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间充质转化: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展望
1
作者 孙恒星 熊梦婷 +1 位作者 谢栓栓 温静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征。肿瘤的侵袭与耐药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化疗药物耐药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靶向治疗耐药,严重影响了晚期肺癌患...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征。肿瘤的侵袭与耐药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化疗药物耐药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靶向治疗耐药,严重影响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与组织胚胎发育、器官生成、损伤修复及肿瘤侵袭等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EMT通过多种信号通路的介导,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与肺癌细胞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针对EMT相关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的研究有助于逆转肺癌药物治疗的耐药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EMT在肺癌侵袭转移与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 转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熏烟法和单纯熏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0
2
作者 宋小莲 王昌惠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 目的比较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和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8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其中1组作健康对照,另2组分别进行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处理建立COPD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数(MAN);检测外周血常规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常规。结果两个模型组大鼠消瘦,伴有间歇咳嗽和气促,外周血和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肺组织H-E染色显示两个模型组大鼠均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典型病变,ML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MAN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个模型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组比单纯熏香烟组气道及肺组织的炎症浸润更明显,单纯熏香烟组主要表现为肺泡过度扩张。结论熏香烟加气道内注入LPS和单纯熏香烟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前者比后者更符合COPD自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物模型 炎症 脂多糖 烟草暴露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大鼠模型 白细胞总数 模型组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应用氨力农对老年肺心病并发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少军 吕中伟 +3 位作者 董福轮 傅佩芳 颜正茂 张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伴重度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氨力农短期应用对其影响。方法:老年慢性肺心病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46例,分为氨力农治疗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伴重度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及氨力农短期应用对其影响。方法:老年慢性肺心病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46例,分为氨力农治疗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观察治疗5~7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血气分析、肺功能、肺动脉压(PA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BNP、ET-1和AngⅡ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氨力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明显,其SaO2、PaO2和LVEF显著升高(P<0.05),PAP、HR、RR显著下降(P<0.05)。氨力农治疗后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随心力衰竭的纠正而显著降低(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P呈正相关(P<0.05)。结论:氨力农在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降低PAP的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BNP、ET-1和AngⅡ水平。提示氨力农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氨力农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脑钠素 内皮素-1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晓 李明 范理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肺癌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流式细胞术、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NF-κB信号通路影响肺癌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能力;流式细胞术、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后的肺癌细胞的凋亡率、凋亡标志因子Bcl-2和Bax的mRNA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p-NF-κB、IkBα、p-IkBα)的变化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p-NF-κB在细胞内的变化水平和分布情况。结果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被亚硒酸钠显著抑制。流式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组的p-NF-κB、p-IkBα、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和Bcl-2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而Bax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则与之相反。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亚硒酸钠可使NF-κB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抑制。qPCR结果显示,亚硒酸钠组与BAY11-7082(NF-κB抑制剂)均可使Bcl-2 mRNA表达水平下调,Bax mRNA表达水平则上调。结论亚硒酸钠可能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同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肺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肺癌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