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磁浮列车绝对定位传感器的工程化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松 龙志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8-57,共10页
本文对电磁悬浮型常导高速磁浮列车绝对定位传感器进行工程化设计研究。建立传感器的解析电磁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标志板的屏蔽特性,从而为线圈设计及传感器工作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针对传感器的读码准确率、实时... 本文对电磁悬浮型常导高速磁浮列车绝对定位传感器进行工程化设计研究。建立传感器的解析电磁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标志板的屏蔽特性,从而为线圈设计及传感器工作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针对传感器的读码准确率、实时性和鲁棒性问题,对信号调理电路的动态特性及参数选择进行分析与设计,并基于有限状态机设计传感器的读码算法。试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传感器稳定可靠,可保证样车试验的长期顺利进行。该传感器同样适用于中低速磁浮列车,对于轮轨列车定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绝对定位传感器 解析电磁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信号调理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储供油系统输油软管压块重力和数量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龙 李著信 +2 位作者 伍建林 张磊 王鹏飞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软管是指沿海地面从座沉海底的水下储供油系统铺设到海面的橡胶管。研究了软管所受的波浪力和海流力的大小 ,给出了为保证软管稳定时加载在软管上的压块的重力和压块数量 ,讨论了如何处理处于
关键词 软管 波浪力 海流力 重力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勤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参数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翔 徐江 刘博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6-139,共4页
从后勤装备维修保障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能力"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考虑了影响维修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对能力体系各子能力的分解,建立了完整的维修保障能力参数体系,通过计算各子能力相对于维修保障... 从后勤装备维修保障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能力"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考虑了影响维修保障能力的重要因素,并通过对能力体系各子能力的分解,建立了完整的维修保障能力参数体系,通过计算各子能力相对于维修保障能力的权重,将对维修保障能力的评价转化为具体效能的评价,有助于根据维修保障能力体系进行相关的建模及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维修保障 参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伍建林 李著信 王鹏飞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文章论述了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上浮、下潜、拖航等工作历程,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涉及的...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文章论述了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系统的上浮、下潜、拖航等工作历程,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 储油 工作过程 功能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机器人化关键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黎波 陈雁 +2 位作者 袁家安 宋宁江 张镇 《建筑机械》 2015年第9期61-64,8,共4页
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涉及电液伺服控制技术、遥控与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作业对象识别与智能控制技术。对工程机械进行电液伺服控制改造,基于工程机械专用控制器构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网络监控系统。安装视觉检测系统... 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涉及电液伺服控制技术、遥控与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作业对象识别与智能控制技术。对工程机械进行电液伺服控制改造,基于工程机械专用控制器构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网络监控系统。安装视觉检测系统识别作业对象,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进行位置定位。在上位机通过有限状态机进行作业目标分解,由底层伺服控制器执行具体动作,实现工程机械的智能控制。分析了工程机械机器人化关键技术,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理顺了工程机械机器人化的实现路径和研究重点,具有理论与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机器人 自动控制 智能控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加油装备的半实物模拟训练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姜俊泽 张伟明 何德安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根据群车加油车的操作和训练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模拟训练系统总体方案,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该系统集传感器、系统建模,图像生成和声音模拟,以及实时仿真平台于一体,完成群车加油车的模拟训练... 根据群车加油车的操作和训练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模拟训练系统总体方案,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该系统集传感器、系统建模,图像生成和声音模拟,以及实时仿真平台于一体,完成群车加油车的模拟训练和考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仿真 群车加油车 模拟训练 系统 仿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模型及数值模拟
7
作者 陈畅 张帆 +1 位作者 张世富 张起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6-79,120,共5页
针对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作业,建立了管线排空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在不同工作压力情况下,管线总的排空时间;分析了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管线受到的摩擦阻力和速度分布情况;运用ANSYS软件,构建了管线排空数值模型,分析了管... 针对近海油料输转系统管线排空作业,建立了管线排空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在不同工作压力情况下,管线总的排空时间;分析了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管线受到的摩擦阻力和速度分布情况;运用ANSYS软件,构建了管线排空数值模型,分析了管线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流体轨迹分布规律,对掌握管线排空作业过程中的力学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油料输转系统 管线排空 数值模拟 ANSY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混凝土在屋盖体系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薇 刘恒 +1 位作者 曾祥蓉 陈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170-171,共2页
目前玻纤混凝土用于非承重构件和制品的居多,以某综合楼GRC屋面为例,探索了GRC用于屋盖体系中的技术可行性。
关键词 玻纤混凝土 屋盖体系 承重构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伍建林 李著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共5页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可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建立了基于RNGk-ε湍流模式的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CFD理论模型,并以非平衡壁面函数法耦合壁... 可移动式水下储供油装置是一种全新的海上储供油设备,具有加油、运油、储油、供油、可机动转移等多重功能,适合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建立了基于RNGk-ε湍流模式的水下储供油装置水力特性CFD理论模型,并以非平衡壁面函数法耦合壁面条件,通过FVM求解理论模型。计算中压力和速度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并对压力方程采用PRESTO!格式求解。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计算水下航行器的水力特性时有良好的精度。本文对9 m×20 m×60 m典型结构外形的水下储供油装置主体系统的CFD计算为系统外形的选取、总阻力的确定、拖航系统的配置等工作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计算流体力学(CFD) 阻力 水下储供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的海岸油水输转系统分析
10
作者 陈畅 张世富 +2 位作者 谢军 梁检成 张赞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2-87,共6页
针对海岸油水输转系统,阐述了QFD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结构,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基本原理,构建了海岸油水输转系统质量屋,将部队需求信息合理有效的转换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及控制规程,分析了部队对于海岸油水输转系统的技... 针对海岸油水输转系统,阐述了QFD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结构,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基本原理,构建了海岸油水输转系统质量屋,将部队需求信息合理有效的转换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及控制规程,分析了部队对于海岸油水输转系统的技术需求与相关的重要技术特性之间的关联关系,评估了现有技术方案与国内外其他同类产品之间的优势和差距,指出为了较好满足部队使用需求,应主要解决软管接头强度以及软管的抗拉强度2个质量技术指标并且合理确定锚的种类以及类型,拓展了QFD方法的应用范围,对海岸油水输转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FD 海岸油水输转 质量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收发油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分析
11
作者 王建华 梁军 +1 位作者 范振明 伍建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真空系统工艺是铁路收发油泵站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中得到应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得到更新。从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演变发展过程出发,对五种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工艺是铁路收发油泵站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中得到应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得到更新。从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演变发展过程出发,对五种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多个对比指标的定量分析,给出了五种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性能优劣特征,进而对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油泵站 真空系统 工艺及设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S的公路运输勤务模拟演练系统研制初探
12
作者 陈军利 王学 明勇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论述了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在公路运输勤务模拟演练中的应用,给出其系统框架。详细描述了该模拟演练系统中的白方、蓝方和红方系统的具体组成功能部分,并且提出了实现这些功能的软件平台,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今后的研... 论述了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在公路运输勤务模拟演练中的应用,给出其系统框架。详细描述了该模拟演练系统中的白方、蓝方和红方系统的具体组成功能部分,并且提出了实现这些功能的软件平台,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已提出的系统框架之上,进一步给出实现的具体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交互仿真(DIS) 公路运输勤务 模拟演练 系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油气管道巡线系统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1
13
作者 喻言家 雍歧卫 《天然气与石油》 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工业级无人机凭借其高空、远距离、快速作业的能力,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天然气与石油领域,对油气管道开展无人化巡检工作,有利于提高巡线效率,减轻人员工作量,维护管道安全运行。基于此,通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工业级无人机凭借其高空、远距离、快速作业的能力,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天然气与石油领域,对油气管道开展无人化巡检工作,有利于提高巡线效率,减轻人员工作量,维护管道安全运行。基于此,通过对国内外无人机油气管道巡线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无人机巡线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并结合管道巡线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制约该技术在管道巡线领域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无人机油气管道巡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油气管道巡线 发展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博欣 马振利 徐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1-85,共5页
尝试引入逆向物流理论,通过分析逆向物流的3种运行模式,指出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中不同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的最佳模式,针对当前退役报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路,构建了较完整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对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具有重... 尝试引入逆向物流理论,通过分析逆向物流的3种运行模式,指出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中不同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的最佳模式,针对当前退役报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路,构建了较完整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对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装备 退役报废 逆向物流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方油库消防系统优化浅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军 焦光伟 苏奋华 《中国储运》 2016年第5期135-136,共2页
本文对我军后方油库消防工作的特点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军后方油库消防系统优化选型原则及方法,为提高后方油库消防技术水平,增强消防实战能力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后方油库 消防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线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
16
作者 于承浩 赵翔 +1 位作者 李健健 王龙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14-117,146,共5页
通过了解管线部队战备线路管理的现状与特点后,确定了机动输油管线战备线路管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到机动输油管线线路管理中;对线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研究目标和总体设计框架,并对系统... 通过了解管线部队战备线路管理的现状与特点后,确定了机动输油管线战备线路管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引入到机动输油管线线路管理中;对线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研究目标和总体设计框架,并对系统进行了UML建模和总体功能设计;通过UML建立模型为用户提供了系统功能框架的模型结构,形象的显示了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从不同角度实现了系统的可视化;通过线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快速准确地提供了线路数据支持,大大提高了机动输油管线的铺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备线路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在顶部含弱约束结构受限空间内的爆炸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扬 王世茂 +3 位作者 齐圣 王波 李阳超 李国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建立了顶部含有弱约束结构的受限空间油气爆炸实验系统,并对含有弱约束的受限空间中油气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超压变化规律及火焰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容器内部超压受泄流、外部爆炸、火焰扩张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多个峰值,并伴以... 建立了顶部含有弱约束结构的受限空间油气爆炸实验系统,并对含有弱约束的受限空间中油气爆炸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超压变化规律及火焰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容器内部超压受泄流、外部爆炸、火焰扩张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多个峰值,并伴以强烈的振荡;容器外部超压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竖直方向超压大于水平方向超压。(2)与无约束爆炸相比,弱约束结构对爆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爆炸超压的增强效应和对爆炸发展速率的滞后效应。(3)爆炸超压随着油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超压所对应的初始油气体积分数为1.79%。(4)容器外火焰发展过程分为初级燃烧阶段、过渡燃烧阶段、次级燃烧阶段,由于受Rayleigh-Talor不稳定、Helmholtz不稳定、斜压效应的影响,火焰出现褶皱和卷曲,最大火焰高度和直径分别为0.8和0.5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油气爆炸 受限空间 弱约束 超压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弱约束端面短管道油气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扬 王世茂 +4 位作者 袁广强 齐圣 王波 李国庆 李阳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472,共8页
构建了长径比为4的含弱约束端面的短管道实验系统,对短管道油气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油气爆炸压力和火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受破膜、泄流、外部爆炸等因素的影响,含弱约束端面短管道油气爆炸具有多个超压峰值,并产生He... 构建了长径比为4的含弱约束端面的短管道实验系统,对短管道油气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油气爆炸压力和火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受破膜、泄流、外部爆炸等因素的影响,含弱约束端面短管道油气爆炸具有多个超压峰值,并产生Helmholtz振荡;(2)弱约束端面对管道内外爆炸超压均具有增强作用,内部最大超压为24.23kPa,外部最大超压为5.45kPa,分别为无约束条件下的4.9和2.7倍;(3)火焰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层流燃烧-突变加速-外部爆炸-衰弱熄灭"4个阶段;由于湍流、界面不稳定、斜压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火焰在突变加速和外部爆炸两个阶段会发生剧烈的拉伸褶皱和卷曲变形,形成Tulip火焰和蘑菇云状火焰。(4)在层流燃烧阶段,弱约束端面对火焰速度有减弱作用,此阶段最大火焰速度为3.5m/s,相比于无约束时减弱了41.3%;而在突变加速和外部爆炸阶段,弱约束端面破坏产生的强泄流对火焰传播速度有增强作用,此阶段最大火焰速度为80.2m/s,相比于无约束时增强了106.2%。(5)不同初始油气浓度条件下火焰发展模式具有显著差异,在低浓度和中浓度条件下火焰能够冲出弱约束端面形成外部火球,而在高浓度条件下,火焰无法冲出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短管道 弱约束 超压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新生 魏树旺 +3 位作者 何标 徐建楠 周建忠 袁广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1-236,共6页
为研究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搭建了不同分支管道实验系统。分别在直管道和具有不同位置分支管道的直管道中进行了油气浓度为1.75%的爆炸实验,并分析了爆炸超压值、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火焰强度等特性参数变化... 为研究不同位置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强度的影响,搭建了不同分支管道实验系统。分别在直管道和具有不同位置分支管道的直管道中进行了油气浓度为1.75%的爆炸实验,并分析了爆炸超压值、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火焰强度等特性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分支管道对直管内的爆炸超压、升压速率、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强度和火焰持续时间有强化作用,并且距离点火端越远,强化作用越显著,火焰传播速度对火焰持续时间也有重要影响;分支管道前的爆炸超压变化曲线可以分为加速上升、膨胀泄压、振荡强化和振荡衰减等4个阶段,分支管道后的爆炸超压变化曲线可以分为加速上升、振荡强化和振荡衰减等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爆炸 不同位置 分支管道 爆炸波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检测机器人在水平直管内运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浩龙 李著信 +2 位作者 王菊芬 吕宏庆 苏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单节管内检测机器人在水平直管内从静止到匀速运动这一过程,得到了这一运动过程中机器人的运动规律。计算中将机器人作为运动边界,其受力由当前流场信息来获得,再根据受力来计算机器人的运动速...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单节管内检测机器人在水平直管内从静止到匀速运动这一过程,得到了这一运动过程中机器人的运动规律。计算中将机器人作为运动边界,其受力由当前流场信息来获得,再根据受力来计算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前进距离,因边界运动而变化的计算区域根据新的边界条件用弹性变形和网格局部重构技术来更新。不同质量机器人在不同摩擦力下运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质量只影响机器人达到稳定运动的时间,而摩擦力会影响机器人的稳定运动速度和达到稳定运动的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动网格技术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可以为机器人的外形设计、速度控制研究以及操作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机器人 动网格 不可压缩流体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