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地区可利用太阳能资源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申彦波 常蕊 +1 位作者 杜江 程兴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0-477,共8页
利用吐鲁番太阳能试验站实测数据,结合气象站同期观测资料,从斜面总辐射、法向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等3个方面分析了吐鲁番地区的可利用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最佳倾斜面总辐射年曝辐量比纬度倾斜面高1.4%,比水平面... 利用吐鲁番太阳能试验站实测数据,结合气象站同期观测资料,从斜面总辐射、法向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等3个方面分析了吐鲁番地区的可利用太阳能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最佳倾斜面总辐射年曝辐量比纬度倾斜面高1.4%,比水平面高23.16%,两组相对差值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季节变化;法向直接辐射年曝辐量比水平面总辐射低17%,两者的相对差值冬、春季大而夏、秋季小,散射辐射年曝辐量占水平面总辐射的49%,散射比和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是影响上述两种太阳能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气象站周围建筑物的遮挡可能使其水平面总辐射年曝辐量减少8%,而从气候平均态考虑,本文所用实测年的水平面总辐射也比近30年平均值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倾斜面总辐射 法向直接辐射 散射比 吐鲁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吐鲁番地区降雪的若干因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洪燕 张定文 马静秋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6期196-197,共2页
分析了吐鲁番地区降雪与积雪的时空、地理分布特征和降雪天气大气环流形势的演变,以及影响本地区降雪的若干因子,其中主要因子是大气环流,天气尺度系统、一定的温度条件是促成降雪的有利天气条件,而海拔高度和特殊的地形地势对降雪的影... 分析了吐鲁番地区降雪与积雪的时空、地理分布特征和降雪天气大气环流形势的演变,以及影响本地区降雪的若干因子,其中主要因子是大气环流,天气尺度系统、一定的温度条件是促成降雪的有利天气条件,而海拔高度和特殊的地形地势对降雪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温度 地形 大气环流 吐鲁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气象站周边典型建筑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叶冬 申彦波 +2 位作者 杜江 艾生 程兴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2-1721,共10页
为了定量分析建筑物对地面辐射的影响,利用吐鲁番气象站周边6座典型建筑物的方位角、高度及其与观测场的距离,建立了气象站周边建筑对日照时数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引入理论影响、理论有效影响和实际影响等三类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为了定量分析建筑物对地面辐射的影响,利用吐鲁番气象站周边6座典型建筑物的方位角、高度及其与观测场的距离,建立了气象站周边建筑对日照时数影响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引入理论影响、理论有效影响和实际影响等三类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仅考虑天文计算,则6座建筑对吐鲁番日照的理论遮挡时数为882.9 h,理论遮挡比例为19.9%;考虑日照计对直接辐射辐照度的响应阈值,去除太阳高度角【5°的情形,得到6座建筑对日照的理论有效遮挡时数为633.1 h,理论有效遮挡比例为14.2%;当考虑真实天气条件时,得到6座建筑对日照的实际遮挡时数在145.4~592.7 h之间,实际遮挡比例在3.3%~13.3%之间。从每座建筑的独立影响看,位于观测场南侧的2座建筑,由于其高度较高或距离太近,有效遮挡比例最大;从季节变化看,冬季太阳高度角低,日照被遮挡最严重,秋季次之,春、夏季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照时数 实照时数 建筑物遮挡 日照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气象局现代公共气象网络服务介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瑞波 尹新燕 周鸿奎 《新疆农垦科技》 2009年第4期63-64,共2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气象的关注日益加强,气象预报几乎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互联网成为现今社会人们快速接收新闻及各种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当然预报服务的互联网化就成为当务之急。石河子气象局为此建立了用于预报服务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气象的关注日益加强,气象预报几乎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互联网成为现今社会人们快速接收新闻及各种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当然预报服务的互联网化就成为当务之急。石河子气象局为此建立了用于预报服务的兴农网及功能强大的气象数据共享实时查询网站,使任何一个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快速得到准确、及时、详尽的气象预报服务以及实时气象要素数据。但是由于宣传等各方面的原因,石河子气象服务网站的访问量不高,公众对石河子现代化气象服务新产品的认识度和利用率也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局 石河子 网络服务 预报服务 气象要素数据 实时查询 服务网站 气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葡萄果粒增重及糖酸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57,共5页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吐鲁番盆地 4种主栽品种葡萄果粒重、浆果含糖量、成熟系数 (糖酸比 )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logistic生长曲线 ,而含酸量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上述各生长因子或品...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吐鲁番盆地 4种主栽品种葡萄果粒重、浆果含糖量、成熟系数 (糖酸比 )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logistic生长曲线 ,而含酸量与开花后≥ 1 5℃积温呈极显著的指数关系 ,并据此确定了上述各生长因子或品质因子变化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粒重 糖酸含量 积温 叶鲁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信息服务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志刚 葛洪艳 肖婧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
新农村建设需要气象服务的有力支持,如何做好针对农村的气象信息服务,值得我们去思考。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气象信息服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信息服务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最高、最低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永川 范泽 +2 位作者 曹艳 张林 杨红艳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0期1307-1308,1338,共3页
运用吐鲁番盆地1974~2008年1月、7月和年的平均最高、平均最低以及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其长期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增温主要在夜间;形成的负面影响是夏季的极端高温事件会有所增大。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种植饲用高粱“大力士”效益分析
8
作者 董海虎 宋水华 +5 位作者 林志新 托乎提 袁建海 陈永川 张娟 钟英 《新疆农垦科技》 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
吐鲁番的农牧民中少数民族居多数,大多都喂养家畜,但喂养的饲料来源基本是田间地头铲回的杂草,以及春小麦和复播普通籽实高梁的副产品(麦秸和高粱秆打碎),营养成分、供应都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牛、羊肉需求的增多,发展农... 吐鲁番的农牧民中少数民族居多数,大多都喂养家畜,但喂养的饲料来源基本是田间地头铲回的杂草,以及春小麦和复播普通籽实高梁的副产品(麦秸和高粱秆打碎),营养成分、供应都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牛、羊肉需求的增多,发展农区家庭规模种养殖产业,为广大的农牧民展现出了一个广阔的增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效益分析 饲用高粱 种植 少数民族 饲料来源 营养成分 养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极端最高气温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春华 吕建周 林之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共4页
根据在吐鲁番盆地组织的对比观测,得出了我国两个极端最高气温新极值,和吐鲁番盆地底部3个与最高气温有关的结论。两个新极值是,2008年8月3日艾丁湖底出现了我国最新的极端最高气温纪录:49.7℃;艾丁湖底历史上还曾出现过51℃左右的更高... 根据在吐鲁番盆地组织的对比观测,得出了我国两个极端最高气温新极值,和吐鲁番盆地底部3个与最高气温有关的结论。两个新极值是,2008年8月3日艾丁湖底出现了我国最新的极端最高气温纪录:49.7℃;艾丁湖底历史上还曾出现过51℃左右的更高记录。三点结论是,(1)艾丁湖底夏季气温日较差可高达24℃左右,比我国东部地区大得多;(2)吐鲁番盆地底部最高气温的垂直温差梯度1.7~1.9℃/100m,比东部地区夏季月平均最高气温梯度0.7~0.8℃/100m要大得多;(3)吐鲁番盆地底部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地方时16—17时)比东部地区(地方时14—15时)要晚1~2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丁湖 极端最高气温 气温日较差 气温垂直梯度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永川 张林 杨红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307-307,共1页
分析了低温冷害的标准和类型,指出作物受低温冷害的部位和特征,提出了设施农业生产中遇低温冷害时的防御措施,以为设施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 低温冷害 危害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康市日照时数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洪亮 马燕 +1 位作者 葛洪燕 杨扬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0期14-14,16,共2页
对近50年来阜康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日照时数变化的可能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阜康市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78.105 h/10 a。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季变化不明显,秋、冬季呈... 对近50年来阜康市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日照时数变化的可能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阜康市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78.105 h/10 a。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季变化不明显,秋、冬季呈显著减少趋势,11月至翌年2月减少最为显著。总、低云量变化是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同时大气透明度的降低及雾日和≥0.1 mm降水日数的增加也对日照时数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新疆阜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