隙改...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急性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维立体重建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输尿管结石在螺旋CT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及继发性改变如肾盂输尿管扩张、软组织轮缘征、肾周间隙改变。三维立体重建成像更好显示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结论: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优于常规检查,是一种非常可靠、迅速、无创伤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肠内瘘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戴玮 邱建平 沈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88-238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裳肠内瘘的治疗方法及术中、术后注意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本院Lc术中所发现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及1例胆囊结肠瘘病例.分析总结其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6例中转进腹手术行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裳肠内瘘的治疗方法及术中、术后注意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本院Lc术中所发现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及1例胆囊结肠瘘病例.分析总结其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6例中转进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1例胆囊十二指瘘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瘘口缝合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肠内瘘术前诊断困难,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不应盲目追求LC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肠瘘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海林 李燕 +1 位作者 宁志强 曹婷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8,共4页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DOF方案)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5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入组DOF方案组(n=33)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组(n=32),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DOF方案...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DOF方案)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5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入组DOF方案组(n=33)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FOLFOX4)方案组(n=32),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DOF方案组的有效率(RR)为51.5%,中位无进展时间(TTP)为8.6个月,1年生存率为57.3%;FOLFOX4方案组的RR为46.9%,TTP为5.8个月,1年生存率为41.2%。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客观有效率相似(P>0.05);DOF方案组的TTP和1年生存率优于FOLFOX4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F方案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FOLFOX4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根管弯曲度测量法间数学关系的推导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永春 周培刚 +1 位作者 丁月峰 仲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研究2种根管弯曲度测量法测值(Schneider法的测值为θS,Weine法的测值为θW)间的数学关系。方法:将弯曲根管长轴简化为依次由相切的线段(长度为l1)、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线段(长度为l2)组成的连线,根据2测量法确定简化弯... 目的:研究2种根管弯曲度测量法测值(Schneider法的测值为θS,Weine法的测值为θW)间的数学关系。方法:将弯曲根管长轴简化为依次由相切的线段(长度为l1)、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线段(长度为l2)组成的连线,根据2测量法确定简化弯曲根管长轴测量角时不同的定点、连线方式,推导θS、θW间的函数方程以及与l1、l2、r、θ间的数学关系,分析方程与函数图形的特征。结果:θS与θW间存在以下数学关系:(1)tanθS=(1-cosθW+ksinθW)/(sinθW+kcosθW),k=l2/r;(2)θW/2≤θS≤θW。k取不同值时函数曲线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θW在0,π的区间内,θS与θW间呈近似的线性关系;k越大,θS越接近θW,k越小,θS越接近θW/2。结论:Schneider法与Weine法测值间存在着复杂的函数关系,根管根尖部直段的长度(l2)与弯曲段曲率半径(r)之比值是影响2种方法测值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弯曲度 Schneider法 Wein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