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二三级综合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现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璐 朱晓萍 +5 位作者 王西英 王莉 贺学敏 刘聪香 孙晓 田梅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二、三级综合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现况,为构建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16个区的69所二、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3所医院已开展糖尿病个案管理... 目的了解上海市二、三级综合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现况,为构建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16个区的69所二、三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3所医院已开展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开展率33.3%;参与人员主要为护士和医生,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定期监督与指导等;三级综合医院糖尿病个案管理开展率、信息系统建立、个案管理师系统培训与认证优于二级医院(P<0.05,P<0.01)。结论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服务在上海市二、三级综合医院尚未普及,未形成完善的运行体制;需引起重视并探讨有效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糖尿病 个案管理 护理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激活的p38MAPK在TGF-β1上调人卵巢癌细胞PAI-1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潘霄羽 王燕 +2 位作者 黄高翔 卢建 曲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凝血、创伤修复、炎症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通过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但TGF-β1能否通过激活非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卵巢癌... 目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凝血、创伤修复、炎症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通过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但TGF-β1能否通过激活非Smad通路诱导PAI-1表达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在卵巢癌细胞中TGF-β1激活的非Smad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与TGF-β1上调PAI-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10μg/L TGF-β1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HO-8910细胞后,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PAI-1的表达,用磷酸化p38MAPK的抗体和磷酸化ERK的抗体检测p38 MAPK和ERK的激活情况,用p38 MAPK和ERK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和PD98059分别抑制其活性后,检测PAI-1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卵巢癌细胞中可明显上调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快速激活p38 MAPK和ERK。用p38 MAPK的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TGF-β1上调PAI-1表达,但是抑制ERK活性对TGF-β1上调PAI-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TGF-β1激活的p38 MAPK通路参与了TGF-β1上调PAI-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静滴唑来膦酸急性期发热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浦祥玲 黄辰羊 +3 位作者 张悠扬 崔冉 盛辉 曲伸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73-1277,1316,共6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滴唑来膦酸发生急性期发热的情况和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根据用药后3 d内是否发生发热(耳温>38℃)...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滴唑来膦酸发生急性期发热的情况和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根据用药后3 d内是否发生发热(耳温>38℃)分为发热(+)组和发热(-)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对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发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有28例(27.45%)发生发热。唑来膦酸治疗前,发热(+)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骨钙素均高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低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膦酸盐的使用可以降低发热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OR值为0.985,95%CI为(0.972,0.999),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发热发生的抑制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64,既往双膦酸盐使用-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702,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双膦酸盐使用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静滴唑来膦酸急性期发热反应有一定价值。结论 27.45%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静滴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发热反应(耳温>38℃),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既往双膦酸盐使用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热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唑来膦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