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秦璐璐 蔡红 施爱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 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我院120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 目的 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我院120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与病情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评价血清HMGB-1、CC16、VEGF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MGB-1[(178.34±35.69)μg/L比(118.41±24.96)μg/L]、VEGF[(204.86±46.33)ng/L比(128.47±30.25)ng/L]较对照组高,CC16[(76.84±15.62)vs(105.23±23.89)]ng/ml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MGB-1、VEGF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CC1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死亡患者血清HMGB-1[(214.47±41.25)μg/L比(167.30±30.87)μg/L]、VEGF[(237.41±50.26)ng/L比(194.95±39.88)ng/L]较生存患者高,CC16[(63.49±12.37)ng/ml比(80.90±15.92)ng/ml]较生存患者低(P<0.05);血清HMGB-1、VEGF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16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2,较各指标单一预测大(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HMGB-1、CC16、VEGF水平异常,临床检测其水平,可为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对疾病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海敏 李珍卫 +1 位作者 陆宏伟 周永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3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心率波动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护理中采用手术室全方位舒适护理措施的效果更好,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心率水平相对更加平稳,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全方位舒适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心理状态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对其黏膜组织及微血管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姚海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6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黏膜组织及微血管形态的影响。方法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治疗,试验组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 目的研究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黏膜组织及微血管形态的影响。方法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治疗,试验组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微血管形态规则情况及临床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溃疡直径]。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微血管形态规则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0(27.02±1.25)ng/L、IL-8(14.42±1.31)ng/L、TNF-α(24.71±1.2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3.52±3.25)、(27.42±1.41)、(28.61±1.35)ng/L,胶原纤维沉积面积(104296.51±304.25)mm2、溃疡直径(3.42±1.05)mm均优于对照组的(84856.52±303.16)mm2、(6.15±1.5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胶原纤维沉积面积及微血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艾司奥美拉唑 胃溃疡 黏膜组织 微血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