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对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30
1
作者 方祥位 陈正汉 +1 位作者 申春妮 孙树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51-1454,共4页
用净平均应力和吸力等于常数、偏应力增大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剪切对非饱和土水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水特征曲线依赖于偏应力,改进了非饱和土中水量变化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含水量-吸力-净平均应力-偏应力形式的土-水特... 用净平均应力和吸力等于常数、偏应力增大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剪切对非饱和土水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水特征曲线依赖于偏应力,改进了非饱和土中水量变化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含水量-吸力-净平均应力-偏应力形式的土-水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剪切 偏应力 土-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在p-s平面上屈服轨迹及土-水特征曲线的探讨 被引量:49
2
作者 黄海 陈正汉 李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用一系列吸力增量与净平均应力增量之比为常数的三轴排水固结试验探讨了非饱和土在p-s平面上的屈服特性、 变形特性和水量变化特性,由试验结果得到了初始屈服线的形状、压缩指数的变化规律和广义土-水特征曲线,改进了 Alons... 用一系列吸力增量与净平均应力增量之比为常数的三轴排水固结试验探讨了非饱和土在p-s平面上的屈服特性、 变形特性和水量变化特性,由试验结果得到了初始屈服线的形状、压缩指数的变化规律和广义土-水特征曲线,改进了 Alonso提出的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 P-S平面 屈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与土的本构模型──广义塑性力学讲座(3)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颖人 陈瑜瑶 段建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首先介绍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该准则能准确判断各应变分量的加卸载状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数值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给出了硬化压缩土和硬化剪胀土的屈服条件与计算参数,并由算例说明了... 首先介绍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该准则能准确判断各应变分量的加卸载状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数值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给出了硬化压缩土和硬化剪胀土的屈服条件与计算参数,并由算例说明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加卸载准则 本构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申春妮 杨德斌 +1 位作者 方祥位 张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主要分析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对美国现行的两个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设计一个合适的混凝土快速试验方法应该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硫酸盐侵蚀 混凝土 快速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原状膨胀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卢再华 陈正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以复合体损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饱和原状膨胀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模型可反映原状膨胀土的三个主要特征(胀缩性、裂隙性和超固结性)造成的独特的力学特性,即,低围压情况下的软化和剪胀,围压较高时的硬化和剪缩以及干湿变化时的反... 以复合体损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饱和原状膨胀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模型可反映原状膨胀土的三个主要特征(胀缩性、裂隙性和超固结性)造成的独特的力学特性,即,低围压情况下的软化和剪胀,围压较高时的硬化和剪缩以及干湿变化时的反复胀缩特性。模型共包含23个参数,都可由试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膨胀土 弹塑性损伤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屈服面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颖人 段建立 陈瑜瑶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 (即体积屈服面与 q方向上及θσ 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 )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Lode角θσ 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在广义塑性力学中不必采用硬化定律 ,就能得出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塑性力学 屈服面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8
7
作者 申春妮 杨德斌 +1 位作者 方祥位 张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4年第2期16-19,共4页
笔者对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防止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一些方法措施。为进一步研究硫酸盐侵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线场理论中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解析式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明成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给出了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解析表达式,根据它,应用滑移线场的基本理论和应力特征线的基本性质,可以方便地构造滑移线网。
关键词 岩土材料 滑移线场 应力边界条件 解析表达式 边坡 稳定性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平衡的安全系数统一求解格式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丽 杨明成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79-282,共4页
基于力平衡求解安全系数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在边稳定分析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条间力假设的不同,各种方法的计算格式也不同,既不便于程序的编写,也不便于人们理解各自方法的优缺点。首次将现有基于力平衡求解安全系数的极... 基于力平衡求解安全系数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在边稳定分析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条间力假设的不同,各种方法的计算格式也不同,既不便于程序的编写,也不便于人们理解各自方法的优缺点。首次将现有基于力平衡求解安全系数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条间力的假定表示成统一形式,根据力的平衡,导出了简单明了的条间力递推方程。根据条间力递推方程,建立了传统意义下基于力平衡的安全系数统一求解格式,使计算原理更为清晰,计算过程更为简单。在此基础上,如果将严格Janbu法所满足的条块力矩平衡方程表示成条间力的假定,严格Janbu法也可采用基于力平衡的安全系数统一求解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力平衡 条间力递推方程 安全系数 统一求解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被引量:26
10
作者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 实验表明 ,经典塑性力学难以反映岩土材料的变形机制 ,究其原因在于经典塑性力学作了传统塑性势假设、关联流动法则假设和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假设。广义塑性力学放弃了这些假设 ,采用了分量理论 ,由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塑性公式 ,它既适用于岩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力学 塑性势 屈服面 广义塑性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与科研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正汉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了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方面的素质教育,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对理论模型的定义、作用、结构,建模的原则、方法、过程、关键及修正方法,理论模...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了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方面的素质教育,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对理论模型的定义、作用、结构,建模的原则、方法、过程、关键及修正方法,理论模型的评价标准等做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岩土力学创新研究提出了10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理论模型 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评价标准 理论结构 科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严格平衡的安全系数统一求解格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明成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65-1568,共4页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宜采用严格极限平衡条分法,特别是对于任意形状滑动面。由于条间力假设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求解格式,既造成计算及应用的不方便,又掩盖了各自方法的优劣。首次将现有严格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条间力的假...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宜采用严格极限平衡条分法,特别是对于任意形状滑动面。由于条间力假设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求解格式,既造成计算及应用的不方便,又掩盖了各自方法的优劣。首次将现有严格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条间力的假定表示成统一形式,根据力和力矩的平衡,导出简单明了的条间力递推方程和条间力矩递推方程。根据这2个方程,通过Newton-Raphson法建立了传统意义下基于严格平衡的安全系数统一求解格式。所需有关导数均可用递推公式计算,其性质为解析解,因而计算格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收敛性。所有公式均为代数式,便于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严格平衡 递推方程 安全系数 统一求解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的安全性鉴定探讨及加固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用 王平 许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68,共4页
根据近几年来对加筋土挡墙的检测、鉴定或司法鉴定、加固设计、边坡评估的经验,主要介绍了加筋土挡墙工程的鉴定内容;同时给出了一个在竣工后正常使用近11年,加筋土挡墙加固的工程实例。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加固设计 安全性鉴定 工程实例 边坡 竣工 检测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trix VB插件实现在VB中的MATLAB编程及其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辉国 石少卿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介绍了利用MatrixVB插件实现从VB中调用MATLAB函数的具体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 。
关键词 MATLAB编程 MATRIXVB MATLAB 结构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水泥灌浆材料导电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建虎 刘颖芳 +2 位作者 颜丽桃 张同周 陈取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233-236,共4页
石墨-水泥灌浆材料采用低价的工业石墨粉作为导电材料,兼有导电材料的导电特性和灌浆材料高流动性的特点,适合材料用量较大的防雷接地工程。通过试验研究了石墨-水泥灌浆材料的导电规律和试件质量。试验发现,材料电阻率随石墨掺量的增... 石墨-水泥灌浆材料采用低价的工业石墨粉作为导电材料,兼有导电材料的导电特性和灌浆材料高流动性的特点,适合材料用量较大的防雷接地工程。通过试验研究了石墨-水泥灌浆材料的导电规律和试件质量。试验发现,材料电阻率随石墨掺量的增加而变小,随龄期增长而变大,石墨掺量大的试件极易开裂,工业石墨粉对水泥基材料电阻率的降低效果不明显。石墨掺量过高、过低的试件电阻率离散性较大,试件质量不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水泥 流动度 电阻率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壁式挡墙的安全性鉴定探讨及加固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用 王平 吴曙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重庆市某高填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扶壁出现裂缝,墙体产生倾斜和变形。为此,及时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经过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了卸载、施加预应力锚索和框架梁、柱的联合支护措施,终于使边坡变形趋于稳定,保证了高填方边坡工程... 重庆市某高填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扶壁出现裂缝,墙体产生倾斜和变形。为此,及时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经过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了卸载、施加预应力锚索和框架梁、柱的联合支护措施,终于使边坡变形趋于稳定,保证了高填方边坡工程的安全。对扶壁式挡墙的安全性鉴定和对挡墙的加固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鉴定 扶壁式挡墙 加固 框架梁 墙体 高填方工程 施工过程 指挥部 预应力锚索 边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结构动力有限元结果处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石少卿 尹平 +1 位作者 陈辉国 张湘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讨论了动力有限元求解瞬间波动过程中产生的高频振荡的原因以及常用的解决方法,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进行处理,主要讨论了利用小波分析降低减加速度频率振荡的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小波分析方法能够将动力响应中的各种... 讨论了动力有限元求解瞬间波动过程中产生的高频振荡的原因以及常用的解决方法,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进行处理,主要讨论了利用小波分析降低减加速度频率振荡的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小波分析方法能够将动力响应中的各种频率组分精细地分解出来,根据系统的截止频率对动力响应进行重组,经过重组后的动力响应信号较原始信号更加真实可靠,从而达到了消除高频振荡现象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验证了本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有限元 结果处理 结构 应用 动力响应 小波分析方法 高频振荡 波动过程 减加速度 截止频率 响应信号 振荡现象 行处理 重组 求解 分解 算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某库房检测与加固
18
作者 雷用 刘东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2年第2期21-22,共2页
介绍了库房检测的思路 ,分析了裂缝的形成原因 ,提出了加固处理的方案。
关键词 重庆 库房 检测 加固 水平裂缝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框上砖混结构中连续托梁的设计探讨
19
作者 陈进 江世永 许广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2年第1期13-14,18,共3页
以底框上砖混结构的实际工程为例 ,分别采用框支墙梁设计法和满载框架设计法对上部墙体不同层数、上部墙体不同开洞位置 ,以及不同跨度的连续托梁进行了内力分析 ,确定了考虑墙梁作用的连续托梁的简便计算方法。
关键词 底框结构 连续托梁 墙梁 竖向荷载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