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金灵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该文主要介绍了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奶价下降与成本上升、产业扩张与市场波动、人才缺乏与科学管理、粪污利用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龙头带动、加大人才支撑、注重生态保护... 该文主要介绍了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奶价下降与成本上升、产业扩张与市场波动、人才缺乏与科学管理、粪污利用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龙头带动、加大人才支撑、注重生态保护等措施,以保障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产业 发展问题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塑料大棚起垄机械作业效果评价
2
作者 马玲 王蓉 +4 位作者 马荣 陈立鑫 王丹 吴海红 杨冬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9期28-31,共4页
文章分析评价了“悦田”自走式起垄覆膜机和“鼎铎”培土、起垄覆膜机在园区拱棚作业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为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园区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悦田”和“鼎铎”起垄机各有优缺点,在机身重量方面,“悦田”要比“鼎铎... 文章分析评价了“悦田”自走式起垄覆膜机和“鼎铎”培土、起垄覆膜机在园区拱棚作业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为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园区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悦田”和“鼎铎”起垄机各有优缺点,在机身重量方面,“悦田”要比“鼎铎”轻便;在垄宽、垄高等参数方面,两种农机相差不大;在工作效率方面,“悦田”要比“鼎铎”高40%~50%。与人工起垄比较,在150亩(10 hm^2)起垄作业中,机械起垄覆膜铺滴灌带节约人工成本8.25万元,占比达79.71%,作业时间从45天缩短至16天,说明应用农业机械能够显著降低用工数量、提高种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园区 人工成本 机械作业 农业机械 机身重量 塑料大棚 滴灌带 自走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基质下栽培密度及功能物质对甜椒植株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李浩 张淼 +5 位作者 田兴武 罗珊 张倩男 张晶晶 杨玲 张雪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8,共8页
针对无土栽培基质成本较高,以及在宁夏减量基质下植株生长可能受一定抑制的问题,本试验采用轻简无土栽培系统,以甜椒为试验材料,以30000株/hm^(2)种植为对照(CK),设置30000株/hm^(2)+功能物质(OD1)、34500株/hm^(2)+功能物质(OD2)、4050... 针对无土栽培基质成本较高,以及在宁夏减量基质下植株生长可能受一定抑制的问题,本试验采用轻简无土栽培系统,以甜椒为试验材料,以30000株/hm^(2)种植为对照(CK),设置30000株/hm^(2)+功能物质(OD1)、34500株/hm^(2)+功能物质(OD2)、40500株/hm^(2)+功能物质(OD3)、46500株/hm^(2)+功能物质(OD4)4个处理,探究栽培密度和功能物质施用对甜椒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OD2处理外,施用功能物质的处理随甜椒栽培密度增加基质pH值、EC值降低,且OD3处理相比CK显著增加基质速效磷含量;功能物质施用处理植株的地上干重和总生物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根冠比呈增加趋势;功能物质添加对根系发育有促进作用,相比CK,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OD2、OD3处理的总根长分别显著增加18.60%、34.10%,OD1处理的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显著增加12.51%、85.56%;OD1、OD2处理降低了叶片SOD和POD活性,OD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比CK分别显著增加352.47%、14.74%;通过综合评价得出,OD1处理的效果高于CK,其他处理的效果均低于CK。综上,功能物质添加对甜椒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30000~34500株/hm^(2)栽培密度的植株生长优于40500~46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基质 栽培密度 功能物质 甜椒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生菜系统中的残留特性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司海丽 秦丽莉 +5 位作者 陈丽佳 尚红莺 朱英 刘菊莲 李磊 纪立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5-1544,共10页
兽用抗生素可通过畜禽粪便施入农田而被带到土壤中,为探究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对植物生长、土壤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生菜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四环素(TC)和土霉素(OTC),分别设置0、10、50、250、1250 mg·kg^(-1)5个污... 兽用抗生素可通过畜禽粪便施入农田而被带到土壤中,为探究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对植物生长、土壤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生菜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四环素(TC)和土霉素(OTC),分别设置0、10、50、250、1250 mg·kg^(-1)5个污染水平,研究TCs在土壤、生菜中的残留特性,评价其对生菜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TCs降解率均达到92%以上,其中TC的降解率高于OTC。TCs在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残留量与土壤中TC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TCs含量为50~1250 mg·kg^(-1)时生菜中TCs残留量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生物富集能力表现为OTC>TC,土壤TCs含量为50~1250 mg·kg^(-1)时,TCs在生菜中的转运系数为12.63%~33.77%。土壤中TCs含量≥250 mg·kg^(-1)时生菜生长受到抑制,且叶片SPAD值与土壤中TCs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TCs对根系生长的整体表现为TC≤250 mg·kg^(-1)和OTC 50 mg·kg^(-1)时促进根系生长,TC 1250 mg·kg^(-1)和OTC≥250 mg·kg^(-1)时抑制生菜根系生长。人体健康风险商(HQ)的计算结果显示,TCs在土壤中含量<250 mg·kg^(-1)时,生菜可食部位具有较低的健康风险(HQ<0.1),但儿童的风险值高于成人。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壤TC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长期大量使用畜禽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引起的生态风险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土壤 生菜 残留特性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兽用抗生素在奶牛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司海丽 朱英 +4 位作者 纪立东 秦丽莉 尚红莺 李磊 刘菊莲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了研究典型兽用抗生素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奶牛粪便及典型兽用抗生素(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为试验材料,通过高温堆肥发酵,分别在发酵起始、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陈化... 为了研究典型兽用抗生素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奶牛粪便及典型兽用抗生素(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为试验材料,通过高温堆肥发酵,分别在发酵起始、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陈化期、发酵结束6个阶段采集堆肥样品,分析不同发酵阶段几种典型抗生素的消减规律、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明确抗生素的消减规律及残留量。结果表明:①在堆肥升温期抗生素总量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堆肥高温期结束时抗生素总量消减72.7%,发酵降温期至陈化期,抗生素消减速度减缓,直至发酵结束抗生素总量去除率为96.3%。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率在95%以上;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去除率接近100%;磺胺类抗生素中,磺胺嘧啶去除率为100%,磺胺间甲氧嘧啶去除率为96.2%。②至发酵结束总养分质量比保持在40 g/kg,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着堆肥发酵进程推移逐渐降低至33.24%,全盐质量比逐渐增加至43.8 g/kg。③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脲酶活性随着堆肥进程推移逐渐分别增加至4.49 mg/(g·2 h)和3.47 mg/(g·24 h),蛋白酶在堆肥高温期活性最高,最大值为20.8 mg/(g·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抗生素 奶牛粪便 堆肥过程 消减规律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温室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王思源 孙维拓 +3 位作者 高轶楠 田兴武 魏晓明 王利春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4-264,共11页
针对装备化连栋温室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由于湿帘面积受限导致的冷量不足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采用高压喷雾代替湿帘进行蒸发降温,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热质交换量。系统由风机组和送风管组成,室外热空气进入机组经... 针对装备化连栋温室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由于湿帘面积受限导致的冷量不足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套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采用高压喷雾代替湿帘进行蒸发降温,以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热质交换量。系统由风机组和送风管组成,室外热空气进入机组经内置高压喷雾加湿降温,再由地埋风管送入温室并从天沟下方向跨中水平送风,室内热空气由顶窗排出。为检验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的性能,在宁夏吴忠一栋连栋温室内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并以内置湿帘正压通风系统及其管控区域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开启遮阳网配合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降温,试验区夏季白天(08:00—18:00)平均气温维持在31.6℃以内,比室外低3.5℃,比对照区低1.5℃;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8%,比室外高40个百分点;平均空气水蒸气饱和压差维持在0.42~1.07 kPa,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试验区东西方向末端出风口风速分布均匀(标准差:±(0.7~1.0)m/s),南北两端风速相差4.1~6.0 m/s,平均温差达0.5℃。2)高温时段(11:00—15:00)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与温室内高压喷雾联合降温,试验区日平均气温比室外低2.7~6.8℃,与仅运行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相比,降温幅度提升0.7~4.2℃;联合降温使温室垂直方向环境分布更加均匀,与正压通风系统单独运行相比,温度标准差降低0.2℃,湿度标准差降低1.7个百分点。3)内置喷雾正压通风系统处理后的空气与进风口处相比降温10.5℃、增湿54个百分点,系统降温效率达98.2%,比对照系统高3个百分点;系统耗电量为5.4~14.6 W/m^(2),耗水量为0.046~0.076 g/(m^(2)·s)。该研究将为装备化连栋温室正压通风降温系统的性能提升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正压通风 高压喷雾 湿帘 降温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友丽 郭文忠 +3 位作者 赵倩 贾冬冬 李银坤 杨子强 《蔬菜》 2017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解决无机营养液灌溉的基质栽培技术与传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局限性问题,研发了一套有机无土栽培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并将该装备与配套技术在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生产中应用,实现了有机液肥制备、灌溉液配制和田间灌溉的一... 为了解决无机营养液灌溉的基质栽培技术与传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局限性问题,研发了一套有机无土栽培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并将该装备与配套技术在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有机生产中应用,实现了有机液肥制备、灌溉液配制和田间灌溉的一体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从基质栽培装备系统、有机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系统、有机液肥制备、有机营养液调配与灌溉以及营养液利用效率等方面介绍了设施黄瓜有机无土栽培营养液高效管理装备及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营养液 基质 栽培 黄瓜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8
作者 叶挺 李浩 +2 位作者 田兴武 郭永婷 张雪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104-108,共5页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产量高且适合消费者口感需求的鲜食番茄品种,以1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材料,对番茄植株的长势与光合作用进行评价,同时对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等风味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分...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产量高且适合消费者口感需求的鲜食番茄品种,以1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材料,对番茄植株的长势与光合作用进行评价,同时对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等风味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番301和乾德玉珠植株长势较旺;乾德玉珠和香太郎植株光合指标较强。乾德玉珠、香太郎、赛硒柿2号、优柿3号维生素C含量较高;香太郎、沃美909、青太郎2号、原味1号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香太郎、原味1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优柿3号、普罗旺斯有机酸含量较低;美味610、赛硒柿2号、优柿3号、普罗旺斯、京番301硝酸盐含量较低。京番301和沃美1314产量最高,香太郎产量最低。通过不同鲜食番茄品种品质和产量主成分综合评价可知,香太郎综合评价最高,其次是原味1号和京番309。综上,香太郎、京番309和原味1号为综合得分高、品质优良、适合消费者口感需求的鲜食番茄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番茄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雏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光宇 王永厚 马晓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第10期97-97,共1页
蛋鸡的饲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育成期及产蛋期。育雏期是蛋鸡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成活率、鸡群发育的整齐度,抗病能力及产蛋期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短等,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关键词 管理技术要点 蛋鸡雏 饲养 生产过程 抗病能力 持续时间 产蛋高峰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0
作者 王永厚 马晓萍 《饲料博览》 2021年第8期67-69,共3页
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机体和乳房恢复有着较大影响,是饲养人员需要加强重视的环节,若存在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则会影响奶牛后续的生产性能,从而造成较大损失。要确定干奶的目的,掌握好干奶的时间和方法,实现饲养技术的有效落实,... 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奶牛机体和乳房恢复有着较大影响,是饲养人员需要加强重视的环节,若存在饲养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则会影响奶牛后续的生产性能,从而造成较大损失。要确定干奶的目的,掌握好干奶的时间和方法,实现饲养技术的有效落实,明确干奶期奶牛管理期间的注意事项,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让奶牛身体保持良好状态,为下一阶段的泌乳和繁殖打下基础,从而提升奶牛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水平 干奶期 饲养人员 饲养技术 奶牛管理 养殖效益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北方日光温室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
11
作者 朱英 郭永婷 +4 位作者 田兴武 马玲 王蓉 曹忠 韩超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8期48-51,共4页
本系统创新性的将传统农业与农业物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开放的应用体系为支撑,以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基地为应用载体,建设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建设农... 本系统创新性的将传统农业与农业物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开放的应用体系为支撑,以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基地为应用载体,建设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建设农业产业数据标准体系,提高日光温室管理与监控水平,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采集存储、Web客户端信息处理、预警分析和温室设备的智能控制等,实现了大棚的科学化管理、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架构 智能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产业 云计算 物联网 信息处理 科学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LED灯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 马玲 +2 位作者 田兴武 王晓敏 吴龙国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甜瓜品种M147为试验材料,在植物工厂设置6种LED灯光照强度处理:T1(300μmol·m^(-2)·s^(-1))、T2(420μmol·m^(-2)·s^(-1))、T3(480μmol·m^(-2)·s^(-1))、T4(...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甜瓜品种M147为试验材料,在植物工厂设置6种LED灯光照强度处理:T1(300μmol·m^(-2)·s^(-1))、T2(420μmol·m^(-2)·s^(-1))、T3(480μmol·m^(-2)·s^(-1))、T4(540μmol·m^(-2)·s^(-1))、T5(600μmol·m^(-2)·s^(-1))、CK(360μmol·m^(-2)·s^(-1)),测定植株株高、节间距、茎直径、节数、叶绿素质量比、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植株和叶片生长性状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植物工厂甜瓜植株生长最适宜的光照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P<0.05),其中T3处理(480μmol·m^(-2)·s^(-1))最适宜甜瓜植株生长,株高增长量最大,为180.67 cm,节间距增长量达到7.7 cm,茎直径为12.7 mm,节数为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光照强度 甜瓜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设施栽培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祎 闫元元 +7 位作者 田兴武 曲继松 张丽娟 朱倩楠 赵军 张金波 蔡祖聪 黄新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383-8396,共14页
为研究集约化设施栽培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宁夏设施蔬菜集约种植区采集设施栽培土壤和临近的露天大田土壤,以露天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工具,分析设施土壤与大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为研究集约化设施栽培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宁夏设施蔬菜集约种植区采集设施栽培土壤和临近的露天大田土壤,以露天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工具,分析设施土壤与大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类群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设施栽培导致了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降低,与大田土壤相比,设施土壤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最近分类单元距离和平均成对距离分别显著降低了20.54%、21.92%、29.82%和16.35%;(2)设施栽培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且该变化具有地区化差异,设施土壤中赤霉菌属(Gibberella)、鬼伞属(Coprinellus)等真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闭小囊菌属(Kernia)、腐质霉属(Humicola)、小囊菌属(Microascus)、镰刀菌属(Fusarium)和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等真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3)设施栽培降低了土壤真菌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与大田土壤相比,设施土壤真菌共现网络节点数、边数、直径、平均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和模块化程度分别降低了30.20%、79.68%、45.57%、70.89%、37.26%、47.43%和10.00%,鲁棒性降低43.75%,最大易损度增加72.51%;(4)设施栽培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功能类群的组成与结构,病理营养型、共生营养型、病理-腐生营养型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相关功能类群在设施土壤中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相关功能类群在设施土壤中显著富集;(5)设施栽培改变了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年均温是设施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硝态氮是大田土壤真群落多样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高强度人为干扰下的设施栽培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设施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及基质养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挺 沈婷婷 +3 位作者 王欣怡 田兴武 郭永婷 张雪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3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缓释肥养分释放规律及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基质养分的作用效果,以常规水溶肥为对照(CK),以包膜型缓释肥(H1)、磷酸盐有机缓释肥(H2)及磷酸盐无机缓释肥(H3)为处理,采用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3种缓释肥均减缓了速... 为探究不同缓释肥养分释放规律及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基质养分的作用效果,以常规水溶肥为对照(CK),以包膜型缓释肥(H1)、磷酸盐有机缓释肥(H2)及磷酸盐无机缓释肥(H3)为处理,采用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3种缓释肥均减缓了速效养分的释放,包膜型缓释肥(H1)15 d前氮素释放率低于其他2种缓释肥,在60 d后与磷酸盐有机缓释肥(H2)效果一致,且在80 d后释放率达到最高,包膜型缓释肥养分释放规律更符合樱桃番茄生长发育需求。针对不同缓释肥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溶肥相比,施用3种缓释肥均可显著提升基质速效养分含量,H1、H2处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H3处理,且H2处理的速效养分含量低于H1处理。与CK相比,3种缓释肥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升了21.30%、19.73%、14.27%;3种缓释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了31.03%、20.13%、21.69%。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番茄植株茎粗、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与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各缓释肥处理综合得分均高于CK,且包膜型缓释肥综合得分最高。综上,施用缓释肥可有效保障樱桃番茄生长中的养分高效利用,包膜型缓释肥更有利于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养分释放规律 基质养分 番茄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秸秆降解效果
15
作者 司海丽 纪立东 +6 位作者 李晓慧 朱英 郭永婷 秦丽莉 李磊 刘菊莲 尚红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7-283,共7页
为加速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快速腐熟,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为研制适宜宁夏本土堆肥发酵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奠定基础。试验从宁夏不同区域牛羊粪堆肥、沟渠、林土采集样品,通过对样品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纯化,经刚果红染色、... 为加速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快速腐熟,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为研制适宜宁夏本土堆肥发酵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奠定基础。试验从宁夏不同区域牛羊粪堆肥、沟渠、林土采集样品,通过对样品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纯化,经刚果红染色、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滤纸条降解及水稻秸秆降解试验,筛选出本土纤维素降解菌并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分离筛选得到3株效果最好的菌株,分别命名为X-32、HX-5、G3,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11.46、74.12和66.23 U/mL。其中,菌株X-32能使滤纸条在60 h内完全降解,通过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发酵21 d时,各个菌株对水稻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CK,其中,X-32、HX-5、G3菌株对水稻降解率分别为48.26%、43.01%、23.33%。对2株优势降解菌株X-32、HX-5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X-32菌株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多黏类芽孢杆菌),HX-5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可用于适宜宁夏本土有机物料腐熟剂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酶活性 秸秆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茬口感型番茄设施无土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小荣 李佳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205-207,共3页
口感型番茄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针对吴忠地区春茬口感型番茄设施椰糠无土栽培的栽培设施、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采收等方面的栽培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口感型番... 口感型番茄因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针对吴忠地区春茬口感型番茄设施椰糠无土栽培的栽培设施、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采收等方面的栽培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口感型番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感型番茄 春茬 设施 无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生产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4
17
作者 郭文忠 陈青云 +2 位作者 高丽红 曲梅 徐新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24-27,共4页
该文论述了节水灌溉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目前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各种灌溉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中分析了设施栽培的耗水特点,指出一个良好的适于设施栽培的灌溉系统应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建立蔬菜生产优化灌溉... 该文论述了节水灌溉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目前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各种灌溉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中分析了设施栽培的耗水特点,指出一个良好的适于设施栽培的灌溉系统应具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建立蔬菜生产优化灌溉制度的途径,并进行了初步的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节水灌溉 现状 发展趋势 优化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的黄瓜有机栽培灌溉决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友丽 郭文忠 +3 位作者 赵倩 李银坤 杨子强 薛绪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270,共8页
以时序灌溉决策为对照(CK),设置基于水分传感器的单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1和基于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的双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2,监测基质含水率及灌溉液、回液的电导率决策灌溉量,测量黄瓜生长指标、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日变化以... 以时序灌溉决策为对照(CK),设置基于水分传感器的单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1和基于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的双因子灌溉决策处理T2,监测基质含水率及灌溉液、回液的电导率决策灌溉量,测量黄瓜生长指标、叶片SPAD值、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及果实品质、产量和灌溉量,分析灌溉液生产效率,研究黄瓜椰糠有机栽培的营养液灌溉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决策下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差异不明显;处理T2的总灌溉量较CK、T1减少了49.08%和31.85%,灌溉液生产效率与CK、T1相比分别提高了103.92%和60.59%。基于水分、EC传感器的双因子灌溉决策为黄瓜椰糠有机栽培提供了较合理的营养液灌溉制度,适用于设施黄瓜椰糠有机栽培的营养液自动灌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灌溉决策 水分传感器 电导率传感器 有机栽培 有机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黄瓜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雪艳 张亚萍 +4 位作者 许帆 田兴武 刘馨 祁娟霞 李建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6-703,共8页
【目的】针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以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研究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生态系统间的差异,进而探讨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的健康状况。【方法】采集8年、10年、13年和16年温室黄瓜土壤,以1年露地土壤为对照,采用线... 【目的】针对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以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为研究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生态系统间的差异,进而探讨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的健康状况。【方法】采集8年、10年、13年和16年温室黄瓜土壤,以1年露地土壤为对照,采用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种植年限共观测到土壤线虫属21个,全部为优势属和常见属;线虫总数和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在不同种植年限的分布依次为10年>16年>13年>8年>1年,线虫总数种植年限之间差异显著,范围为每100 g干土61~437条;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对种植年限有不同的响应,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的分布为16年>13年>1年>8年>10年,均匀度指数J为13年>16年>1年>8年>10年,而优势度指数λ的分布则为10年>16年>13年>8年>1年,5种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的NCR指数在0.6~9.8之间,WI分布为1年>8年>13年>16年>10年;线虫成熟指数MI在种植16年的温室土壤中最小,相反PPI/MI值则在种植16年的土壤中最大;丰富度指数SR随种植年限呈先升高后降低,10年的最低;线虫区系分布结果显示,除种植10年黄瓜土壤的样点落在第Ⅳ象限外,其余种植年限黄瓜土壤的样点均落在第Ⅰ象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连续种植会使土壤变得贫瘠,健康状况变差,受干扰程度变大,种植10年土壤线虫多样性、稳定性最差,土壤环境已受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土壤线虫 营养类群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日光温室东西垄向栽培番茄产量构成及光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冬艳 桑婷 +2 位作者 冯海萍 王蓉 马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探索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耕作的适宜栽培模式,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东西垄向(垄宽70 cm、垄中心间距1.8 m,垄高25 cm)栽培方式种植番茄,研究3种种植密度(双行,行距为30 cm,株距不同)下各栽培垄番茄产量构成和群体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采... 为探索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耕作的适宜栽培模式,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东西垄向(垄宽70 cm、垄中心间距1.8 m,垄高25 cm)栽培方式种植番茄,研究3种种植密度(双行,行距为30 cm,株距不同)下各栽培垄番茄产量构成和群体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东西垄向栽培模式,番茄群体冠层上部和下部的光照强度在温室由北向南的栽培垄中逐渐减弱,冠层中部则逐渐升高。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番茄群体冠层中下部透光率呈上升趋势。30000株/hm^(2)处理(B1,株距33 cm)和45000株/hm^(2)处理(B3,株距22.2 cm)产量显著高于37500株/hm^(2)处理(B2,株距26.5 cm)。B1处理番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B2,且B1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综上,在宁夏地区春夏茬东西垄向栽培番茄宜采用B1处理,光照环境好、果实品质较优,收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东西垄向 种植密度 产量构成 光环境 日光温室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