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哺乳期犊牛消化的因素及科学饲喂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左雅楠 毛泽楠 +5 位作者 吕昕哲 张清阳 齐格 纪玉凤 陈涛 朱凯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犊牛的生理特点复杂,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特别是瘤胃、网胃和瓣胃在初生阶段功能较弱,主要依赖皱胃进行消化,免疫系统也尚未建立完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影响犊牛消化的因素中,液体饲料作为犊牛早期的主要营养来源,其质量... 犊牛的生理特点复杂,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特别是瘤胃、网胃和瓣胃在初生阶段功能较弱,主要依赖皱胃进行消化,免疫系统也尚未建立完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影响犊牛消化的因素中,液体饲料作为犊牛早期的主要营养来源,其质量和数量对犊牛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固体饲料的组成和物理形态也显著影响犊牛的消化过程,合理的固体饲料摄入有助于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本文探讨了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液体饲料和固体饲料两方面提出了科学的饲喂策略,以期为犊牛阶段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犊牛 消化 饲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获时间对饲料桑营养价值及其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刘沛含 石瑞荣 +10 位作者 徐宏建 沈宜钊 李妍 马峰涛 张志宏 赵玉萍 李云飞 马宇飞 栗莹敏 李建国 高艳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76-348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对饲料桑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为不同收获时间饲料桑在奶牛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取样间隔5 m以上、留茬高度为10 cm、植株高度为1 m的全株饲料桑,测定其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饲料桑收...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对饲料桑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为不同收获时间饲料桑在奶牛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取样间隔5 m以上、留茬高度为10 cm、植株高度为1 m的全株饲料桑,测定其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饲料桑收获时间分别为5月中旬(MHM)和6月中旬(MHJ)。体外发酵试验选用装有永久性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试验按照收获时间分为2组,分别测定体外发酵6、48 h后营养物质降解率和体外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虽然MHM饲料桑干物质(DM)、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低于MHJ(P≤0.01),但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含量极显著高于MHJ(P≤0.01);同时,虽然MHM饲料桑天冬氨酸(Asp)含量显著低于MHJ(P≤0.05),但亮氨酸(Leu)含量显著高于MHJ(P≤0.05)。2)体外试验中,发酵6 h时,MHM饲料桑粗蛋白质降解率(CPD)极显著低于MHJ(P≤0.01)。发酵48 h时,MHM饲料桑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极显著高于MHJ(P≤0.01);MHM饲料桑体外发酵产气量、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低于MHJ(P≤0.05)。发酵6 h时,MHM饲料桑丙酸摩尔比例极显著高于MHJ(P≤0.01);发酵48 h时,MHM饲料桑丙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MHJ(P≤0.05)。综上所述,MHM相较于MHJ,饲料桑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更高的CP和NDIP含量,而NDF和ADF含量较低。在体外发酵试验中,相较于MHJ,MHM饲料桑的纤维降解率更高,CPD较低,表明MHM饲料桑过瘤胃蛋白含量较高,更有利于后肠道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饲料桑 营养成分降解率 体外产气法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入式和喷射式超高温瞬时灭菌对牛乳中活性蛋白和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孟繁宇 韩兆盛 +7 位作者 张哲婷 丁浩 卢晓莉 陆淳 马利刚 康志远 王蓓 李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0,共11页
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UHT)是常用的牛乳杀菌技术,可分为直接式与间接式处理,其中直接式UHT技术由于成本高在乳品行业使用较少。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牛乳营养物质和风味需求的升级,直接式UHT技术由于升温... 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UHT)是常用的牛乳杀菌技术,可分为直接式与间接式处理,其中直接式UHT技术由于成本高在乳品行业使用较少。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牛乳营养物质和风味需求的升级,直接式UHT技术由于升温速度快、风味及营养成分损失少的优点,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对比了浸入式和喷射式2种直接式处理技术对牛乳理化性质、活性乳清蛋白含量和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入式UHT乳较喷射式UHT乳的平均粒径、失稳系数和黏度值均更小,但乳清蛋白变性率高。通过2种萃取方法——箭型固相微萃取法和溶剂辅助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结果,共在UHT乳中检测出5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浸入式UHT乳中检测出50种,喷射式UHT乳中检测出52种。浸入式UHT乳中的酮、醛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比喷射式UHT乳中占比低,而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占比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浸入式UHT乳和喷射式UHT乳可根据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区分,说明不同的直接式UHT工艺可能对UHT乳风味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生产奶味更重的UHT乳,可选择喷射式UHT;若生产蒸煮味轻、异味少,且贮藏更为稳定的UHT乳,可选择浸入式UHT。研究结果旨在对乳品企业选择恰当的热杀菌工艺,生产货架期长、营养成分高、风味良好的UHT乳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瞬时灭菌 牛乳 挥发性化合物 理化性质 乳清蛋白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乳风味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孟繁宇 韩兆盛 +3 位作者 姚欢 赵爽 乔琳雅 王蓓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7,共10页
牛奶杀菌是牛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杀菌方式会改变牛奶的风味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牛奶产品的货架期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程度。作者对原料乳、高温短时巴氏杀菌乳(HTST乳)以及浸入式杀菌乳(INF乳)在4℃贮藏期间理化性质、挥发性... 牛奶杀菌是牛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杀菌方式会改变牛奶的风味和理化性质,从而影响牛奶产品的货架期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程度。作者对原料乳、高温短时巴氏杀菌乳(HTST乳)以及浸入式杀菌乳(INF乳)在4℃贮藏期间理化性质、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感官变化进行了研究。在理化性质方面,INF乳在贮藏30 d后pH显著下降,粒径及黏度显著上升(P<0.05)。此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以及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对3组牛奶样品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检测出50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通过GC-O法测出24种化合物。另外,一些酮、醇、内酯类化合物仅在INF乳中测出,如2-壬酮、2-丁醇、δ-十二内酯等。此外,感官评价中INF乳的甜度和奶香味较HTST乳评分更好,但回味也更重。HTST乳和INF乳蒸煮味均较轻。牛奶中醛类化合物总量与感官评价结果相关性较强。该研究结果为原料乳、HTST乳和INF乳的合理贮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巴氏杀菌 浸入式杀菌 挥发性化合物 风味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低聚糖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及在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封肖颖 荀一萍 +3 位作者 薛玉玲 杨婉秋 袁庆彬 王世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46,共7页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仅次于乳糖的第二大类碳水化合物成分和第三大营养成分,其组成和含量与母亲的遗传基因特性、泌乳期、地域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免疫、肠道、认知等方面发挥功能。本文对HMOs的组成、结构进...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仅次于乳糖的第二大类碳水化合物成分和第三大营养成分,其组成和含量与母亲的遗传基因特性、泌乳期、地域等多种因素相关,在免疫、肠道、认知等方面发挥功能。本文对HMO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介绍,汇总了目前添加HMOs的奶粉的临床研究结果,总结了HMOs对婴幼儿的健康影响,并对HMOs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粉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低聚糖 结构 临床研究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洁 沈宜钊 +10 位作者 徐宏建 张志宏 王美美 李妍 赵晓静 赵玉萍 梁紫恒 王猛 孙凤莉 李建国 高艳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97-251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且初生重[(39.9±1.9)kg]相近的1日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每头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开食料,试验组在对照组开食...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单宁对断奶前犊牛瘤胃发酵参数与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60头健康且初生重[(39.9±1.9)kg]相近的1日龄中国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每头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开食料,试验组在对照组开食料基础上添加由白坚木单宁提取物(缩合单宁)和栗木单宁提取物(水解单宁)按照2∶1比例混合制成的白坚木单宁与栗木单宁混合物(QTE,单宁总含量≥73%),添加量分别为0.30%(QTE1组)、0.45%(QTE2组)、0.60%(QTE3组)。试验期63 d,试验期间所有犊牛统一断奶,试验最后1天采集瘤胃液。结果显示:1)各QTE添加组的终末体重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2)开食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QTE对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摩尔比例、戊酸摩尔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比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呈二次降低趋势(P=0.05),丙酸摩尔比例有线性升高趋势(P=0.10),丁酸摩尔比例呈二次升高(P=0.03),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比例有线性降低趋势(P=0.08和P=0.05)。氨态氮浓度以QTE2组最低,丙酸摩尔比例以QTE2组最高;QTE2组丁酸摩尔比例显著高于CON组和QTE3组(P<0.05);QTE2组异戊酸摩尔比例显著低于CON组和QTE3组(P<0.05)。3)QTE1组、QTE2组和QTE3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以QTE2组最高。4)在门水平上,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线性升高(P=0.01),且QTE2组和QTE3组显著高于CON组和QTE1组(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线性降低(P=0.01),且QTE1组、QTE2组和QTE3组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属水平上,随着QTE添加量的增加,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线性升高(P=0.01),且QTE2组和QTE3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线性降低(P=0.01);欧陆森氏菌属(Olsenella)的相对丰度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综上所述,单宁可通过提高瘤胃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相对丰度,优化瘤胃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模式,促进断奶前犊牛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犊牛开食料中QTE的适宜添加量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单宁 瘤胃发酵 菌群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照射下PET阻隔瓶对杀菌乳风味的保护研究
7
作者 付翠霞 陈彩锐 +3 位作者 程晓双 张月恩 董振玲 张丽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30,共9页
目的 研究分析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阻光色油的PET瓶(简称阻光8%PET瓶)包装对杀菌乳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为杀菌乳保质期的延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模拟超市货架光照情况,以纯PET瓶和阻光8%PET瓶包装做对比,分析不同贮存期杀菌乳感... 目的 研究分析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阻光色油的PET瓶(简称阻光8%PET瓶)包装对杀菌乳风味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为杀菌乳保质期的延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模拟超市货架光照情况,以纯PET瓶和阻光8%PET瓶包装做对比,分析不同贮存期杀菌乳感官风味指标变化及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 相对纯PET瓶杀菌乳,阻光8%PET瓶杀菌乳,光照3、7 d后两样品关键感官特性指标(奶香气、奶腥味、异味强度)及整体喜好度平均值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阻光8%PET瓶杀菌乳的奶香气、整体喜好度评价均优于纯PET瓶杀菌乳的,奶腥味、异味强度均低于纯PET瓶杀菌乳的。经特征风味化合物分析,醛类化合物对杀菌乳异常风味贡献最大,酸类、酮类、醇类物质贡献较小。结论 阻光8%PET瓶包装能有效延缓光照31 d贮存期杀菌乳产品醛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迅速增加,能一定程度减少部分酸类、酮类、醇类物质的增加,从而减少异常风味,提高产品的喜好度,可一定程度延长杀菌乳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风味化合物 感官评价 阻光色油 PET瓶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乳风味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8
作者 刘丽 陆淳 +4 位作者 卢晓莉 耿云惠 李兴 朱旭萌 张文燕 《中国乳业》 2022年第5期74-78,共5页
如何改善灭菌乳的口感是我国乳品企业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灭菌乳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探索了脱气工艺和均质工艺对灭菌乳口感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气参数在50℃,0.7 bar;60℃,0.3~0.5 bar;70℃,0.3 bar时,既能保证灭菌... 如何改善灭菌乳的口感是我国乳品企业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灭菌乳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探索了脱气工艺和均质工艺对灭菌乳口感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气参数在50℃,0.7 bar;60℃,0.3~0.5 bar;70℃,0.3 bar时,既能保证灭菌乳中的氧残存量≤3 ppm,又能保证香气成分的存留及异味的去除,为最佳脱气参数;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对灭菌乳口感及乳脂肪球大小的影响,结合口感测试及产品稳定性观察结果,确定最佳均质压力为150 bar。通过以上工艺条件制得的灭菌乳产品口感新鲜、无异味、奶香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乳 风味 脱气 均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A和GC-MS-O的不同牧场牛奶感官特性及香气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韩颢颖 王亚东 +5 位作者 韩兆盛 王蓓 付翠霞 赵爽 乔琳雅 姚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采用勾选所有适合项(check-all-that-apply,CATA)法、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技术对影响4个牧场牛奶感官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CATA问卷结果显示,奶香味、奶油味、香甜味、奶腥味、塑... 采用勾选所有适合项(check-all-that-apply,CATA)法、顶空-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技术对影响4个牧场牛奶感官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CATA问卷结果显示,奶香味、奶油味、香甜味、奶腥味、塑料味、蒸煮味、金属味在4个牛奶样品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一牧最受参与者喜欢,三牧和四牧的喜好度评分较低。4个牧场牛奶样品通过嗅闻得到14种气味强度不低于1的香气活性物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将感官数据、香气活性物质以及牛奶样品进行关联,结果显示:一牧奶香味和奶油味较为突出,与2-庚酮、丁酸、癸酸、己酸等化合物相关性强;二牧具有香甜味,这可能与柠檬烯的浓度有关;三牧的金属味、塑料味、奶腥味突出,与1-辛烯-3-醇有关。四牧与蒸煮味有关,该气味特征主要来自己醛和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 勾选所有适合项 香气活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渣肽抗疲劳作用及抗疲劳肽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晶 温志英 韩清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米渣中蛋白质量分数在60%以上,但目前米渣仅用于附加值低的饲料行业。为了提高米渣的功能特性,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碱性蛋白酶对米渣进行酶解,酶解的产物经大孔树脂纯化得到具有高蛋白含量的米渣肽。超滤分离得到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米渣中蛋白质量分数在60%以上,但目前米渣仅用于附加值低的饲料行业。为了提高米渣的功能特性,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碱性蛋白酶对米渣进行酶解,酶解的产物经大孔树脂纯化得到具有高蛋白含量的米渣肽。超滤分离得到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米渣肽。与灌胃生理盐水、米渣肽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米渣肽组相比,灌胃低相对分子质量(<1 000)米渣肽可以显著延长小鼠游泳的疲劳时间和小鼠血糖含量,并显著降低血乳酸含量,说明小分子肽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一个抗疲劳肽,其序列为Gln-Ser-Pro-Glu-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渣肽 抗疲劳 色谱分离 抗疲劳肽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液态配方奶对学龄前儿童视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 陆淳 +2 位作者 张玉梅 江华 解晓彤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35,共5页
3~7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强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功能原料的儿童液态配方奶对改善该阶段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及生长发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的方法,验证液态配方奶和普通纯牛奶对学龄前儿童... 3~7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强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功能原料的儿童液态配方奶对改善该阶段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及生长发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的方法,验证液态配方奶和普通纯牛奶对学龄前儿童视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纯牛奶相比,营养素强化的液态配方奶能够更加显著地提升学龄前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提高学龄前儿童双眼电脑验光球镜的正值,儿童液态配方奶与普通纯牛奶均能显著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双眼裸眼视力及右眼电脑验光柱镜值,显著提高学龄前儿童的体脂百分比和骨超声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配方奶 学龄前儿童 视健康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源性三甲胺生成机制及其饮食调控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世杰 陈松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食物中含有的胆碱、左旋肉碱、甜菜碱等物质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TMA极易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通过门静脉循环被转运至肝脏后氧化为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血浆中TMAO的水平与人体... 食物中含有的胆碱、左旋肉碱、甜菜碱等物质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TMA极易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通过门静脉循环被转运至肝脏后氧化为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血浆中TMAO的水平与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肠源性TMA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标志。TMA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产物,将饮食、肠道菌群、心血管疾病三者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为通过饮食和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过对肠源性TMA生成机制及其饮食调控的分析,可为控制肠源性TMA、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提供参考。阐述了肠源性TMA前体物质的食物来源、参与TMA生成的肠道微生物,系统阐释了TMA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针对肠源性TMA的控制,从减少食物中TMA前体物质摄入、降低产生TMA肠道菌群的比例、抑制产生TMA的酶类以及干预TMA分子合成途径等方面分别总结了肠源性TMA的控制策略。针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益生菌和古菌干预策略,归纳和分析了目前益生菌和古菌对TMA影响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胺 氧化三甲胺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酵母的分离及其复合固态发酵的研究
13
作者 张彦辉 刘笑彤 +2 位作者 龙祝 任航 郭小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217-223,共7页
研究了耐酸酵母的分离、益生特性及其在复合固态发酵中作为发酵剂的应用潜力。从某酒厂酒窖中的原浆泥水样品中取样接种于pH=2的YPD发酵液中进行驯化培养,分离相关耐酸酵母菌株,进一步探究了其耐热生长、低酸生长潜力以及在复合固态发... 研究了耐酸酵母的分离、益生特性及其在复合固态发酵中作为发酵剂的应用潜力。从某酒厂酒窖中的原浆泥水样品中取样接种于pH=2的YPD发酵液中进行驯化培养,分离相关耐酸酵母菌株,进一步探究了其耐热生长、低酸生长潜力以及在复合固态发酵中作为发酵剂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得到一株极端耐酸生长的潜力菌株SC18并鉴定为S. cerevisiae,能在pH=2的环境中仍具有一定的生长潜力,在25~35℃的温度范围内对生长无显著影响,42℃下仍能生长旺盛。将S. cerevisiae SC18用作复合固态发酵中的酵母源的发酵剂,显著增加发酵潜力,使得发酵基质中pH值和还原糖浓度显著降低,益生菌活菌数量以及酸溶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S. cerevisiae SC18作为微生态制剂或者用于固态发酵剂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酵母 酿酒酵母 鉴别 表征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岁以上全营养液态配方食品的开发及测试
14
作者 刘丽 陆淳 +3 位作者 郭慧 刘敏轩 李聚泽 解晓彤 《中国乳业》 2022年第10期94-97,103,共5页
对以牛奶为基底的10岁以上全营养液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配方设计和工艺研究,并验证产品保质期内微量营养素的稳定性及人群试饮试验效果。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确定三大供能物质来源及含量,蛋白质4.0 g/100 mL,脂肪2.... 对以牛奶为基底的10岁以上全营养液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配方设计和工艺研究,并验证产品保质期内微量营养素的稳定性及人群试饮试验效果。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确定三大供能物质来源及含量,蛋白质4.0 g/100 mL,脂肪2.3 g/100 mL,碳水化合物8.9 g/100 mL。微量营养素在整个保质期内的含量符合通则的要求,维生素的损失率普遍高于矿物质,其中维生素B_(2)、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的损失率最高。人群试饮试验结果显示,连续饮用2个月后受试者血压、心率、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与饮用前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产品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营养 液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配方设计 稳定性研究 试饮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