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油田伴生气产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谦 王晓东 +3 位作者 高敬文 陈玉华 唐喜鸣 胡仁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对吐哈油区主要油田伴生气的生产现状、能力及生产水平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伴生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生产气油比随压力与含水等因素的变化关系,为油区天然气开发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依据。指出,地层压力、含水率... 对吐哈油区主要油田伴生气的生产现状、能力及生产水平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伴生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生产气油比随压力与含水等因素的变化关系,为油区天然气开发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依据。指出,地层压力、含水率及开采方式的改变均会影响油气比的变化,它们对气油比影响程度的变化是地层压力,次为采油方式,最后为含水率。因此,应坚持保压开采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伴生气 气油比 吐哈油田 地层压力 采油方式 开采方式 油气比 天然气开发 产量 生产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低渗透储层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希濮 孙卫 +2 位作者 高辉 郭庆 王国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和化验资料,研究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齐古组、头屯河组砂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和化验资料,研究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齐古组、头屯河组砂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状况,选用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启动压力、孔喉半径比等低渗透储层评价新参数将齐古组、头屯河组储层划分成3类,分类结果适合地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 三塘湖油田 齐古组 头屯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巴喀地区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立伟 汤达祯 +3 位作者 夏浩东 吴俊红 许浩 伏海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04-4411,共8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线衍射、压汞及核磁共振分析等手段,对巴喀地区八道湾组储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储层的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影响储层孔隙演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主要发育剩余粒间孔和...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线衍射、压汞及核磁共振分析等手段,对巴喀地区八道湾组储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储层的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对影响储层孔隙演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主要发育剩余粒间孔和溶蚀粒内孔2种孔隙类型为特征,且孔喉半径普遍较小,孔喉分布不均匀。不同沉积相带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存在差异,决定了储层孔隙类型的差异,从而导致储层物性的不同;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物的充填是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储层易溶物质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成为流体运移良好的通道,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喀地区 八道湾组 孔隙特征 沉积相带 成岩作用 构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中的应用——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凤娟 孙卫 +1 位作者 胡绪军 姜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5-1261,共7页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是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趋势。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饱和度中值压力、退汞效率和泥质含量等6个参数,对丘陵油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可以划分为E、G...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是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趋势。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饱和度中值压力、退汞效率和泥质含量等6个参数,对丘陵油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可以划分为E、G、M、P4类流动单元:E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心部位,渗流能力最强,开发程度较高,但是易发生水淹;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渗流能力较强,水淹程度较低,还存有一定的剩余油,是丘陵油田目前主要的生产动用层系;M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的边部,物性较差,目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P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间湾部位,岩性致密,注入水很难波及到,目前几乎不具备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灰色层次分析法 权重 油气 丘陵油田 三间房组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董凤娟 孙卫 +1 位作者 陈文武 姚江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Ⅰ,Ⅱ类储层中粒间-溶蚀孔发育,喉道较粗,连通性好,在高含水期之前,是主力产油和吸水层;Ⅲ类储层... 目的探讨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Ⅰ,Ⅱ类储层中粒间-溶蚀孔发育,喉道较粗,连通性好,在高含水期之前,是主力产油和吸水层;Ⅲ类储层中粒间-溶孔较发育,喉道较细,连通性较差,但孔喉分布范围比较广,在高含水期以后,该类储层变为主力产油层。结论孔隙的类型、连通情况、孔隙-喉道的组合及微裂隙的存在等方面构成的孔隙微观结构非均质性,是影响研究区注水开发效果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油田 三间房组 微观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注水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动单元储层特征及其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凤娟 孙卫 +1 位作者 贾自力 杨军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7,共5页
针对丘陵油田三间房组油藏的特点,选取能反映储层物性、沉积特征及流体性质的主要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砂体厚度和含油饱和度)对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以研究区7口取心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流动单元的储层特征,同时结合油... 针对丘陵油田三间房组油藏的特点,选取能反映储层物性、沉积特征及流体性质的主要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砂体厚度和含油饱和度)对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以研究区7口取心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流动单元的储层特征,同时结合油田生产动态资料对流动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流动单元可以分为E、G、M、P 4类,不同流动单元所处相带位置不同,物性和含油性依次变差;②不同流动单元的岩性、黏土含量、填隙物的相对含量、孔隙类型及连通情况等储层特征不同;③不同流动单元的生产动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M类流动单元目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因此,要加强M类流动单元的改造措施,从而改善油田整体的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油田 三间房组油藏 流动单元 注水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巴喀油田西山窑组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炜 陈文武 +1 位作者 王国红 周红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324,共3页
对吐哈盆地巴喀油田西山窑组砂岩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套储集层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储集层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微裂缝的综合影响,其... 对吐哈盆地巴喀油田西山窑组砂岩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套储集层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储集层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微裂缝的综合影响,其中,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微相,成岩早期由于大量粘土膜的形成,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微裂缝的大量存在使各类孔隙有效连通,提高了储集层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孔隙结构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微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文君 姚江荣 +1 位作者 公学成 熊庆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2-557,共6页
采用水驱油实验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比较复杂,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离散数据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含水饱和度末端。利用Willhite模型拟合求取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曲线,偏差较大。对其进行... 采用水驱油实验计算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比较复杂,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离散数据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含水饱和度末端。利用Willhite模型拟合求取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曲线,偏差较大。对其进行改进后,经实际油田相渗数据应用,模型拟合精度高、偏差小,标准化后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基本位于多条岩心实验数据中部,且形态与岩心数据趋势一致,值得参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 相对渗透率 Willhite模型 非稳态法 改进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鄯善—丘陵交界区域三间房组沉积相特征
9
作者 穆朋飞 熊庆勇 +3 位作者 陈铭培 李宁 杨永霞 杜冬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61-66,共6页
通过对鄯善—丘陵交界区域110口井的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三间房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相沉积。共识别出两种相、3种亚相、8种微相。三间房组沉积早期(第5砂组-第3砂组),形成了一套进积-退积的沉积序列;伴随着湖平... 通过对鄯善—丘陵交界区域110口井的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三间房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相沉积。共识别出两种相、3种亚相、8种微相。三间房组沉积早期(第5砂组-第3砂组),形成了一套进积-退积的沉积序列;伴随着湖平面下降,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湖泊沉积逐渐减少,平原沉积逐渐增加,至第4砂组第1小层(S41)沉积时期,全区均为平原沉积;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减少、前缘沉积增加;物源主要来自南部。三间房组晚期沉积(第2砂组-第1砂组)为一套进积序列,由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逐渐演变为平原沉积,研究区除了受来自南东-南部物源的影响外,也有来自北方的沉积物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丘陵交界区域 三间房组 沉积相 微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非常规天然气的储量及开采现状 被引量:55
10
作者 陈会年 张卫东 +1 位作者 谢麟元 郭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2,共4页
非常规天然气是指致密砂岩气(TSG)、煤层气(CBM)、页岩气(SG),天然气水合物、高压气(水溶气)和深层气,世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中详细阐述了非常规天然气的组成和定义,以及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 非常规天然气是指致密砂岩气(TSG)、煤层气(CBM)、页岩气(SG),天然气水合物、高压气(水溶气)和深层气,世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非常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中详细阐述了非常规天然气的组成和定义,以及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的分布、储量和开采现状等,认为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有限,新的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而且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储层损害和环境问题也有待解决,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实现非常规天然气的有效开采,这对于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越来越重要,非常规天然气必将成为新一代环保、高效的优质替代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气 储量 开采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酸化过程中铁离子沉淀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红旺 李年银 +2 位作者 陈平 赵立强 丰安琼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酸化可有效疏通地层渗流通道,改善地层流体渗流能力,实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但酸化过程中铁离子的存在容易在地层中形成沉淀,堵塞地层孔隙喉道,影响酸化效果。针对砂岩储层,开展了常规土酸、氟硼酸、多氢酸三种酸液体系中铁离子... 酸化可有效疏通地层渗流通道,改善地层流体渗流能力,实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但酸化过程中铁离子的存在容易在地层中形成沉淀,堵塞地层孔隙喉道,影响酸化效果。针对砂岩储层,开展了常规土酸、氟硼酸、多氢酸三种酸液体系中铁离子沉淀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岩储层酸化中,铁离子以多种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沉淀产物中,不同于碳酸盐岩储层采用盐酸酸化时铁离子以Fe(OH)3沉淀的形式出现。对于不同酸液体系,铁沉淀形成的条件不同。常规土酸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即出现沉淀,且在pH值为1.2时完全沉淀,氟硼酸形成铁沉淀的pH值较土酸大。多氢酸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螯合作用,使得其在一个较小的pH值范围内才会出现铁的沉淀,而且出现沉淀时pH值较大,采用该酸液体系进行砂岩储层酸化,形成铁离子沉淀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砂岩 铁沉淀 多氢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6
12
作者 井焕茹 井秀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93-97,共5页
日本政府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新目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机能,发展环境负荷量小的可持续型农业。在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措施;在技术方面大力推进了... 日本政府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新目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机能,发展环境负荷量小的可持续型农业。在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措施;在技术方面大力推进了土壤改良技术和化肥、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生物、诱虫灯等物理技术的研发,有效地推进了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投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扭转我国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我国农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全型农业 农业环境 可持续发展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驱替特征曲线特性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君 高文君 +3 位作者 彭玮 王鹏 万永红 周婕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6,共3页
驱替特征曲线法是研究油田含水规律、预测开采指标和标定可采储量最常用的方法,目前已形成50多种。在这些曲线中,筛选出能够描述不同形态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曲线一直是油田开发工作者永恒的研究课题。通过对钟德康驱替特征曲线和G... 驱替特征曲线法是研究油田含水规律、预测开采指标和标定可采储量最常用的方法,目前已形成50多种。在这些曲线中,筛选出能够描述不同形态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的曲线一直是油田开发工作者永恒的研究课题。通过对钟德康驱替特征曲线和Gao-Ⅰ驱替特征曲线特性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类水驱曲线均具备描述不同形态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特性,但前者无驱替特征曲线相对应,而后者有驱替特征曲线相对应,其应用范围更大,是最理想的驱替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替特征曲线 方程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增强聚合物体系配方研究
14
作者 杨建军 叶仲斌 +2 位作者 施雷庭 魏举鹏 冯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分析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就地起泡形成泡沫的泡沫增强聚合物体系以减小聚合物沿大通道窜流的问题。为了有效确定该体系的配方 ,实验中采用了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安排实验 ,并运用DPS数据处... 在分析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就地起泡形成泡沫的泡沫增强聚合物体系以减小聚合物沿大通道窜流的问题。为了有效确定该体系的配方 ,实验中采用了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安排实验 ,并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处理 ,找出了影响该体系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泡沫 均匀设计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页2HF井分段压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虎 孙传山 +1 位作者 李文锦 代俊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2,5,共3页
丁页2HF井是中石化部署在重庆丁山构造的一口页岩气水平预探井,该井垂深4 417 m,斜深5 700m,水平段长1 034 m,井底温度达到145°,实现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文章重点介绍了深井电缆泵送射孔-桥塞分段压裂技术... 丁页2HF井是中石化部署在重庆丁山构造的一口页岩气水平预探井,该井垂深4 417 m,斜深5 700m,水平段长1 034 m,井底温度达到145°,实现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文章重点介绍了深井电缆泵送射孔-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方面取得的一些关键配套技术,包括水平井电缆输送射孔-桥塞分段封堵技术、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技术等,填补了国内深井页岩气压裂的技术空白,为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低渗 致密气藏 多段分层压裂 压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晓歌 谢麟元 齐陆宁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4-438,共5页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4层为例,结合建构要素解析与随机建模理论,重点研究建构要素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以进行油藏类型细分及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对7口取心井观察,结合岩性、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分析,划分了9种岩相类型、7级沉积...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4层为例,结合建构要素解析与随机建模理论,重点研究建构要素控制下的油藏属性建模,以进行油藏类型细分及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对7口取心井观察,结合岩性、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分析,划分了9种岩相类型、7级沉积界面和7种构型要素,各种构建要素代表不同的变差函数。模型分析统计显示,河道充填沉积和心滩分布范围最广,占总量的63.1%;天然堤较为发育,占10.6%;决口扇、洪泛平原、河道滞留沉积、落淤层分别占8.9%,8.1%,4.9%,4.4%。总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及剩余油量,建构要素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从小到大:落淤层、洪泛平原、天然堤、决口扇、河道滞留沉积、心滩、河道充填沉积。分构型要素进行变差函数拟合并开展构型要素随机建模,可以有效凸现构型要素内部和不同构型要素间的油藏属性分布规律,为精细剖分储层,深刻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构型要素分析 变差函数 随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驱前缘解析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文君 左毅 +2 位作者 蔡喜东 白芳 马金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5-789,共5页
莱文莱特函数式中的含水率为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在确定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时常采用图解法,其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此,在新的油、水相渗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Gao简化式。该式不仅可以转化... 莱文莱特函数式中的含水率为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在确定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时常采用图解法,其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此,在新的油、水相渗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型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Gao简化式。该式不仅可以转化为方次式和Willhite式,而且也将莱文莱特函数式中的含水率转化为含水饱和度的显函数,可直接导出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前缘后平均含水饱和度、见水后平均含水饱和度以及驱油效率等方程的解析式。这些解析方程式便于注水开发指标的计算和经典图形的自动绘制。经丘陵油田实际应用,运用解析法不仅可得到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和其他注水开发指标,而且也能绘制出驱油效率与注水孔隙体积倍数、含水率与注水孔隙体积倍数等经典曲线,值得其他油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理论 相对渗透率比 分流量方程 Welge方程 解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侧26侧钻小套管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凯 李海涛 +2 位作者 温丽娟 廖小漫 郑巍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老井侧钻是油气田老井挖潜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而侧钻井经过压裂施工后,存在支撑剂回流至地面现象,特别是在一些闭合应力低、结构疏松或微裂缝较发育的砂岩层,可能会导致气井投产初期出砂,严重的气井出砂会造成地面井口、流程等生产设... 老井侧钻是油气田老井挖潜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而侧钻井经过压裂施工后,存在支撑剂回流至地面现象,特别是在一些闭合应力低、结构疏松或微裂缝较发育的砂岩层,可能会导致气井投产初期出砂,严重的气井出砂会造成地面井口、流程等生产设备的严重损害,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气井正常生产。文章以米登气田侧钻小套管气井米侧26井筒防砂为例,探讨侧钻气井小套管防砂工艺,在分析侧钻气井防砂工艺需求及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研制配套侧钻小套管气井的循环充填防砂工具和与之配套的小直径绕丝防砂筛管。选用砾石填充机械防砂工艺,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参数,施工一次成功,达到了很好的防砂效果,确保了米侧26井安全平稳生产,对今后侧钻气井防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小直径套管 气井出砂机理 机械防砂 绕丝筛管 防砂管柱 循环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