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力学试验及剩余极限强度研究
1
作者
昌毅
马东杰
+2 位作者
李英豪
杨子健
李革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8,共9页
选取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Q355钢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剩余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分析相对裂纹长度、相对裂纹间距及裂纹角度等几何参数,研究这些参数与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Q...
选取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Q355钢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剩余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分析相对裂纹长度、相对裂纹间距及裂纹角度等几何参数,研究这些参数与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Q355钢构件的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剩余极限强度的关系。基于投影等效转换,进而分析这些几何参数对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在含单一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中引入了裂纹角度和相对裂纹间距,提出了改进型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改进型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的误差保持在3.4%以内,具有较高精度,可为钢结构的设计、维护、安全性评估及其塑性性能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性能
双裂纹损伤
钢构件
剩余极限强度
投影等效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潜在脆性破坏钢构件的并联钢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昌毅
邱森贵
+2 位作者
吴仁彬
李英豪
李革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267,共8页
通过对含裂纹损伤的钢构件进行拉伸实验发现,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塑性性能逐渐降低。并且,裂纹长度较大时,钢构件由于呈现脆性性能而发生脆性破坏,使该钢构件成为潜在脆性破坏构件。通过分析裂纹对可靠性的影响,提出...
通过对含裂纹损伤的钢构件进行拉伸实验发现,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塑性性能逐渐降低。并且,裂纹长度较大时,钢构件由于呈现脆性性能而发生脆性破坏,使该钢构件成为潜在脆性破坏构件。通过分析裂纹对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并联钢结构失效概率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构件呈现脆性性能的发生概率增加,其失效概率增加;随着钢结构构件总数的增加,其失效概率减小;随着钢结构构件的相关系数增加,其失效概率增加;随着钢构件的可靠度指标增加,其失效概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可靠度
并联系统
脆性性能
塑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3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力学试验及剩余极限强度研究
1
作者
昌毅
马东杰
李英豪
杨子健
李革新
机构
东华理工
大学
土木与
建筑
工程学院
名古屋大学环境和建筑学研究科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6802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2308360115)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资助项目(2024-三峡锚建综-027)。
文摘
选取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Q355钢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剩余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分析相对裂纹长度、相对裂纹间距及裂纹角度等几何参数,研究这些参数与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Q355钢构件的断后伸长率、屈服强度及剩余极限强度的关系。基于投影等效转换,进而分析这些几何参数对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在含单一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中引入了裂纹角度和相对裂纹间距,提出了改进型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改进型剩余极限强度计算公式的误差保持在3.4%以内,具有较高精度,可为钢结构的设计、维护、安全性评估及其塑性性能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塑性性能
双裂纹损伤
钢构件
剩余极限强度
投影等效转换
Keywords
plastic property
double cracks damage
steel members
residual ultimate strength
projection equivalent conversion
分类号
TU31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潜在脆性破坏钢构件的并联钢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昌毅
邱森贵
吴仁彬
李英豪
李革新
机构
东华理工
大学
土木与
建筑
工程学院
名古屋大学环境和建筑学研究科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26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6802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08360115)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资助项目(2024-三峡锚建综-027)。
文摘
通过对含裂纹损伤的钢构件进行拉伸实验发现,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塑性性能逐渐降低。并且,裂纹长度较大时,钢构件由于呈现脆性性能而发生脆性破坏,使该钢构件成为潜在脆性破坏构件。通过分析裂纹对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含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并联钢结构失效概率分析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构件呈现脆性性能的发生概率增加,其失效概率增加;随着钢结构构件总数的增加,其失效概率减小;随着钢结构构件的相关系数增加,其失效概率增加;随着钢构件的可靠度指标增加,其失效概率减小。
关键词
钢结构
可靠度
并联系统
脆性性能
塑性性能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reliability
parallel system
brittle property
plastic property
分类号
TU31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3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杨子健
李革新
机构
东华理工
大学
土木与
建筑
工程学院
名古屋大学环境和建筑学研究科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802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202308360115)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资助项目(2024-三峡锚建综-027)。
文摘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层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Keywords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maximum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probability of structural failure
gridding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不同角度等长双裂纹损伤钢构件的力学试验及剩余极限强度研究
昌毅
马东杰
李英豪
杨子健
李革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潜在脆性破坏钢构件的并联钢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昌毅
邱森贵
吴仁彬
李英豪
李革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昌毅
杨仁镪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