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关系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顾庆春 范亦辉 +6 位作者 张振岳 薛春华 吕传国 毛健 黄永东 郁冬梅 鄢春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的关系。方法:268例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成像,按检查时心率及其波动分为以下四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组(A组);平均心率小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B组);平... 目的:探讨心律及其波动与重建相位窗的关系。方法:268例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冠脉成像,按检查时心率及其波动分为以下四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组(A组);平均心率小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B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小于等于6次/min组(C组);平均心率大于65次/min、心率波动大于6次/min组(D组);接受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统计其最佳重建相位窗。结果:A组重建相位窗集中分布于60%~70%B组及C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及60%~70%,LAD及LCX主要分布于60%~80%。D组RCA重建相位窗主要分布于30%~40%,LAD及LCX重建相位窗不规律。结论:心率及其波动对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相位窗有重要影响,心率控制在65次/min及以下,心率波动控制在6次/min及以下,最佳重建相位窗通常在60%~70%。心率在65次/min以上或波动大于6次/min的,一定要多时相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心率 心率波动 重建相位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健 张振岳 +3 位作者 黄永东 范亦辉 顾庆春 吕传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3-483,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消化道出血 价值 内科保守治疗 临床资料 多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膈疝膈肌破口形态MSCT成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春峰 曹和涛 +3 位作者 蔡挺挺 陶军华 贺新华 陆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9,107,共5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膈疝(TDH)膈肌破口MSCT成像方法及其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7例TDH影像资料,其中顿伤性膈疝21例(均手术证实),医源性膈疝6例(2例手术证实)。27例均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倾斜法、投影法及线段法观... 目的:研究创伤性膈疝(TDH)膈肌破口MSCT成像方法及其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7例TDH影像资料,其中顿伤性膈疝21例(均手术证实),医源性膈疝6例(2例手术证实)。27例均行MSCT容积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倾斜法、投影法及线段法观察膈肌破口显示情况、形态特征并作比较。结果:27例膈肌破口倾斜法显示21例(77.8%),投影法和线段法冠矢状位显示相同,分别为24例(88.9%)、20例(74.1%),平均77.2%。27例中共26例次破口形态显示不清,其中右侧11例次36.7%(11/30),左侧15例次(14.3%,15/105),t=6.51,P<0.05。破口形态主要有类圆形和椭圆形/梭形两类,其中显示为类圆形倾斜法16例(59.3%),投影法20例次(45.5%),线段法26例次(59.1%);显示为椭圆形/梭形倾斜法11例(40.7%)、投影法24例次(54.5%)和线段法18例次(40.9%)。结论:MSCT MPR能直接或间接显示绝大多数TDH膈肌破口形态,倾斜法和线段法显示情形相似,较投影法更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创伤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