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式井下流量计测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小荣 代俊清 王爱华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4期84-86,共3页
分层流量测试工艺因井下管柱不同而不同 ,吐哈油田采用的是井下投堵地面测试技术 ,其操作繁琐、费用高、分层注水量无法进行验证。通过对ZDLⅡ -C35 /W电磁式井下流量计测试原理、方法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现状的研究 ,对其适应性及误差... 分层流量测试工艺因井下管柱不同而不同 ,吐哈油田采用的是井下投堵地面测试技术 ,其操作繁琐、费用高、分层注水量无法进行验证。通过对ZDLⅡ -C35 /W电磁式井下流量计测试原理、方法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现状的研究 ,对其适应性及误差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该技术在吐哈油田是可行的 ,它的应用为吐哈油田分层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为分注井的合理调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吐哈油田 分注井 电磁式井下流量计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气举采油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马红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2,共3页
气举是人为地将高压气体从地面注入到油井中,依靠气体的能量将井中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人工举升方法,如气举完井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气举完井管柱配套技术、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井测试及工况诊断技术、气举系统优化技术。在实践中,针对吐... 气举是人为地将高压气体从地面注入到油井中,依靠气体的能量将井中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人工举升方法,如气举完井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气举完井管柱配套技术、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井测试及工况诊断技术、气举系统优化技术。在实践中,针对吐哈两个油田(鄯善油田、丘陵油田)的应用实际,从采油方式、油管尺寸、井口回压、气举阀工作参数、完井管柱、气举阀投捞技术、气举测试等具体问题解决中,对气举采油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适合吐哈油田的气举采油配套技术和配套工具系列,从而部分解决吐哈油田气举采油中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气举采油 气举采油配套技术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油田低渗透油藏压裂液体系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伊向艺 卢渊 马红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86,共3页
油井压裂改造技术作为油田增产的主体技术已日趋成熟,对压裂效果影响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压裂液体系研究一直是各油田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吐哈油田针对油田储层及油藏类型开展了压裂液体系的适应性评价研究,尤其是水基压裂液应用了胶囊破... 油井压裂改造技术作为油田增产的主体技术已日趋成熟,对压裂效果影响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压裂液体系研究一直是各油田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吐哈油田针对油田储层及油藏类型开展了压裂液体系的适应性评价研究,尤其是水基压裂液应用了胶囊破胶技术、延迟胶联技术、低温破胶技术及低残渣稠化剂,满足了吐哈低渗深井油藏在不同油藏温度及压裂施工条件下对压裂液性能的要求,为保证压裂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田 低渗透油藏 压裂液体系 水基压裂液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出砂机理研究——以雁木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建平 孙辉 +4 位作者 高斌 陈宗毅 朱彩虹 衣春霞 黄海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71,共2页
通过对典型的低渗透油田——雁木西油田进行连续出砂预测、数值出砂预测、室内实验(含水上升影响、水敏、速敏评价等)及开发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发现,该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出砂突破点,特别是较强的储层敏感性及较大的开发参数更容易造... 通过对典型的低渗透油田——雁木西油田进行连续出砂预测、数值出砂预测、室内实验(含水上升影响、水敏、速敏评价等)及开发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发现,该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出砂突破点,特别是较强的储层敏感性及较大的开发参数更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出砂。低渗透油藏出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用动态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出砂机理 雁木西油田 出砂预测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藏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作 王仪 +2 位作者 杨清玉 杜长虹 段志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101,共3页
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藏因其具有低温、水敏性强、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水力裂缝形态不确定等一系列不利压裂改造与增产的因素,其改造技术与增产难度不亚于深井、超深井,故限制了其储量的高效动用。针对这些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 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藏因其具有低温、水敏性强、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水力裂缝形态不确定等一系列不利压裂改造与增产的因素,其改造技术与增产难度不亚于深井、超深井,故限制了其储量的高效动用。针对这些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4项技术: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大粒径支撑剂尾追与高砂比施工的防支撑剂嵌入高导流技术;浅层、疏松性气藏压裂全程保护与压后放喷排液管理技术。吐哈鄯勒浅层气藏勒9-1井应用该技术进行先导性压裂试验取得成功,加砂53.1m3,最高砂液比60%,平均砂液比39.2%。压后立即用3mm油嘴控制放喷、排液50.0m3取得的返排液样品,测试其破胶水化液粘度为5.1mPa·s。压后气产量从压前4633m3/d提高到稳定的2.75×104m3/d,无阻流量5.76×104m3/d。该井压裂的成功,说明了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层压裂优化技术的适用性,并使鄯勒浅层气藏的低渗难动用储量有效动用有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气藏 压裂 交联反应 低温 水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解堵剂在鄯善油田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房伟 杨永利 杜春梅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6期71-73,共3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由于回注污水的部分指标不合格 ,导致低渗砂岩的堵塞 ,常规酸化的各种酸液体系难以有效解除堵塞。文中通过氧化解堵剂在鄯善油田的试验应用所取得的效果 ,对比分析 ,获得了一定的认识 。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氧化解堵剂 注水开发 鄯善油田 油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