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屋顶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复合热水技术应用初探——以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为例
1
作者 李蒙 胡望社 +2 位作者 陈金华 沈小东 薛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8,23,共5页
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地源热泵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较成熟的技术。然而当建筑功能及使用等原因而出现季节冷热负荷不均衡时,容易对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探讨和归纳屋顶太阳能与地源... 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地源热泵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较成熟的技术。然而当建筑功能及使用等原因而出现季节冷热负荷不均衡时,容易对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案例,探讨和归纳屋顶太阳能与地源热泵复合热水技术在重庆地区的应用条件和可行方案,并进行系统计算分析,以期为重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地区 屋顶太阳能 地源热泵 复合热水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文通 陈勇 +2 位作者 陈超 陈昌兵 刘欣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4,共6页
近年来对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分析了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材... 近年来对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分析了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土壤有机物污染物(农药、芳香族类和石油类等)的降解以及重金属离子(Ag+、Cr6+等)的光催化还原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 土壤污染 有机物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波段成像对比演示系统设计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正刚 康青 +2 位作者 沈志强 陈善静 崔长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15-119,共5页
为了解决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同时、直观成像及对比演示问题,提出了构建一种上述三波段成像对比演示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图像采集端、信号处理平台和图像输出投影端三部分进行了设计和构建,搭建了一个三波段同步实时输出的演... 为了解决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同时、直观成像及对比演示问题,提出了构建一种上述三波段成像对比演示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图像采集端、信号处理平台和图像输出投影端三部分进行了设计和构建,搭建了一个三波段同步实时输出的演示平台。从对平台的光谱敏感度验证以及涂料、色片、布料、图案、仿真植物等人工合成物的成像对比来看,达到了实现三波段同时对比成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紫外 可见光 近红外 对比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绿色建筑模拟能耗计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沈小东 胡望社 +3 位作者 肖益民 李蒙 薛明 王健琪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77-180,共4页
大力提倡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何选择适合建筑自身特点的节能技术、产品和措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成为了建筑设计阶段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引入了模拟能耗分析,本文对拟建建筑的墙体保温、遮阳、照明、空调通风进行了具体的分... 大力提倡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何选择适合建筑自身特点的节能技术、产品和措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成为了建筑设计阶段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引入了模拟能耗分析,本文对拟建建筑的墙体保温、遮阳、照明、空调通风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基准建筑的能耗比对,确定节能措施,达到了突出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基准建筑 节能率 模拟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胡敏酸吸附3,3',4,4'-四氯联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伟 方振东 +3 位作者 谯华 郝全龙 张楷 付高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7,共6页
3,3',4,4'-四氯联苯(PCB77)是毒性最强的PCBs同系物之一。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pH、离子强度以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胡敏酸(HA)吸附PCB77的影响。采用linear模型、Freundlich模型以及Langmuir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低pH时,H... 3,3',4,4'-四氯联苯(PCB77)是毒性最强的PCBs同系物之一。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pH、离子强度以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胡敏酸(HA)吸附PCB77的影响。采用linear模型、Freundlich模型以及Langmuir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低pH时,HA分子发生团聚,形成大量"微孔"和"中孔"结构,吸附位点增多,吸附能力增强,随着pH的升高,HA溶解性增强,疏水性降低,吸附PCB77的能力降低,Langmuir模型拟合最优;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Ca^(2+)所带正电荷中和HA表面负电荷并与PCB77形成竞争吸附,吸附PCB77的能力降低,Freundlich模型拟合最优;随着温度的升高,外部热量弥补了系统熵和焓的负变化,PCB77溶解度增大,HA吸附PCB77的能力降低,Freundlich模型拟合最优。实验结果表明,低pH、低离子强度、低温条件下,利于HA对PCB77的吸附。研究环境因子对HA吸附PCB77的影响,以期阐明环境因子与PCB77环境行为的动态关系,为原位修复PCBs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胡敏酸 3 3' 4 4'-四氯联苯 吸附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应用于战场水环境TNT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刘婧婷 谯华 +1 位作者 冯孝杰 陈志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25-127,131,共4页
为了快速检测战场水环境中TNT含量以判断水源可用性,提出了建立关于TNT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分析ELISA的建立要点:根据TNT分子结构官能团的可改造性提出了合成半抗原的3种方法;对应3类半抗原采用不同蛋白偶联方法合成3种人工抗... 为了快速检测战场水环境中TNT含量以判断水源可用性,提出了建立关于TNT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分析ELISA的建立要点:根据TNT分子结构官能团的可改造性提出了合成半抗原的3种方法;对应3类半抗原采用不同蛋白偶联方法合成3种人工抗原;分析动物体对TNT人工抗原可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并可获得满足ELISA要求的抗血清;样品前处理方法可满足快速检测要求。从理论证明建立TNT的ELISA并满足检测要求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利用此法检测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水环境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半抗原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中岩石床蓄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付博亨 庄春龙 +2 位作者 黄光勤 王楠 席新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42-145,161,共5页
以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中岩石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岩石床的传热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结构、材质对岩石床蓄热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工程,应结合当地岩石种类,选取导热系数小,容积比热容大的岩石作为蓄热材料;当岩石大小不均匀时,应沿空气流... 以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中岩石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岩石床的传热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结构、材质对岩石床蓄热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工程,应结合当地岩石种类,选取导热系数小,容积比热容大的岩石作为蓄热材料;当岩石大小不均匀时,应沿空气流动方向,按粒径由大至小的顺序摆放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岩石床堆放高度越高,蓄热速率越快,建议垂直摆放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岩石床 数学模型 蓄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TiO_2/石英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勇 陈超 +2 位作者 刘欣伟 陈昌兵 张文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7-1040,共4页
采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选取石英砂作为载体,制备了La掺杂TiO2/石英砂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DSC-TG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选取TNT废液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复合... 采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选取石英砂作为载体,制备了La掺杂TiO2/石英砂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DSC-TG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选取TNT废液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复合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适量的镧掺杂能够提高TiO2/石英砂的光催化活性,当镧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焙烧温度为400℃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溶胶G凝胶法 改性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Fe共掺杂TiO_2/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勇 陈鹏 +1 位作者 陈超 谷科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选取活性炭纤维作为载体,制备了La、Fe共掺杂TiO2/ACF复合材料,通过紫外灯照射,对甲醛气体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的La、Fe掺杂量能够提高TiO2/活性炭纤维的光...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选取活性炭纤维作为载体,制备了La、Fe共掺杂TiO2/ACF复合材料,通过紫外灯照射,对甲醛气体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适宜的La、Fe掺杂量能够提高TiO2/活性炭纤维的光催化活性。当La的掺杂量为0.5%(摩尔分数),Fe的掺杂量为0.5%(摩尔分数),焙烧温度为350℃时,La、Fe共掺杂TiO2/ACF光催化性能最佳,反应2h甲醛降解率达到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G凝胶法 共掺杂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Fe共掺杂TiO_2/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勇 谷锦 +2 位作者 陈鹏 张静静 陈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003-3006,301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Fe共掺杂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对TNT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考... 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Fe共掺杂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对TNT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La、Fe的共掺杂抑制了TiO2的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吸光性能;适量的La、Fe共掺杂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当La与Fe的掺杂量分别为0.5%和0.05%(摩尔分数),煅烧温度为400℃时,其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材料 光催化 掺杂 LA 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纳米TiO2/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欣伟 陈勇 +1 位作者 陈昌兵 张文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尿素为N源,电气石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UV-Vis DRS,SEM,ED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别考察煅烧温度、掺N量、电气石添加量、催...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尿素为N源,电气石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UV-Vis DRS,SEM,ED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别考察煅烧温度、掺N量、电气石添加量、催化体系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500℃,N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电气石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为3g/L,500W紫外灯照射条件下,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TNT(10mg/L)的效果最佳,且具有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TI02 电气石 复合材料 光催化 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掺杂TiO_2/活性炭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鹏 陈勇 +1 位作者 陈超 谷科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5,6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原料,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制备了镧掺杂TiO2/ACF复合材料,通过紫外灯照射,对甲醛气体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镧的掺杂能够提高TiO2/ACF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当焙烧温度...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镧和钛酸丁酯为原料,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制备了镧掺杂TiO2/ACF复合材料,通过紫外灯照射,对甲醛气体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镧的掺杂能够提高TiO2/ACF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当焙烧温度为400℃,镧的掺杂量为2%(摩尔分数)时,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志莉 尹文琦 +2 位作者 刘洪涛 刘强 杨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3-1727,共5页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可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传统的土壤石油烃污染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便携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大面积诊断土壤污染区域和数字化土壤制图的需求。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便捷、低成本和无污染等优势,是土壤信息...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泄漏可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传统的土壤石油烃污染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便携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大面积诊断土壤污染区域和数字化土壤制图的需求。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便捷、低成本和无污染等优势,是土壤信息快速获取最有潜力的手段,也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该技术目前在监测土壤性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石油烃含量反演模型的实际应用仍然是难点,而且针对现有的成果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总结。文章探讨了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土壤石油烃污染的可行性,并归纳和总结了污染土壤的光谱敏感波段、预测模型和光谱数据库三个方面近几年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应加强多种类型土壤石油烃混合物样本、通用的石油烃预测模型、野外光谱测量实验和成像光谱技术等四方面研究,以期为后续进行土壤石油烃污染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土壤石油烃污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帅 谢朝新 +2 位作者 周宁玉 王毅 陈璐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5,49,共5页
采用1种新型的聚酰胺(PA)正渗透膜,分别研究了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时,不同汲取液(DS)含量、不同膜朝向下的水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膜的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模式(AL-DS模式)时,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均增... 采用1种新型的聚酰胺(PA)正渗透膜,分别研究了葡萄糖、蔗糖、果糖作正渗透汲取液溶质时,不同汲取液(DS)含量、不同膜朝向下的水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膜的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模式(AL-DS模式)时,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均增大,但水通量的增加量均随含量的提高而减小,蔗糖对应水通量的增加量高于葡萄糖和果糖;当膜的活性层朝向原料液(FS)模式(AL-FS模式)时,水通量远小于AL-DS模式下的水通量,随着DS含量的增大,3种糖对应水通量都几乎不变,增至高含量时,水通量反而略有下降;在2种模式下,DS含量相同时,果糖对应的水通量最大,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葡萄糖 蔗糖 果糖 含量 膜朝向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好氧堆肥的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继豪 沈小东 +4 位作者 张平 师杰 赵志伟 张帅 麦正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3-18,共6页
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使世界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显著增加,好氧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回收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的原理、发展概况、影响因素及参数控制;对堆肥产物利用进行了综... 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使世界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显著增加,好氧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回收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的原理、发展概况、影响因素及参数控制;对堆肥产物利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堆肥产物的无害化评价指标、堆肥施用对土壤和植物的有益效应,指出了堆肥产物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 资源化 评价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渗透膜活性层朝向对正渗透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毅 谢朝新 +1 位作者 周宁玉 刘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9-53,共5页
为了研发和实用化PA正渗透系统,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研究了一种新型聚酰胺(PA)正渗透膜的活性层在朝向料液(active layer-facing-feed solution,AL-FS)和汲取液(active layer-facing-draw solution,Al-DS)2种模式下的正渗透水通量、反向溶... 为了研发和实用化PA正渗透系统,通过在线实时监测研究了一种新型聚酰胺(PA)正渗透膜的活性层在朝向料液(active layer-facing-feed solution,AL-FS)和汲取液(active layer-facing-draw solution,Al-DS)2种模式下的正渗透水通量、反向溶质通量、特性反向通量和脱盐率等4大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汲取液浓度较低时,2种模式下的水通量、反向溶质通量大致相当;在汲取液浓度较高时,AL-DS模式的水通量要高于AL-FS模式的水通量,同时,AL-DS模式的反向溶质通量大约是AL-FS模式的反向溶质通量的2倍;在AL-FS模式下的特性反向溶质通量略低于AL-DS模式下的特性反向溶质通量;AL-FS模式下的脱盐率略高于AL-DS模式下的脱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聚酰胺 水通量 反向溶质通量 特性反向溶质通量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生物降解性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3 位作者 韦友亮 王九 方建华 吴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用液体石蜡模拟润滑油,采用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了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对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采用比浊法测定OD值并结合表面张力变化,分析添加剂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中添加LEDA... 用液体石蜡模拟润滑油,采用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了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对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采用比浊法测定OD值并结合表面张力变化,分析添加剂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中添加LEDA和ODEA培养12 d,生物降解指数从38.78%分别提高到61.67%和65.66%,这是因为烷醇酰胺类物质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增大了微生物与油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微生物营养,共同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醇酰胺 表面活性剂 生物降解 润滑油 液体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蒸馏海水淡化的热质传递强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涛 陈志莉 +3 位作者 杨毅 彭靖棠 姚洋 刘洪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9-563,共5页
针对管式海水淡化的局限性,提出两种提高管式蒸馏热质传递效能的方法,研究不同强化方式下管式蒸馏淡化热质传递特性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管外增设肋片和表面亲水改性等方式的淡化器均能达到良好的产水效果。肋片型管式淡化器产水... 针对管式海水淡化的局限性,提出两种提高管式蒸馏热质传递效能的方法,研究不同强化方式下管式蒸馏淡化热质传递特性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管外增设肋片和表面亲水改性等方式的淡化器均能达到良好的产水效果。肋片型管式淡化器产水率比光滑管式淡化器高,并随运行温度的升高,产水率提高幅度增大,运行温度为75℃时,肋片型管式淡化器产水率比光滑管式淡化器提高43%;亲水改性型淡化器的产水率较高,运行温度为75℃时,亲水改性淡化器比光滑管式淡化器产水率提高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管式蒸馏 增设肋片 亲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m(M)比值对磷酸镁水泥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明 汪宏涛 +1 位作者 肖晓 曹巨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3090-23095,共6页
研究了原材料磷酸二氢铵(P)与氧化镁(M)的质量比值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通过XRD、扫描电镜和能谱检测分析了该比值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材料体系是由大量未反应的氧化镁颗粒被水化产物胶结而形成的强度体系,... 研究了原材料磷酸二氢铵(P)与氧化镁(M)的质量比值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通过XRD、扫描电镜和能谱检测分析了该比值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材料体系是由大量未反应的氧化镁颗粒被水化产物胶结而形成的强度体系,氧化镁对水化反应速率和强度发展至关重要;水化产物主要为磷酸铵镁和磷酸镁类化合物,其组成及晶体形貌结构受m (P)/m (M)比值影响较大,当m (P)/m (M)比值在1/4-1/5时,水化产物晶体微观形貌结构密实,材料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m(M)比值 磷酸镁水泥(MPC)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优化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蒋新生 吕科宗 +1 位作者 魏树旺 朱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6-2895,共10页
为得到发泡及稳定性能优异的三相泡沫,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表面活性剂及固相粉体为SDS、Fc-134、6501、2000目(6.91μm)合成云母粉,以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为响应值,研究其交互作用。利用Box-Be... 为得到发泡及稳定性能优异的三相泡沫,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三相泡沫灭火剂基础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表面活性剂及固相粉体为SDS、Fc-134、6501、2000目(6.91μm)合成云母粉,以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为响应值,研究其交互作用。利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显著可靠,该模型预测SDS、Fc-134、6501浓度分别为2.64%,0.096%,3%,合成云母添加量为10 g时,为最优组合,预测发泡高度1533.86 ml,稳定时间12.8792 min,实验得到发泡高度为1550 ml,稳定时间为12 min,误差分别为1.05%,6.82%。与未优化三相泡沫比较在发泡高度及稳定时间分别提高14.8%、26.3%。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三相泡沫发泡及稳定性能较未优化三相泡沫有明显提高且响应曲面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提升三相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及稳定性能,为三相泡沫灭火剂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粉体 表面活性剂 响应曲面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