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三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特性及其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江 沈颂东 +4 位作者 王文兵 朱玉芳 池田素子 胡兆丽 盛晔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50,共8页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利用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培养细胞 ,对近年来在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地发现并筛选出的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强烈杀虫活性的 3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SpltMNPV) (K 3、G1 2和G10 3)进行了生物学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克隆了多角体蛋白基因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1)SpltMNPV日本分离株K 3、G1 2和G10 3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切图谱 ,分别属于 3种基因型 (A型、B型和C型 ) ;(2 ) 3个分离株的芽生型病毒 (buddedvirus)产生能力和多角体产生能力有差异 ,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多角体蛋白的分子量也不同 ;(3)日本株SpltMNPV核型多角体蛋白结构基因由 74 7个核苷酸编码序列 (编码 2 4 9个氨基酸 )组成 ,其序列与中国株SpltMNPV的同源性为 98 9% ,与其他 6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 (6 1 7%~ 74 2 % ) ,但其 5′端侧翼序列 (nt_1~_10 0 )与AcMNPV和BmNPV相比差异显著 ,在对该基因表达调控起决定性作用的 8个高度保守核苷酸序列中 (nt_4 4~_5 1)有 2处发生自然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 基因 序列分析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有机溶液体系中类胡萝卜素聚集体的探究
2
作者 赵英源 贾慧慧 +4 位作者 李紫薇 梁晋 李瑞芳 陈迪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49,共8页
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可自聚集形成不同类型的聚集体。本文主要以水合有机溶液的比例和加样顺序为关键因素,探究其对三种代表性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聚集体的类型(H聚集体、M单... 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可自聚集形成不同类型的聚集体。本文主要以水合有机溶液的比例和加样顺序为关键因素,探究其对三种代表性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聚集体的类型(H聚集体、M单体、J聚集体)、形成条件和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将虾青素丙酮溶液、叶黄素乙醇溶液、β-胡萝卜素丙酮溶液以水入有机和有机入水两种不同滴加顺序,按照有机溶剂占总体积比以10%~90%的比例混合,观察类胡萝卜素小分子及其聚集体的状态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有机入水的加样顺序下,虾青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溶液体系下形成H聚集体的有机溶剂占总体积比分别为10%~20%、10%~50%和10%~40%,此外,虾青素在30%形成J聚集体,β-胡萝卜素在50%~70%形成J聚集体,叶黄素在60%~90%时为叶黄素单体。在水入有机的加样顺序下,形成聚集体的条件与有机入水相似。但是通过对比发现,在有机入水的加样顺序下,紫外可见光谱上吸收峰移动的现象更明显。探究聚集体稳定性发现,样品在室温(25℃)条件下放置24 h和48 h后,叶黄素的H聚集体类型不变,虾青素、β-胡萝卜素的H聚集体逐渐转化为J聚集体;虾青素与β-胡萝卜素的J聚集体则稳定存在。本文为类胡萝卜素及其聚集体形成条件及稳定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为今后类胡萝卜素及其聚集体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有机溶剂 聚集体 水合体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