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连续油管冲洗解堵解卡技术在吐哈油田应用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刘成
朱红旺
刘丽君
-
机构
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5期75-77,共3页
-
文摘
用连续油管替代常规油管进行冲洗作业,可充分发挥挠性油管能够连续起下和密封可靠的特点;但因管径较细,曲迂度很大,使摩阻增高,如循环介质粘度大,则形成进出口间压差较大。文中提出降低设备输出排量,缓减 C T 中的液流速度,降低摩阻,在 C T 冲洗方式上采用5 种冲洗方式,计算出施工中最低排量等。在现场进行冲砂解堵解卡应用中取得效果。
-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冲洗
油田
吐哈油田
解堵
钻井
卡钻
-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国产CT80连续管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唐大丰
周金卫
杨文海
-
机构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C00期77-78,共2页
-
文摘
截止到2010年,吐哈油田一直使用进口连续管,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为此,国内研制了CT80钢级连续管。为验证其使用性能,将该连续管在吐哈油田进行试用,并与进口连续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CT80钢级连续管的疲劳寿命和整体性能已达到进口连续管水平,符合施工要求;不仅供货周期短,而且费用是进口连续管的1/2左右;国产连续管壁厚比进口类似规格连续管壁厚稍厚,单位质量稍大,在实际使用中柔性稍差。
-
关键词
国产
CT80连续管
失效原因
应用情况
性能对比
-
分类号
TE2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藏醇基压裂酸化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安耀清
吴明江
杨建委
段萍
张勇国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70,125-126,共3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编号:2009D-1503-08)
-
文摘
针对吐哈盆地巴喀和红台两个致密砂岩气藏常规的压裂液、酸化液水敏、水锁伤害严重,对储层的二次伤害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醇基压裂液、酸化液技术研究。室内岩心实验定量分析了储层水敏、水锁伤害程度,确定了压裂液及酸液中甲醇及各添加剂的最佳浓度和加量,建立了既能防水锁水敏伤害、又能实现深部酸化的多氢酸+醇酸化液体系,给出了酸液体系中各酸型的推荐使用浓度,并最终研制出了适合该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的醇基压裂、酸化液体系,其性能指标优于常规压裂、酸化液体系。现场20口井的试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说明自主研制的醇基压裂液、醇酸酸液在该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致密砂岩气藏
压裂(岩石)
水锁
伤害
醇基压裂液
醇基酸化液
-
Keywords
Tuha Basin,tight sand gas reservoir,fracturing,water-block damage,damage,alcohol-based 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fluids
-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连续油管作业机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王永胜
武月旺
左秀华
李逢珍
-
机构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2,共2页
-
文摘
随着连续油管技术的发展,连续油管作业机在油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对连续油管作业机注入头、滚筒及吊车等部位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注入头下部连续油管弯曲或折断、注入头打滑、注入头起下作业时发生异响以及连续油管从滚筒和注入头之间折断等故障的原因,并对所有常见故障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
关键词
连续油管作业机
故障分析
解决方法
-
分类号
TE9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TS88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井下连续管力学行为分析软件及应用
被引量:7
- 5
-
-
作者
王安义
龙尧
蔡科涛
吴大飞
刘云见
白兰昌
-
机构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江汉机械研究所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49,94,共3页
-
基金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井下连续管力学行为研究"(2006STS02)
-
文摘
连续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井下作业,但因其在井下受力复杂,经常会出现断裂、卡堵等井下事故。为此,基于不同井眼轨迹中连续管的受力特点,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及方法,结合其具体的作业工况,开发了井下连续管力学行为分析软件,并运用软件对连续管井下作业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连续管作业施工方案的设计、连续管注入头改进设计以及连续管井下安全性评价等,对于提高作业施工质量,减少作业事故,降低施工成本都具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井下作业
连续管
力学行为
分析软件
-
Keywords
downhole operation,coiled tubing,mechanical behavior,analysis software
-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井下连续管轴向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王安义
梁政
刘云见
白兰昌
刘敏达
-
机构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94,共4页
-
基金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井下连续管力学行为研究"(2006STS02)
-
文摘
针对连续管在井眼中的受力特点,考虑连续管自重、井壁支反力、井壁对连续管的轴向摩擦力、连续管内外流体压力和粘滞阻力、井斜角、方位角以及流体对连续管的浮力等对连续管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井下连续管轴向力分析模型。编制了相应的力学分析软件,并结合具体的作业工况,对连续管轴向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摩擦因数、连续管尺寸改变了连续管轴向力的分布,井眼尺寸对其轴向力的影响很小。该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现场连续管井下作业的设计与施工。
-
关键词
连续管
轴向力
力学模型
影响因素
-
Keywords
coiled tubing,axial force,mechanical model,influencing factor
-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基于XMAC资料的火山岩压裂储层应力分析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卢红杰
朱辉明
王春利
沈彬彬
马玉鹏
李雨龙
-
机构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技术开发部
中油测井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51,共4页
-
文摘
储层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对指导压裂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分析牛东构造的密度测井、声电成像及地层倾角和压裂曲线等资料,结合XMAC资料和岩心刻度测井研究了牛东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建立了三维应力模型,绘制了单井应力剖面图、区域地应力分布图和区域地应力等值线图,用XMAC资料计算的地应力方位与由地层倾角得到的结果相一致,求取的压裂层段平均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与压裂施工瞬时停泵时折算的压裂层段中点压力值基本吻合。
-
关键词
TE
XMAC资料
压裂
火山岩
地应力
岩石力学特征
破裂压力
-
Keywords
XMAC data,fracturing,volcanic,earth stress,rock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fracture pressure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循环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8
-
-
作者
武月旺
左秀华
牛庆华
-
机构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4,共2页
-
文摘
针对格鲁吉亚国家十二区块塔里巴尼油田的油井出泥砂严重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循环采油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对于采油过程中出泥砂严重的油井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现场试验、应用延长了油井的维修周期,大大降低了维修井的费用,并在该油田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该油田的油井出泥砂的原因和对采油的危害、过去在采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循环采油技术工艺的试验、流程和所用设备的工作程序、技术参数以及现场实施应用等。
-
关键词
循环采油
油井出砂
防砂
格鲁吉亚
-
Keywords
circulation oil recovery, well sanding, sand prevention, Georgia
-
分类号
TE3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起下立柱带压作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 9
-
-
作者
伏健
王小龙
高涛
刘慎成
-
机构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09,共4页
-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15-2017年重大推广项目"带压作业技术推广"(2015B-1712(JT))
-
文摘
针对国内带压作业施工效率低和不能起下立柱的问题,研制了起下立柱带压作业装置。重点设计了带压起下立柱作业平台,将立柱穿过作业平台中部的立柱排放孔立在地面上;三闸板防喷器无线远程控制系统可及时安全地处理井口失控风险;升降液缸差速控制可实现轻载荷时带压快速起下管柱,提高作业效率;油管接箍探测器检测成功率高,为带压作业装置各防喷器组动作提供依据。起下立柱带压作业装置现场应用7井次,与常规作业方式相比,施工效率提高11.5%以上。该装置性能安全可靠,满足井口压力21 MPa、5 000 m以内井深的带压作业要求。
-
关键词
起下立柱
带压作业
远程控制
差速控制
接箍探测
-
Keywords
stand running
snubbing operation
remote control
differential control
coupling detection
-
分类号
TE9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双根起下的带压作业系统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史永庆
孙世茂
陈楠
刘世峰
伏健
刘炜
-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中成装备制造公司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5—2017年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带压作业技术推广”(2015B-1712(JT))
-
文摘
常规带压作业施工存在起下速度慢、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时间长、作业成本高、设备规模大和搬安效率低等问题。鉴于此,开发了双根起下的带压作业系统。该系统通过修井机与带压作业装置的合理匹配,设计增加双根排放飘台,充分利用修井机动力,使两套装置动力集成化,实现了带压作业施工双根起下,大幅度减少了现场搬安工作量,缩短了作业时间;双根排放飘台与带压作业装置工作平台一体化设计,安装迅速,运输方便;将原装置远程控制室改为井口操作台,带压操作时各岗位之间沟通及时准确,提高了带压作业的安全性。现场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双根起下4趟管柱比单根起下4趟管柱缩短40 h,每井次搬安可节约20 h,综合施工效率提高16.7%以上。双根起下的带压作业系统解决了常规带压作业施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关键词
带压作业
双根起下
动力集成
一体化设计
防碰距离
双根排放飘台
-
Keywords
snubbing operation
double joint running
power integration
integrated design
anti-collision distance
double joint handling platform
-
分类号
TE9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低浓度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 11
-
-
作者
朱辉明
卢红杰
沈彬彬
谢金丁
马云瑞
谢泽洪
-
机构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技术开发部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4,99,共5页
-
文摘
聚合物压裂液冻胶体系在压裂施工过程中会在裂缝中和裂缝壁留下残渣造成储层伤害,降低聚合物浓度可以减轻这种伤害,但又会遇到冻胶体系黏弹性降低支撑剂沉降的问题,因此,研究优选满足携砂要求的低浓度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具有实际意义。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低浓度聚合物压裂液的增稠剂、交联剂及破胶剂,并评价了压裂液体系的抗温抗剪切性能、流变性能、携砂性能、破胶性能、低伤害性能、防膨性能和滤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聚合物压裂液的浓度为常规聚合物压裂液浓度一半时即可满足压裂时的携砂要求,抗温抗剪切性能优于清洁压裂液和常规聚合物压裂液,并且破胶后的残渣量明显减少,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程度,是一种较为环保的低伤害压裂液。
-
关键词
低浓度聚合物
压裂液体系
增稠剂
交联剂
破胶
-
Keywords
low concentration polymer,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thickener, cross linking agent, gelout
-
分类号
TE357.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充气式油管堵塞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伏健
王永康
李文霞
魏琼
-
机构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各大油田下入油管堵塞器堵塞油管时,或多或少都存在堵塞效果欠佳,堵塞后油管内仍有溢流,起全井管柱需要投堵多次堵塞器的问题,为此,研制了充气式油管堵塞器。该堵塞器自带密封动力源,压缩胶筒主要依靠自身高压氮气,不受外界环境负面影响,性能稳定,密封效果好,且外界井压对其有助封作用。密封压差在0~35MPa,且有一定的气密封能力,特别适用于油井的带压作业。充气式油管堵塞器在吐哈油田现场应用5井次,均一次性封堵成功。
-
关键词
油管堵塞器
充气
投堵
带压作业
-
Keywords
tubing blanking plug
pneumatic
dropping and blocking
snubbing operation
-
分类号
TE9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油水井挤水泥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赵明凯
-
机构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3期100-100,共1页
-
-
关键词
封堵
水泥浆
井眼
液体
鉴定
施工
油水井
挤水泥施工
-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气体钻井岩石应力应变场对井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 14
-
-
作者
高如军
何世明
侯文波
张永磊
邹长虹
-
机构
川庆钻探钻采工艺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4077)
"863"计划项目(2006AA09Z312)资助
-
文摘
井斜问题是气体钻井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瓶颈,因为井底负压差条件使地层岩石的视强度显著降低,一方面有利于地层岩石破碎与提高机械钻速,另一方面也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大的井斜角。目前对气体钻井过程中的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甚少。以传统的井周应力模型为基础,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和原始地应力的作用,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气体钻井井周与井底岩石应力应变场分布。分析结果认为,气体钻井井底岩石应力分布的差异是造成井斜的主要原因,井眼轨迹有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漂移的趋势。
-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岩石力学
有限元分析
-
Keywords
Gas drilling
Hole deviation
Rock 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
分类号
TE2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TE24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XQY-2JB抽油杆动力钳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李军
金志鹏
金建国
唐海兵
伏健
鲍黎
-
机构
吐哈油田公司开发处
吐哈油田公司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中原油田公司井下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0,1,共3页
-
文摘
在人工修井作业过程中,往往采用原始的连续锤击螺纹部位后进行强行卸扣。据统计,2003-2005年,在上、卸抽油杆过程中因螺纹发生严重变形而导致抽油杆每年报废约8000根。为此,研制了XQY-2JB抽油杆动力钳。该动力钳主要由主钳、背钳、吊筒、抽油杆扶正器、扭矩压力表、液路系统等部分组成。现场试验及应用情况表明,使用该动力钳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抽油杆上、卸扭矩严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确保了修井作业安全性。
-
关键词
抽油杆
动力钳
结构组成
技术特点
-
Keywords
sucker rod, power tong, structure, technical feature
-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935.0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复合铬高温暂堵剂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16
-
-
作者
安维青
刘建仪
安维杰
海显莲
李丹
李寒冰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
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
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9-22,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部分成果(07-01Z-01-07 2009E-0307)
-
文摘
复合铬高温暂堵体系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交联剂Y、交联剂G及破胶剂等添加剂组成。在120℃下通过测定成胶时间和破胶时间评价了聚合物、交联剂种类及浓度对暂堵剂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暂堵剂配方为:0.4%~0.55%聚合物PAM-1+0.2%~0.3%复配铬(G/Y=1~2)交联剂+0.03%破胶剂。进一步考察了盐度、剪切、地层岩性对暂堵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小于25 000 mg/L时,盐度对暂堵体系影响不大;在经过诸如管线和岩心剪切后,该体系的粘度保持率依然很高,保持在83%左右;与空白实验比较,该体系在砂岩及碳酸盐环境下成胶时间及破胶时间、成胶强度基本保持稳定。
-
关键词
复合铬交联剂
高温暂堵剂
成胶时间
破胶时间
强度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
Keywords
combination chromium crossing agent
high temperature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gelation time
gel breaking time
strength
HPAM
-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TQ433
[化学工程]
-
-
题名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体积压裂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张建军
-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4,13,共3页
-
文摘
吐哈油田鲁克沁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中低孔、低渗等特点,属于难动用储量.其地层条件下原油具有高密度、高凝固点、高非烃含量、中等含蜡量等特点,原油流度低,渗流困难,单井自然产能低,如果不对油层进行有效改造,就难以实现高效开发和有效动用.前期进行一定规模的储层改造,但总体来说油井增产表现为“两低两短”:幅值低、累计增产量低、峰值增产期短、总有效期短;部分井压裂效果不及常规酸化;水基压裂液返排率底;区域油藏为边底水油藏,储层上部隔层普遍较厚,下部隔层较差,人工裂缝向下延伸的趋势较大,且储层下部距含油水层或水层距离较近,压裂施工沟通下部水层的机率大,大大影响压裂效果,严重影响了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开展了提高稠油油藏压裂改造效果的研究,提出了厚油层层内细分层压裂体积改造新工艺,该工艺打破了传统以层为单位的分层压裂,在厚层内实施细分段改造.通过优选封隔器与配套工具,优化施工设计,实现了厚油层层内以K344为核心的分层压裂工艺管柱系列细分层不动管柱一次压裂两层或多层的目的,同时形成了高温延迟交联压裂液体系、大孔径射孔、压前油层预处理、全程充填式加砂及控制缝高延伸等一系列配套技术.该技术2011 ~2012年实施78井次,增油效果显著.基本形成了稠油层内分层压裂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鲁克沁油田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鲁克沁深层稠油
层内分段
体积压裂
-
Keywords
Lukeqin deep-seated heavy oil,subsection inside layers,volume fracturing
-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