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及预警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娟 周超 +2 位作者 曹成 张书伟 蔡娈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利用如皋蔬菜大棚小气候站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同期棚外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和降温均较明显,多云天气变化幅度小于晴天,阴天棚内气温基本趋于平稳... 利用如皋蔬菜大棚小气候站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同期棚外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和降温均较明显,多云天气变化幅度小于晴天,阴天棚内气温基本趋于平稳,大棚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相对湿度昼夜变化较大,白天较低,夜间相对湿度基本维持在94%以上;地温的变化曲线和气温基本一致;光合有效辐射晴天高于多云和阴天。开发了小气候站实时资料查询、气象要素模拟、作物灾害气象灾害指标库、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发布应用平台,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的设施农业专业气象服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小气候 变化特征 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5资料的热带大洋非均匀增暖及其成因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杜美芳 徐海明 周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共12页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中的月平均资料,基于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现代气象统计方法,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年平均海温增暖不均匀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9个海洋...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中的月平均资料,基于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现代气象统计方法,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年平均海温增暖不均匀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9个海洋模式集合的平均结果表明:在全球增暖背景下,3个热带大洋的海温增暖均表现出不均匀性,且增暖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热带太平洋赤道及其以北地区以海洋动力作用为主,赤道以南地区则以大气热力作用为主,而且海水上翻/下沉运动对海温增暖的作用在东、西太平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热带印度洋大面积海域的海温变化难以通过海气热通量交换来解释,海水上翻/下沉运动与温度平流对海温增暖的作用比较一致(二者同时利于海温增暖);热带大西洋赤道附近地区的海温增暖是表层温度平流和上翻/下沉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赤道以北的大西洋海温变化则以温度平流的作用为主,而赤道以南的大西洋海温的变化主要是海水上翻/下沉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洋 海温增暖 海气相互作用 净热通量 温度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9年南通市暴雨特征统计分析及对油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超 杜美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196-197,共2页
本文利用2007-2019年南通市暴雨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通市暴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当地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3年来,南通市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略微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年际之间波动起伏非常大;南通市暴雨天... 本文利用2007-2019年南通市暴雨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通市暴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当地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3年来,南通市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略微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年际之间波动起伏非常大;南通市暴雨天气主要发生于4-10月,其他月份无暴雨天气出现,其中最为集中的时间段为6-10月(占年累计暴雨总日数的94.0%);按季节统计,夏季是南通市暴雨发生概率最高的季节,占全年的70.0%;油菜苗期、移栽关键期、开花结荚期正值当地暴雨多发期,暴雨会拍打油菜地块造成土壤板结,还会导致涝渍或者洪涝灾害,严重影响油菜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特征 油菜 影响 江苏南通 2007—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