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尿枸橼酸和尿钙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其若 郑军华 +1 位作者 丁强 姜昊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测定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酸、尿钙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及48例对照者的24 h尿液,测定其24 h尿枸橼酸值及尿钙含量,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 目的:测定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酸、尿钙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11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及48例对照者的24 h尿液,测定其24 h尿枸橼酸值及尿钙含量,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枸橼酸含量(mg)明显低于对照人群(289.48±147.66vs485.49±133.77,P<0.001),且低枸橼酸尿症(<320 mg/24 h)者明显多于对照人群(66.1%vs9.8%,P<0.001),性别对尿枸橼酸影响不大。输尿管结石患者24 h尿钙(mmol)高于对照组(8.52±2.79vs6.28±1.83,P<0.001),而高钙尿(>7.5 mol/24 h)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51.7%vs19.5%,P<0.001),性别对尿钙影响不大。尿枸橼酸、尿钙水平之间未发现线性相关。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常常伴有低枸橼酸尿症和高钙尿症,但尿枸橼酸水平和尿钙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别对患低枸橼酸尿症或高钙尿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尿枸橼酸 低枸橼酸尿症 尿钙 高钙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197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许云飞 郑军华 +4 位作者 巢月根 彭波 张海民 鄢阳 高其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7-1158,共2页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肾绞痛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肿瘤神经内分泌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昊玮 郑军华 +1 位作者 高建平 徐丹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方法:对长征医院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中...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方法:对长征医院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99例肾上腺皮质肿瘤组织中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的表达,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临床症状、检验结果、病理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中均有大量表达,NSE阳性率为80%,CgA阳性率为48.9%,Syn阳性率为75.6%。在皮质腺癌中的表达率为NSE 77.8%,CgA 22.2%,Syn 77.8%。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NSE 20%,CgA 0%,Syn 10%。NSE、CgA、Syn三种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癌之间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比正常肾上腺组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肿瘤无论腺瘤、腺癌,均表现出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提示其发生与肾上腺皮质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神经内分泌学 神经特异性烯醇酶 嗜铬素A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附42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许云飞 郑军华 +4 位作者 巢月根 彭波 张海民 鄢阳 高其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8-1139,共2页
目的:评价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对4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解除梗阻,肾功能有效恢复,术后患者进入多尿期,患... 目的:评价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对4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解除梗阻,肾功能有效恢复,术后患者进入多尿期,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肾绞痛5例。均在保守治疗或留置双"J"管后缓解消失。多尿期持续3-14 d(平均6d),急性梗阻38例血BUN、Cr恢复正常范围,最快1 d,最慢7 d;慢性梗阻4例肾功能完全恢复,平均时间1.5个月。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能迅速消除上尿路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肾功能衰竭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吴猛 吴蓉 +5 位作者 吴剑 徐光 王帅 姚旭东 彭波 赵丽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228-2232,2236,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磁共振成像(MRI)单一及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疑似前列腺癌患者97例,行CEUS、TRTE及MRI检查,并以前列腺...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磁共振成像(MRI)单一及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疑似前列腺癌患者97例,行CEUS、TRTE及MRI检查,并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单一及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前列腺癌55例,前列腺良性病变42例。CEUS、TRTE、MRI、CEUS+TRTE、CEUS+MRI、TRTE+MRI、CEUS+TRTE+MRI前列腺癌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TRTE与CEUS+TRT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2);CEUS、TRT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于CEUS+TRTE、CEUS+TRTE+MRI(P<0.002);CEUS、TRTE、MRI、CEUS+MRI、TRTE+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正确率低于CEUS+TRTE、CEUS+TRTE+MRI(P<0.002);CEUS、TRTE、MRI、CEUS+MRI诊断前列腺癌的阴性预测值低于CEUS+TRTE、CEUS+TRTE+MRI(P<0.002)。结论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查各具优势,TRTE+MRI+CEUS三者联合应用或CEUS+TRTE两者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鄢阳 郑军华 +7 位作者 许云飞 张海民 黄建华 彭波 高其若 黄国华 巢月根 孔宪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观察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膀胱癌转移可能的基因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0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中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MMP-2、MMP-9、VEGF和RECK... 目的:观察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膀胱癌转移可能的基因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0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中MMP-2、MMP-9、VEGF和RECK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MMP-2、MMP-9、VEGF和REC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78%和64%。膀胱癌组织MMP-2、MMP-9和VEGF三种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癌周组织(P<0.05),而RECK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癌周组织(P<0.05)。膀胱癌组织中MMP-2、MMP-9和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而RECK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存在多基因的表达异常,其发生、发展及转移与多基因联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基因表达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21例报告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军华 彭波 +3 位作者 许云飞 徐丹枫 高轶 崔心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对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对21例早期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平均直径(2.8±0.8)cm(1.5-4.5 cm)。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7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对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对21例早期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平均直径(2.8±0.8)cm(1.5-4.5 cm)。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7例,肾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结果:21例均完成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5±15)min,平均出血量(120±22)ml,4例患者术中平均输血400 ml。1例发生尿漏,引流量200-300 ml,术后15 d负压吸引小于20ml后拔出。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d(7-17 d)。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20±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经济毒性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袁静 林梦月 +4 位作者 杨斌 施琳琳 赵蓓耘 王泽凤 陈亚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经济毒性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治的404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和...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经济毒性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1-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治的404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95.0(80.0,107.0)分;自我效能、经济毒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543,0.641,均P<0.01);经济毒性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69.1%。结论自我效能可通过经济毒性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在重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同时应重视患者的经济毒性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自我效能 经济毒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180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5
9
作者 彭波 郑军华 +5 位作者 徐丹枫 巢月根 许云飞 张海民 高其若 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间18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80例肾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均为T1-T2期,左侧87例,右侧93例;肿瘤直...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间18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80例肾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均为T1-T2期,左侧87例,右侧93例;肿瘤直径1.5-8 cm,平均(4.8±1.3)cm;均采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80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6-90 min,平均(70±12)min;术中出血约70-1500 ml,平均(122±36)ml;1例右肾静脉损伤,但未改开放手术,7例腹膜损伤,1例膈肌损伤,2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疝,6例切口愈合延迟。术后24-48 h开始进食,术后7-9 d出院。随访4个月至6年,失访4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4例,肺转移2例,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根治切除术 腹腔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附61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民 郑军华 +7 位作者 黄国华 段建敏 巢月根 许云飞 彭波 鄢阳 高其若 崔玉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从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采用回肠末端肠段,作对系膜缘切开,然后将回肠片... 目的:回顾分析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从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采用回肠末端肠段,作对系膜缘切开,然后将回肠片U形排列缝合,间断内翻缝合重建膀胱颈,输尿管行黏膜沟再植。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尿控情况、肾功能、影像学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围术期死亡外,其余患者随访12~168个月。共死亡13例。并发症为肾功能不全11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尿漏5例、出血4例、切口疝4例、尿道狭窄3例、尿道复发1例。42例患者尿控效果满意。结论:经过长期随访,我们提出的新型原位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效果良好、并发症较低的尿道改道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203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军华 彭波 +3 位作者 许云飞 徐丹枫 高轶 崔心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经验。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203例;男128例,女75例;年龄21-74岁,平均(45±2)岁;双侧6例。肾上腺肿瘤或结节直径0.4-18 cm。结果:203例患者,行肾上腺手...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经验。方法:2001年8月至2007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203例;男128例,女75例;年龄21-74岁,平均(45±2)岁;双侧6例。肾上腺肿瘤或结节直径0.4-18 cm。结果:203例患者,行肾上腺手术209例次,其中经后腹腔166例,经腹34例,手助腹腔镜3例,腔镜手术成功197例,有6例(2.96%)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25-275 min,平均(135±35)min。术中出血40-250 ml,平均(75±25)ml。术后1-3 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7±2)d。手术并发症为腔静脉损伤1例,胸膜损伤1例,腰部血肿4例,Trocar穿刺口脂肪液化1例。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途径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根据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严格掌握,对肿瘤体积较大、肥胖或有双侧病变患者时选择经腹途径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肾上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中的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附50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波 郑军华 +6 位作者 段建敏 巢月根 许云飞 张海民 高其若 鄢阳 黄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0-114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生理盐水中的前列腺电切术(TUR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内科、麻醉科的协助下,术前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将手术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后再行PKRP。结果:本组50例安全实施TURIS,随访...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生理盐水中的前列腺电切术(TUR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内科、麻醉科的协助下,术前积极处理并发症和合并症,将手术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后再行PKRP。结果:本组50例安全实施TURIS,随访1-10个月,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30.5分降到9.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6分降到2.5分;剩余尿由186 ml降至30 ml,无水中毒、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2例。治疗后IPSS、QOL、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URIS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高龄高危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附28例报告)(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军华 彭波 +1 位作者 徐丹枫 高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下垂28例。2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平均(34±2.5)岁。右侧15例,左侧12例,双侧1例。术前症状:腰区酸胀27例,腰区明显疼痛1例,频发尿路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下垂28例。2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平均(34±2.5)岁。右侧15例,左侧12例,双侧1例。术前症状:腰区酸胀27例,腰区明显疼痛1例,频发尿路感染16例,血尿12例,其中肉眼血尿8例,镜下血尿4例。肾图显示患侧呈梗阻性表现12例。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下垂Ⅱ度10例,Ⅲ度14例,Ⅳ度4例。患侧轻度肾积水7例。1例双侧肾下垂采用经腹途径,其余27例均采用后腹腔途径。经后腹腔镜完整游离患侧肾脏,其中8例钳夹牵拉的肾下极血管。26例将下垂游离肾脏用腔镜内缝合技术固定于腰大肌,2例用外打结方法固定于患侧腰区皮下。结果:2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9)min,平均住院时间(8±1.2)d,平均卧床时间(7±1.3)d。术后复查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患侧肾脏位于正常位置。27例腰区酸胀患者中24例症状消失,3例改善;1例腰区疼痛患者症状消失;16例频发尿路感染患者症状均消失;12例血尿患者中有10例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4±4.2)个月,有一定的复发症状,包括血尿复发2例,1例复发尿路感染,4例复发患侧腰区酸胀。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理想的肾下垂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下垂 肾固定术 腹腔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上皮源性Ets转录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建华 黄国华 +5 位作者 郑军华 许云飞 彭波 张海民 鄢阳 高其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前列腺上皮源性Ets转录因子(prostate epithelium-specific Ets transcription factor,PDEF)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ISH)半定量法观察23例前列腺增生(BPH)、41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前列腺上皮源性Ets转录因子(prostate epithelium-specific Ets transcription factor,PDEF)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ISH)半定量法观察23例前列腺增生(BPH)、41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DEF mRNA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PH组织PDEF mRNA中等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为34.8%(8/23),明显低于PCa组织(73.2%,30/41,P<0.01)。A+B期PCa组织中PDEF mRNA中等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为57.1%(12/21),明显低于C+D期(90%,18/20,P<0.05);高分化PCa组织PDEF mRNA强阳性表达率(8.3%,1/12),明显低于中等分化(64.3%,9/14)及低分化组织(73.3%,11/15,P<0.05),中等分化与低分化组织无显著差异。PDEF mRNA的表达与PSA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DEF基因可能参与了PCa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DEF 核酸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肾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相关问题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军华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5-1049,共5页
近年来,临床上对越来越多的早期肾癌病例采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而生存率相当的特点。但其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较为匮乏,仍沿用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实验数据,缺... 近年来,临床上对越来越多的早期肾癌病例采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而生存率相当的特点。但其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较为匮乏,仍沿用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实验数据,缺少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针对一直以来令泌尿外科手术医生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并结合作者所做工作进行分析,提出3个假说,并希望通过基础和临床的研究来加以证实或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的异常甲基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建敏 李智 +3 位作者 赵敏 张剑英 彭波 黄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二者在肾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26例肾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结果:肾癌组织中17...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二者在肾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26例肾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结果:肾癌组织中17例(65.4%)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表达,相应癌旁组织中无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表达;11例(42.3%)肾癌组织中BLU基因高甲基化,相应癌周组织中未发现BLU基因高甲基化。结论:肾癌组织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表明RASSF1A和BLU基因甲基化可能与肾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DNA甲基化 RASSF1A B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扩增肾癌患者自体NK细胞及其对人肾细胞癌786-O细胞的杀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阳 杨丰强 +1 位作者 郑军华 施菊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究IL-15、4-1BBL基因修饰的人白血病K562细胞(modi-K562细胞)联合IL-2体外高效扩增肾细胞癌患者自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方法,研究扩增前后NK细胞对肾癌细胞株786-O的杀伤作用。方法:10例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 目的:探究IL-15、4-1BBL基因修饰的人白血病K562细胞(modi-K562细胞)联合IL-2体外高效扩增肾细胞癌患者自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方法,研究扩增前后NK细胞对肾癌细胞株786-O的杀伤作用。方法:10例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与modi-K562细胞在含不同浓度IL-2培养液中共育14 d,采用流式细胞术、Calcein-AM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的扩增情况、免疫表型及对肾癌786-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modi-K562细胞联合IL-2可有效扩增NK细胞,300 U/ml IL-2培养14 d时,NK细胞扩增(202.4±12.8)倍。在效靶比为20∶1时,扩增后NK细胞对786-O细胞的杀伤率为(72.0±4.3)%,显著高于扩增前NK细胞的杀伤率(34.2±3.6)%(P<0.01)。结论:IL-15、4-1BBL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联合IL-2在体外能有效扩增肾细胞癌患者NK细胞,扩增后NK细胞对肾癌786-O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自然杀伤细胞 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 IL-2 自体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DiI标记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六化 杨斌 +3 位作者 夏佳东 王鹏基 陈赟 戴玉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评价其生物可行性.分离和培养SPC,采用CMDiI进行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效果和传代后的细胞标记率.同时,进行细胞爬片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记后细胞表达平滑肌... 采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评价其生物可行性.分离和培养SPC,采用CMDiI进行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效果和传代后的细胞标记率.同时,进行细胞爬片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记后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情况.进行台盼蓝排斥实验、细胞粘附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标记后的SPC存活率以及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培养4d左右可见SPC开始生长,一周后出现SPC克隆.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M-DiI标记率为96%左右,连续传代2周后标记率仍在40%以上.标记后的细胞可表达α-SMA、Calponin和PCNA.同时发现,标记后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降低,细胞粘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无明显改变.本研究证明采用CM-DiI标记SPC操作简便,效果好,不改变细胞表型,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和粘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作为SPC的荧光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示踪 平滑肌祖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系生长以及抑癌基因GSTP1、RASSF1A转录的影响
19
作者 翁文浩 郑军华 +2 位作者 冷俊 李智 李晶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观察DNA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抑癌基因GSTP1和RASSF1A转录改变以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aza-CdR(2、5、10μmol/L)处理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 目的:观察DNA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抑癌基因GSTP1和RASSF1A转录改变以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aza-CdR(2、5、10μmol/L)处理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用药前PC3细胞株GSTP1、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用药过程中GSTP1和RASSF1A mRNA转录改变;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前后PC3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改变。结果:GSTP1、RASSF1A启动子区域出现甲基化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培养24h后GSTP1和RASSF1A mRNA表达未发生明显改变;培养48h后5、10μmol/L药物组GSTP1和RASSF1A mRNA表达出现上调;72h后各浓度药物组均检测出两基因mRNA表达升高(P<0.05)。药物组培养24和48h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现象和细胞周期改变;培养72h后,药物组细胞增殖抑制显著(P<0.05),细胞周期改变明显(P<0.05),阻滞于G0/G1期。结论:GSTP1和RASSF1A基因在PC3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失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有关;5-aza-CdR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C3细胞增殖,干扰细胞周期,提高GSTP1和RASSF1A的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杂氮-2’-脱氧胞苷 GSTP1基因 RASSF1A基因 DNA甲基化 前列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MD-PSMA PET/CT显像在中高危前列腺癌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叶青 梁胜 +5 位作者 杨斌 邹仁健 马玉飞 蔡利生 王辉 傅宏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3-881,共9页
目的·评估^(18)F-MD-PSMA PET/CT在中高风险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67例中高危PCa患者采用^(18)F-MD-PSMA PET/CT进行... 目的·评估^(18)F-MD-PSMA PET/CT在中高风险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67例中高危PCa患者采用^(18)F-MD-PSMA PET/CT进行初步分期;患者在^(18)F-MD-PSMA PET/CT检查前2周内接受常规成像(conventional imaging,CI),包括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和全身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其中25例患者同期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评估^(18)F-MD-PSMA PET/CT对初始分期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C)、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率(accuracy,ACU),并将结果与^(18)F-FDG PET/CT、mp-MRI和BS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术后病理的T、N分期结果及临床随访的骨转移结果为参考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18)F-MD-PSMA PET/CT及CI在诊断原发灶累及范围、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方面与参考标准的一致性,计算Kappa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在67例PCa患者中,38例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且有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其中分别有27例和1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mp-MRI和^(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内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诊断双侧腺叶内病灶的SEN分别为26.3%和63.2%,SPEC均为75.0%。与病理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外侵犯(extraprostatic extension,EPE)、精囊腺侵犯(seminal vesicle invasion,SVI)、膀胱颈侵犯(bladder neck invasion,BNI)的一致性均高于mp-MRI。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2种检查方法诊断EPE、SVI的SEN(P=0.226,P=0.491)和SPEC(P=1.000,P=0.342),以及诊断BNI的SEN(均P=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基于淋巴结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555和0.137);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和SP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2,P=0.82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850和0.313);两者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诊断骨转移方面,基于骨病灶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500和0.299);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953和0.766);两者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8)F-MD-PSMA PET/CT检测后,21例(31.3%)患者的风险分层上升,1例(1.5%)风险分层下降;32例(47.8%)患者的初始分期改变,其中27例(40.3%)上调,5例(7.5%)下调。结论·^(18)F-MD-PSMA PET/CT在诊断中高风险PCa患者的双侧腺叶内病灶、EPE、SVI、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方面,相比CI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了部分患者临床分期及转移状态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初始分期 ^(18)F-MD-PSMA PET/CT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