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的合成
1
作者 宋莹莹 葛玮 +5 位作者 史翔 魏刚 李冰 李长坤 董常明 姜学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0,共9页
报道了功能性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全氟乙烯基醚磺酰氟经硼氢化钠还原和浓硫酸酸化转化为全氟乙烯基醚亚磺酸,脱亚磺酸和碘化后得到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收率约58%。基于金属试剂-卤化物的交换反应,以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和卤(... 报道了功能性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全氟乙烯基醚磺酰氟经硼氢化钠还原和浓硫酸酸化转化为全氟乙烯基醚亚磺酸,脱亚磺酸和碘化后得到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收率约58%。基于金属试剂-卤化物的交换反应,以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和卤(氯/溴)代膦酸酯为反应物,在正丁基锂或格式试剂存在下进行低温反应;或基于Michaelis-Becker反应,在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或锂等化学计量下与亚磷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均可以成功获得目标单体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2种路线的分离收率分别为34%和25%。该方法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氯气或液溴保护不饱和双键,极大简化了合成步骤,为功能性全氟乙烯基醚类单体和全氟膦酸酯乙烯醚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 Michaelis-Becker反应 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增红 阎育才 +2 位作者 乔旦 张坚 冯大鹏 《润滑油》 CAS 2019年第5期16-22,共7页
对于机械设备,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使用润滑剂,同时润滑剂中需要加入具有不同功能的添加剂,在提升其性能的基础上,赋予润滑剂新的性能,以满足机械设备在特定工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文章介绍了润滑剂的种类、润滑油常... 对于机械设备,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使用润滑剂,同时润滑剂中需要加入具有不同功能的添加剂,在提升其性能的基础上,赋予润滑剂新的性能,以满足机械设备在特定工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文章介绍了润滑剂的种类、润滑油常用添加剂的种类、每一种添加剂所起的作用以及作用机理。高性能、多功能、环境友好型及低成本添加剂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添加剂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多尺度形貌中的共混相结构以制备高性能光伏电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 钟文楷 +8 位作者 钱诗赟 吕博赛 周冠清 薛晓南 周子春 史志文 朱磊 张永明 刘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9,共11页
将PC_(71)BM引入J51∶N2200和PM6∶Y6两个典型的有机光伏系统中,研究了共混相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相中的激子离解和载流子传输过程是影响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在J51∶N2200∶PC_(71)BM共混薄膜中,PC_(71)BM在共混相内的聚集会... 将PC_(71)BM引入J51∶N2200和PM6∶Y6两个典型的有机光伏系统中,研究了共混相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相中的激子离解和载流子传输过程是影响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在J51∶N2200∶PC_(71)BM共混薄膜中,PC_(71)BM在共混相内的聚集会引入能量势垒抑制空穴转移过程.同时,双纤维网络之间间隙的扩大限制了解离后的电子和空穴在共混区内的有效扩散,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复合和能量损失.而在PM6∶Y6∶PC_(71)BM共混薄膜中,引入的PC_(71)BM分子均匀分布在共混相中,并能与PM6和Y6分子较好地混合.同时,PC_(71)BM的加入不会干扰Y6到PM6的空穴转移,并增强了共混相的双极性传输特性.这种形貌非常有优势,其中存在大量的给受体界面,且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可以迅速扩散,并在晶相中高速传输至电极.该结果揭示了在多尺度形貌调控中共混相结构的重要性,是下一阶段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20%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相 多尺度形貌 有机光伏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定形全氟二氧杂环戊烷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门秀婷 王丽 +2 位作者 王学军 刘美君 范慧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2,共5页
阐述了常见的无定形全氟二氧杂环戊烷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涉及环状单体的制备、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以及聚合物在塑料光导纤维、气体分离膜、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聚合物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全氟聚合物 二氧杂环戊烷 环状单体 无定形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李星 陈庆芬 +2 位作者 赵彬 王汉利 王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0,203,共3页
采用热分析技术(TG/DTG)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性能,利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的降解温度范围大约在400~525℃内,Fried... 采用热分析技术(TG/DTG)研究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热降解性能,利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整个ETFE树脂的降解温度范围大约在400~525℃内,Friedman法模拟得到的平均活化能为226.41kJ/mol,而Flynn-Wall-Ozawa法模拟得到的平均活化能为278.90kJ/mol,利用Friedman法求得在一定升温速率下的平均活化能为203.58kJ/mol,平均反应级数n为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热降解动力学 热失重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