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园林美感探究——景的人境感应机制与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4,共9页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三方面展开,构建景...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三方面展开,构建景的“人-境互动”模型,剖析景作为风景园林美感的源头、成因、机制作用,揭示景的“人-境互动”流变机制。为此,分析论述了景与园、与意境的关系,提出“经”的概念。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学非生命美学与风景园林生命美学的根本差别及因偏离了基于生命美学的风景园林美学分析评价的基本方向性误导,主张以风景园林的过程动态感受主导风景园林美感评价,指出流变性这一风景园林美感美学的内在属性,提出以“景流”作为评价风景园林美感的准则和标准,并为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奠定基础。具体成果如下:1)提出了“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雏形;2)发展中国传统八景理论,提出了主观、客观、主客观结合的“3类八景”24位元素及其8条风景园林美感规划设计的流变线索;3)基于美感流变理论,构建了由回路、景境、景阻、景势、景流组成的“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美感 风景园林美感流变性 人-境感应 八景 景感流变 景境回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价值观引领新区创新的探索——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生态文明展示区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熙冉 刘滨谊 吕婉玥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77,共7页
聚焦公园城市价值观的实践应用,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生态文明展示区建设规划》项目为例,探讨公园城市价值为引领的新区发展路径。构建“生态环境、数字产业、规建管控”三元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建立了5项评价标准、15项评价准则、36项... 聚焦公园城市价值观的实践应用,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生态文明展示区建设规划》项目为例,探讨公园城市价值为引领的新区发展路径。构建“生态环境、数字产业、规建管控”三元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建立了5项评价标准、15项评价准则、36项指标评价体系及其实践的项目库。同时,构建了与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制度管理体系,以求各责任单位、部门之间协同、决策、公众参与的协调一致。项目区域12 km2的空间规模决定了不能将全域或全市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案例直接照搬,需要建设规划、评价体系、制度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新探索。项目结果显示,建设公园城市价值理念同样适用于人居环境局部规模小、周期短的实践。对于在全国范围普及推广公园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对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城市 人居环境 公园城市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新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