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光
丁国栋
+3 位作者
孙保平
赵廷宁
贺康宁
赫登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8,共3页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植被完全可以得到恢复,完全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在...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植被完全可以得到恢复,完全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在自然恢复初期,植物群落将以草原地带性植被为主,并可以恢复到稳定阶段。三种植被群落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差异并不大,草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要略小于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
黄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16
2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1 位作者
孙保平
齐举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cm土层土壤蓄...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为228.30~251.07t/hm^2,林地比农田增加约8%。刺槐林地的蓄水性能好于山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改良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蓄水量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2 位作者
孙保平
郝登耀
齐举一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自然含水率提高了48.0%,持水量是农田的1.55倍,孔隙度是农田的1.12倍,在...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自然含水率提高了48.0%,持水量是农田的1.55倍,孔隙度是农田的1.12倍,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保水、蓄水性能,改善了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光
丁国栋
孙保平
赵廷宁
贺康宁
赫登耀
机构
北京
林业
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陕西省
吴旗县林业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8,共3页
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10407)
长江上游
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国家林业局领导科技示范点工程项目
文摘
在对吴旗县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原群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被恢复及植被恢复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吴旗县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植被完全可以得到恢复,完全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在自然恢复初期,植物群落将以草原地带性植被为主,并可以恢复到稳定阶段。三种植被群落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差异并不大,草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要略小于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
黄土沟壑区
Keywords
vegetation recovery
soil erosion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loess hilly area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16
2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齐举一
机构
北京
林业
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陕西省
吴旗县林业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基金
长江上游
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草)国家林业局领导科技示范点工程
文摘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为228.30~251.07t/hm^2,林地比农田增加约8%。刺槐林地的蓄水性能好于山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改良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蓄水量
土壤改良
Keywords
converting farmlands to forest or grass lands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soil water storage capacity
soil improvement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郝登耀
齐举一
机构
北京
林业
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吴旗县林业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文摘
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林(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自然含水率提高了48.0%,持水量是农田的1.55倍,孔隙度是农田的1.12倍,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保水、蓄水性能,改善了土壤结构。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沟壑区
Keywords
return land for farming to forestry
category of land utilization
soil moisture-physical properties
gullied rolling loess area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杨光
丁国栋
孙保平
赵廷宁
贺康宁
赫登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齐举一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梁伟
白翠霞
孙保平
郝登耀
齐举一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